低频振动辅助等温拉伸表征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074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38
一种低频振动辅助等温拉伸表征测定装置,包括:设置于万能试验机上的液压激振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以及信息采集系统其中:待测金属试样设置于万能试验机上,温度控制装置对待测试样进行加热并保温的同时液压激振装置通过夹头对待测金属试样施加振动,整个过程中万能试验机保持对待测金属试样的夹持并测试,由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等温振动条件下的材料力学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低频振动塑性成形过程中金属振动软化与热致软化行为的定量表征,可控性好,测量精度高,所能提供的激振力大。所能提供的激振力大。所能提供的激振力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频振动辅助等温拉伸表征测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振动塑性加工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低频振动辅助等温拉伸表征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振动塑性加工是指通过将超声波、机械波等形式的振动施加在塑性成形的模具或坯料上,以达到提高坯料变形能力和加工质量的目的。相关技术在金属拉拔、挤压、拉深和焊接等领域已有所应用,形成了一些振动辅助金属成形工艺装置。现有振动塑性加工技术中,超声振动装置激振频率高,所能承受的载荷较小,激振能量的传递很多情况下无法直接施加在材料的核心变形区,使得材料的成形质量无法获得最大化的提升。相比而言,低频振动凭借激振力大、结构稳定性好等优点更具有实际的工业应用价值。从实践效果来看,振动塑性加工能起到改善成形质量的作用,但是关于振动辅助金属成形工艺所带来的振动软化效应,以及由温升带来的热致软化效应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测定装置表征材料在低频振动辅助下的力学响应行为,为振动塑性加工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振动塑性加工领域缺乏低频振动辅助下材料力学行为表征手段的不足,提出一种低频振动辅助等温拉伸表征测定装置,实现对低频振动塑性成形过程中金属振动软化与热致软化行为的定量表征。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频振动辅助等温拉伸表征测定装置,包括:设置于万能试验机上的液压激振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以及信息采集系统,其中:待测金属试样设置于万能试验机上,温度控制装置对待测试样进行加热并保温的同时液压激振装置通过夹头对待测金属试样施加振动,整个过程中万能试验机保持对待测金属试样的夹持并测试,由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等温振动条件下的材料力学性能。
[0006]所述的液压激振装置包括:通过高频伺服阀连接的激振缸和液压站。
[0007]所述的激振缸包括:激振杆、磁环、油缸、有杆油腔和无杆油腔,其中:磁环设置于激振杆的内部,有杆油腔位于激振杆的上方,无杆油腔位于激振杆的下方,有杆油腔和无杆油腔通过液压管道与伺服阀的工作油口连接。
[0008]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中频感应加热电源、中频感应加热机分机和带有铁磁体的感应加热线圈,以及通过气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和空气喷嘴,其中:加热电源为加热线圈提供交变电流,加热分机与加热线圈连接,加热线圈和空气喷嘴均设置于待测试样旁。
[0009]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拉伸模块、激振模块和温控模块,其中:拉伸模块采集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活动横梁运动信息并将信息通过电脑输出计算,激振模块通过设置在激振缸内部的位移传感器采集激振幅值传输至PLC位置控制单元,并转换为激振信号至伺服
阀控制激振缸内油腔油压以实现激振,温控模块通过红外线测量仪测量待测试样的温度并将信号传输至温控仪以调整加热电源的输出电流强度与功率。技术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整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振动塑性加工带来的振动力学性能与热致力学性能变化难以区分与测量以及无法定量表征的材料力学性能的问题,通过控制振动拉伸试样的测试温度,可实现不同温度下难变形金属热辅助振动状态的力学性能测试,拓宽了简单振动拉伸设备的测试范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2]图2为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0013]图3为激振缸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施例的原理图;
[0015]图5为激振模块的原理图;
[0016]图6为温控模块的原理图;
[0017]图7为本实施例测试方法的示意图;
[0018]图8为本实施例测试温度分布示意图;
[0019]图9为本实例测试热致软化与振动软化对比图;
[0020]图中:空气压缩机1、活动托架2、试样3、空气喷嘴4、感应加热机5、活动横梁6、PLC位置控制单元7、高频伺服阀8、激振缸9、液压站10、加热线圈11、上夹头12、红外线测温仪13、下夹头14、位移磁环15、有杆油腔16、激振杆17、第一液压管道18、无杆油腔19、第二液压管道20、位移传感器21、安全阀22、蓄能器23、高压软管24、溢流阀25、高压齿轮泵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设置于万能试验机上的液压激振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以及信息采集系统。
