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锡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907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锡锭装置,包括烟化炉体,烟化炉体的下端内部设有燃烧腔,燃烧腔的上方设有导热炉,烟化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隔板,安装隔板上装设有电机,安装隔板的下端与导热炉的上端固定连接,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设置有主轴,主轴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搅拌叶片,安装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口,通气口与排烟口之间连接有导流分管,主轴的下端转动设置有滚珠。极大的提高了富锡渣与辅助材料的搅拌混合质量以及加热效率,进而提高了对富锡渣内锡金属的回收率,避免部分烟尘无法进入到排烟口而停留在炉腔内,实现了将燃烧所产生的烟尘进行有效导流进入到排烟口,提高了烟尘排烟的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锡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锡锭生产
,具体为一种生产锡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锡锭是锡冶炼厂的产品形式,是一切锡深加工的基本原料。
[0003]在公告号CN207227515U中公开了一种锡锭生产用烟化炉装置,包括烟化炉壳体,烟化炉壳体底部设有底卸式炉渣倾倒板,底卸式炉渣倾倒板上方设有加热腔,加热腔顶部设有反应槽,反应槽两侧均设有倒料连杆,倒料连杆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反应槽上方设有内部搅拌轴,内部搅拌轴一端连接有支撑横轴,烟化炉壳体一侧设有原料进口,烟化炉壳体另一侧设有辅助材料进口,烟化炉壳体顶部设有排烟口。
[0004]上述锡锭生产用烟化炉装置的具体使用是,将锡矿一次熔炼后产生的富渣从原料进口投入进入反应槽,将其它辅料从辅助材料进口投入反应槽中,将燃料投入加热腔中,对反应槽进行加热,内部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反应充分快速进行,产生的烟尘从排烟口排出,经过初凝盖箱、循环冷确管道冷却后进入烟尘收集罐进行锡矿及其它伴生金属回收,当反应结束后,驱动电机带动内部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反应槽侧板上排渣门打开,将废渣倒出至底卸式炉渣倾倒板上,底卸式炉渣倾倒板打开将废渣排出。
[0005]可是,上述锡锭生产用烟化炉装置,其大多不具有下端包覆式弧形碗状结构的导热炉结构以及多组分级式搅拌叶片结构,造成富锡渣与辅助材料被并没有被全面搅拌,而且,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并没有全面传导至富锡渣与辅助材料混合物中,降低了富锡渣与辅助材料的搅拌混合质量以及加热效率,造成对富锡渣内锡金属的回收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锡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富锡渣与辅助材料的搅拌混合质量以及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锡锭装置,包括烟化炉体,以及设于烟化炉体上的投料口、原料进口、辅助材料进口、排烟口,所述烟化炉体的下端内部设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的上方设有导热炉,所述烟化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隔板,所述安装隔板上装设有电机,电机为搅拌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其型号为YS 90L4,其通过导线连接到外部380V电源上,其自带启动开关,所述安装隔板的下端与导热炉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安装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排烟口之间连接有导流分管,所述主轴的下端转动设置有滚珠,本新型所使用到的金属结构件均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成,耐高温,强度高,易加工焊接。
[0008]优选的,所述导热炉位于燃烧腔的部分为包覆式弧形碗状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分为四组并以主轴的俯视圆截面圆心为中心圆周排列设置,每组搅拌叶片的数量为四个,并且该四个为不同长度的分级式结构,所述搅拌叶片靠近
导热炉内壁面的一端为半弧状结构,并与导热炉内壁面的半弧状内圆面相匹配,极大的保证了搅拌叶片的有效搅拌面积,进而保证对富锡渣与辅助材料的全面搅拌混合。
[0010]优选的,所述主轴靠近导热炉下端内壁面的一端设置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转动卡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外壁面与导热炉的下端内壁面滚动接触,滚珠为不锈钢材质球体,其三分之二球体位于滚珠槽内,滚珠可以在滚珠槽内顺畅转动,但不会从滚珠槽内滑脱。
