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粘合性冲击吸收层,该粘合性冲击吸收层包括:连续相,其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合性冲击吸收层和包括该粘合性冲击吸收层的层叠体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10月2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19-0131486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申请涉及粘合性冲击吸收层。更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具有平滑表面,同时具有优异的粘合强度和优异的冲击吸收功能,并且适
[0004]合用于粘合膜带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
技术介绍
[0005]已经研发了粘合膜带以满足各种需求,并且已经开发了新制品。在各种应用领域中,在诸如移动电话和平板PC之类的移动设备的情况中,由于这些设备已经为了用户方便而在厚度和体积方面不断地小型化,并且由于这些设备的使用性质而频繁地随身携带,因此这些设备容易暴露于由外部物理冲击而引起的损坏或破裂的风险中。因此,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以开发对用于制造这些设备的粘合膜带赋予冲击吸收功能的方法。
[0006]为了使粘合膜带具有冲击吸收层,包含具有优异的冲击吸收功能的泡沫颗粒的材料已广泛用于冲击吸收层。然而,当将泡沫颗粒用于冲击吸收层时,随着待层叠的层数增加,表面曲率增加,如图1B或图1C所示,因此会发生所谓的桔皮现象等,这降低了美观性。
[0007]此外,当泡沫颗粒用于冲击吸收层时,由于如图4B或图4C所示的表面上存在泡沫颗粒,因此冲击吸收层的表面不可避免地具有低粘合强度。为了补偿膜层和冲击吸收层之间、以及冲击吸收层和制品之间的低粘合强度,需要将粘合剂层涂布到冲击吸收层的两侧上,这是额外的步骤,因此这降低了加工效率并提高了加工成本。
[0008]相关技术文献包括韩国专利公开No.10-2018-0086559和No.10-2018-0055014。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申请旨在提供具有优异的耐弯曲性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
[0010]此外,本申请旨在提供在高温和室温下对基材具有提高的粘合力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
[0011]此外,本申请旨在提供这样一种粘合性冲击吸收层,由于该粘合性冲击吸收层具有优异的粘合和冲击吸收性能,因此可以直接粘附至聚酰亚胺膜而无需任何介于其间的粘合剂层。
[0012]此外,本申请旨在提供即使不包含泡沫颗粒也具有高的压力挠度(CFD)并具有优异的表面粗糙度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
[0013]此外,本申请旨在提供由于优化的耐热性和流动性而具有高的压缩变形率(CS)稳定性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
[0014]此外,本申请旨在提供由于具有高的压缩变形率稳定性而具有改进的工艺简单性
和制品可靠性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
[0015]此外,本申请旨在提供适合用于粘合膜带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
[0016]此外,本申请旨在提供包括上述粘合性冲击吸收层的层叠体。
[0017]可以通过以下描述的本申请来实现本申请的全部上述和其他目的。
[0018]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粘合性冲击吸收层。该粘合性冲击吸收层可包括连续相以及分散在连续相中的分散相,并且连续相可以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至-20℃的第一丙烯酸类共聚物以及弹性赋予树脂,并且分散相可以包含遮光颗粒。
[0019]弹性赋予树脂包含选自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20℃且小于等于10℃的第二丙烯酸类共聚物、丁二烯基橡胶和丙烯酸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
[0020]第一丙烯酸类共聚物和弹性赋予树脂的重量比的范围可为1.2:1至3:1。
[0021]遮光颗粒可以包括炭黑、黑色颜料和彩色颜料中的至少一者。
[0022]粘合性冲击吸收层在25%压缩条件下的CFD可为0.10MPa至0.25Mpa,并且在50%压缩条件下的CFD可为0.3MPa至0.5MPa,通过使13.8g钢球从10cm的高度下落而进行的落球试验测定的冲击吸收率为40%至60%,当通过以300
±
30mm/min的速率拉伸进行测定时,在温度为23
±
2℃且相对湿度为50
±
5%的条件下,粘合强度大于2,000gf/in且小于等于5,500gf/in,并且在温度为85
±
2℃且相对湿度为50
±
5%的条件下,粘合强度为500gf/in至2,000gf/in,并且当通过以300
±
30mm/min的速率拉伸进行测定时,在温度为23
±
2℃且相对湿度为50
±
5%的条件下,粘合性冲击吸收层对基材的粘合力为1,900gf/in至3,000gf/in,并且在温度为85
±
2℃且相对湿度为50
±
5%的条件下,粘合性冲击吸收层对基材的粘合力为600gf/in至1,300gf/in。
[0023]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满足式1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其中,在式1中,CFD50为在50%的初始厚度测定的CFD(MPa),并且CFD25为在25%的初始厚度测定的CFD(MPa),通过以下方式测定CFD(MPa):通过堆叠并使用自动压辊以400mm/min的速率和4kg的载荷压制材料来制备10mm厚的样品,并通过使用万能试验机(UTM)以5mm/min的速率朝向1kN的载荷传感器下降上板来压制样品。
[0024][式1][0025]2.0≤CFD50/CFD25≤3.0,
[0026]粘合性冲击吸收层的密度可为0.70以上且小于1.00,并且CS可为90%以上。
[0027]粘合性冲击吸收层的Rz表面粗糙度可为0.5μm至50μm并且Ra表面粗糙度可为0.01μm至0.4μm。
[0028]粘合性冲击吸收层的厚度可为40μm至150μm。
[0029]本申请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层叠体,其中依次堆叠上述粘合性冲击吸收层、聚酰亚胺膜和遮光层中的任一者。
[0030]在层叠体中,聚酰亚胺膜与粘合性冲击吸收层直接接触,而无需介于其间的粘合剂层。
附图说明
[0031]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0032]图1A为示出了在本申请的实施例1中形成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的截面的放大倍率为500倍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
[0033]图1B为示出了在本申请的比较例1中形成的冲击吸收层的截面的放大倍率为500倍的SEM图像;
[0034]图1C为示出了在现有冲击吸收层制品中聚氨酯类(开孔型)冲击吸收层的截面的放大倍率为500倍的SEM图像;
[0035]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层叠体的截面的截面图;
[0036]图3为包含泡沫颗粒的现有粘合性膜的结构的截面图;
[0037]图4A为示出了在本申请实施例1中形成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的表面的放大倍率为50倍的光学显微镜图像;
[0038]图4B为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合性冲击吸收层,其包括:连续相;以及分散在所述连续相中的分散相,其中所述连续相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至-20℃的第一丙烯酸类共聚物以及弹性赋予树脂,并且所述分散相包含遮光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其中所述弹性赋予树脂包含选自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20℃且小于等于20℃的第二丙烯酸类共聚物、丁二烯基橡胶和丙烯酸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其中所述第一丙烯酸类共聚物和所述弹性赋予树脂的重量比的范围为1.2:1至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其中所述遮光颗粒包括炭黑、黑色颜料和彩色颜料中的至少一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性冲击吸收层,其具有:在25%压缩条件下的压力挠度(CFD)为0.10MPa至0.25Mpa,并且在50%压缩条件下的压力挠度为0.3MPa至0.5MPa;通过使13.8g球从10cm的高度下落而进行的落球试验测定的冲击吸收率为40%以上;当通过以300
±
30mm/min的速率拉伸进行测定时,在温度为23
±
2℃且相对湿度为50
±
5%的条件下,粘合强度大于2,000gf/in,并且在温度为85
±
2℃且相对湿度为50
±
5%的条件下,粘合强度为500gf/in以上;并且当通过以300
±
30mm/min的速率拉伸进行测定时,在温度为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钟一,黄柱盛,文根镐,李愚择,
申请(专利权)人:日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