[0022]如图2所示,所述的万能试验机基于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框架,具有上夹头12、下夹头14、活动托架2和活动横梁6。
[0023]所述的液压激振装置包括:通过高频伺服阀8连接的激振缸9和液压站10,其中激振缸9位于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底座并与下夹头14连接以传递激振波,液压站10与高频伺服阀8的进油口和回油口连接并为其提供稳定油压。
[0024]如图3所示,所述的液压激振缸9为密封式活塞缸,包括:激振杆17、位移磁环15、有杆油腔16和无杆油腔19,其中:位移磁环15设置于激振杆17的内部,激振杆17的上方是有杆油腔16,激振杆17的下方是无杆油腔19,有杆油腔16和无杆油腔19通过第一液压管道18和第二液压管道20分别与高频伺服阀8的第二工作油口B和第一工作油口A连接。
[0025]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和冷却组件。
[0026]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中频感应加热电源、中频感应加热机5和带有铁磁体的感应加热线圈11,其中:加热电源为加热线圈11提供交变电流,加热线圈11设置于待测试样3旁,感应加热机5与加热线圈11连接,感应加热机5设置于活动托架2上以调节不同高度对待测
试样3加热。
[0027]所述的冷却组件包括:通过气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1和空气喷嘴4,其中:空气喷嘴4设置于待测试样3旁。
[0028]所述的加热线圈11内设有高压循环水以防止加热线圈11过热损坏。
[0029]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对应设置于各装置的拉伸模块、激振模块和温控模块,其中:拉伸模块采集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活动横梁6运动信息并将信息通过电脑输出计算,激振模块通过设置在激振缸9内部的位移传感器21采集激振幅值传输至PLC位置控制单元7,并转换为激振信号至高频伺服阀8控制激振缸内油腔油压以实现激振,温控模块通过红外线测温仪13测量待测试样3的温度并将信号传输至温控仪以调整加热电源的输出电流强度与功率。
[0030]所述的高频流量控制高频伺服阀8的最高响应频率为100Hz,液压激振缸9的最大振幅为1mm。
[0031]所述的液压激振缸9最高激振频率设为60Hz。
[0032]如图4所示,所述的液压站10提供的液压油经高压齿轮泵26加压,进入蓄能器23与高频伺服阀8,其中:蓄能器23保证高压油路P油压的稳定性,蓄能器23通过安全阀22与低压油箱连接,确保油路安全性;高频伺服阀8在PLC位置控制单元7给定的激振信号下,阀芯在电磁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当阀芯在阀体内运动至右端时,P

A接通,高压油经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频振动辅助等温拉伸表征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万能试验机上的液压激振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以及信息采集系统其中:待测金属试样设置于万能试验机上,温度控制装置对待测试样进行加热并保温的同时液压激振装置通过夹头对待测金属试样施加振动,整个过程中万能试验机保持对待测金属试样的夹持并测试,由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等温振动条件下的材料力学性能;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中频感应加热电源、中频感应加热机分机和带有铁磁体的感应加热线圈,以及通过气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和空气喷嘴,其中:加热电源为加热线圈提供交变电流,加热分机与加热线圈连接,加热线圈和喷嘴均设置于待测试样旁;所述的液压激振装置包括:通过高频伺服阀连接的激振缸和液压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振动辅助等温拉伸表征测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激振缸包括:激振杆、磁环、油缸、有杆油腔和无杆油腔,其中:磁环设置于激振杆的内部,有杆油腔位于激振杆的上方,无杆油腔位于激振杆的下方,有杆油腔和无杆油腔通过液压管道与伺服阀的工作油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振动辅助等温拉伸表征测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线圈内设有高压循环水以防止线圈过热损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振动辅助等温拉伸表征测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拉伸模块、激振模块、温控模块以及总控制器,其中:拉伸模块采集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活动横梁运动信息并将信息通过电脑输出计算,激振模块通过设置在激振缸内部的位移传感器采集激振幅值传输至PLC位置控制单元,并转换为激振信号至伺服阀控制激振缸内油腔油压以实现激振,温控模块通过红外线测量仪测量待测试样的温度并将信号传输至温控仪以调整加热电源的输出电流强度与功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振动辅助等温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新村许亚坤郑启德赵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