[0011]优选的,所述通气口和导流分管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以安装隔板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燃烧所产生的烟尘通过两个通气口以及导流分管有效导流,并汇总进入到排烟口,提高了烟尘排烟的效率。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设置的设置下端包覆式弧形碗状结构的导热炉结构,以及与包覆式弧形碗状结构相匹配的多组分级式搅拌叶片结构,在保证富锡渣与辅助材料被全面搅拌的同时,并且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包覆式全面传导给富锡渣与辅助材料混合物中,极大的提高了富锡渣与辅助材料的搅拌混合质量以及加热效率,进而提高了对富锡渣内锡金属的回收率。
[0014]通过在安装隔板上设置的对称式通气孔和导流分管结构,避免部分烟尘无法进入到排烟口而停留在炉腔内,实现了将燃烧所产生的烟尘进行有效导流进入到排烟口,提高了烟尘排烟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面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多组分级式搅拌叶片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包覆式弧形碗状结构的导热炉以及多组分级式搅拌叶片结构的轴测图。
[0018]图中:1烟化炉体、2燃烧腔、21投料口、22原料进口、23辅助材料进口、3排烟口、4安装隔板、41电机、5主轴、51滚珠槽、6搅拌叶片、7滚珠、8通气孔、81导流分管、9导热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一种生产锡锭装置,包括烟化炉体1,以及设于烟化炉体1上的投料口21、原料进口22、辅助材料进口23、排烟口3,烟化炉体1、投料口21、原料进口22、辅助材料进口23、排烟口3均为公告号CN207227515U中公开的锡锭生产用烟化炉装置的组件结构,其中,投料口21可以向燃烧腔2投入燃烧料,在原料进口22、辅助材料进口23上均会设置有阀门,关闭阀门,可以避免烟尘从两进口漏出。
[0020]请参阅图1、图2、图3,烟化炉体1的下端内部设有燃烧腔2,燃烧腔2的上方设有导热炉9,导热炉9位于燃烧腔2的部分为包覆式弧形碗状结构,烟化炉体1的内壁上焊接有安装隔板4,安装隔板4上通过螺丝安装有电机41,安装隔板4的下端与导热炉9的上端固定焊接,电机41的电机轴固定设置有主轴5,主轴5的外壁面上焊接有搅拌叶片6,搅拌叶片6分为四组并以主轴5的俯视圆截面圆心为中心圆周排列设置,每组搅拌叶片6的数量为四个,并且该四个为不同长度的分级式结构,搅拌叶片6靠近导热炉9内壁面的一端为半弧状结构,
并与导热炉9内壁面的半弧状内圆面相匹配,极大的保证了搅拌叶片6的有效搅拌面积,进而保证对富锡渣与辅助材料的全面搅拌混合。
[0021]请参阅图1、图3,安装隔板4上开设有通气口8,通气口8与排烟口3之间连接有导流分管81,通气口8和导流分管81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以安装隔板4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燃烧所产生的烟尘通过两个通气口8以及导流分管81有效导流,并汇总进入到排烟口3,提高了烟尘排烟的效率。
[0022]请参阅图1、图2,主轴5的下端转动设置有滚珠7,主轴5靠近导热炉9下端内壁面的一端设置有滚珠槽51,滚珠槽51内转动卡接有滚珠7,滚珠7的外壁面与导热炉9的下端内壁面滚动接触,该结构,在保证主轴5顺畅高速转动的同时,避免主轴5直接与导热炉9下端内壁接触而造成磨损。
[0023]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将富锡渣与辅助材料分别通过原料进口22和辅助材料进口23投放到导热炉9中,启动电机41,电机41带动主轴5以及搅拌叶片6高速转动,多组分级式搅拌叶片6结构将富锡渣与辅助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锡锭装置,包括烟化炉体(1),以及设于烟化炉体(1)上的投料口(21)、原料进口(22)、辅助材料进口(23)、排烟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化炉体(1)的下端内部设有燃烧腔(2),所述燃烧腔(2)的上方设有导热炉(9),所述烟化炉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隔板(4),所述安装隔板(4)上装设有电机(41),所述安装隔板(4)的下端与导热炉(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1)的电机轴固定设置有主轴(5),所述主轴(5)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搅拌叶片(6),所述安装隔板(4)上开设有通气口(8),所述通气口(8)与排烟口(3)之间连接有导流分管(81),所述主轴(5)的下端转动设置有滚珠(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锡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炉(9)位于燃烧腔(2)的部分为包覆式弧形碗状结构。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煜伟郑作辉周辉
申请(专利权)人:定南县嘉旺环保锡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