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781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包括:转接头、第一固定管、鼻肠管、第一固定盖、密封头、固定头、第二固定管、鞘管、第二固定盖、减压注药管及撕脱痕;所述第一固定管设置于所述转接头上,所述鼻肠管套装于所述第一固定管上,所述第一固定盖螺纹连接于所述转接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鼻肠管设置在鞘管的内部,减少了两个根管路独立存在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同时在鞘管外侧设置撕脱痕,便于留置或更换完鼻肠管后鞘管的退出,提高鼻肠管的留置与更换效率,较少留置鼻肠管过程中对粘膜的反复刺激,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因操作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创伤。创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而言,是一种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及其套件。

技术介绍

[0002]1、临床上常用使用的营养管,不管是用超声引导下留置(推荐),还是“盲插法”留置(普遍做法),在操作过程中都难免需要反复调整,以达到留置目的。留置过程给患者带来的不舒适包括两点:第一是鼻肠管通过会咽部带来的刺激,另一方面是调整营养管对食道及会咽部造成的摩擦。
[0003]2、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堵管,营养管设计使用寿命到期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得不更换营养管,通常做法是拔除原来留置的营养管,然后重新给患者放置新的营养管,现有材料进行更换的过程耗时较长,而且这个操作过程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还会因为更换过程需要较长时间,从而间断了患者肠内营养治疗。
[0004]3、更换营养管的过程在肠道完整的患者身上还有机会实现,若遇到手术过程中放置的、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更换的营养管,患者就面临很大的风险,有些风险甚至是致命的,比如肠瘘的患者瘘口下给肠内的,或者手术改变肠道正常途径的,不管使用何种方法再次更换营养管,操作风险都极大。
[0005]4、现有营养管多数与胃管独立使用,部分患者在给予肠内营养的同时需要胃肠减压,两种管道几乎占据了患者的整个鼻腔。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例如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包括:转接头、第一固定管、鼻肠管、第一固定盖、密封头、固定头、第二固定管、鞘管、第二固定盖、减压注药管及撕脱痕;
[0007]所述第一固定管设置于所述转接头上,所述鼻肠管套装于所述第一固定管上,所述第一固定盖螺纹连接于所述转接头上,转动所述第一固定盖通过能够压紧所述鼻肠管,所述密封头套装于所述鼻肠管中部,所述固定头与所述密封头螺纹连接,且套装于所述鼻肠管外侧,所述第二固定管设置于所述固定头远离所述密封头一侧,所述鞘管套装于所述第二固定管上,所述第二固定盖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头上,转动所述第二固定盖能够压紧所述鞘管,所述减压注药管设置于所述固定头上,所述鞘管套装于所述鼻肠管外侧,所述鞘管从顶部到底部开设有撕脱痕。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管外径与所述第一固定盖内径及鼻肠管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管远离所述转接头一侧及第一固定盖内径后侧开设有相匹配的斜边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管外径与所述鞘管外径及第二固定盖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固定管远离所述固定头一侧及第二固定盖内径后侧开设有相匹配的斜边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鞘管内设置有显影线。
[0011]优选的,所述减压注药管与所述转接头上安装有固定帽。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鼻肠管设置在鞘管的内部,减少了两个根管路独立存在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同时在鞘管外侧设置撕脱痕,便于留置或更换完鼻肠管后鞘管的退出,提高鼻肠管的留置与更换效率,较少留置鼻肠管过程中对粘膜的反复刺激,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操作给患者带来的创伤。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的鞘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的鞘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的转接头与鼻肠管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的密封头、固定头及鞘管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识:
[0019]1、转接头;2、第一固定管、3、鼻肠管;4、第一固定盖;5、密封头;6、固定头;7、第二固定管;8、鞘管;9、第二固定盖;10、减压注药管;11、撕脱痕;12、显影线;13、固定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包括:转接头1、第一固定管2、鼻肠管3、第一固定盖4、密封头5、固定头6、第二固定管7、鞘管8、第二固定盖9、减压注药管10及撕脱痕11;所述第一固定管2设置于所述转接头1上,所述鼻肠管3套装于所述第一固定管2上,所述第一固定盖4螺纹连接于所述转接头1上,转动所述第一固定盖4通过能够压紧所述鼻肠管3,所述密封头5套装于所述鼻肠管3中部,所述固定头6与所述密封头5螺纹连接,且套装于所述鼻肠管3外侧,所述第二固定管7设置于所述固定头6远离所述密封头5一侧,所述鞘管8套装于所述第二固定管7上,所述第二固定盖9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头6上,转动所述第二固定盖9能够压紧所述鞘管8,所述减压注药管10设置于所述固定头6上,所述鞘管8套装于所述鼻肠管3外侧,所述鞘管8从顶部到底部开设有撕脱痕11;所述第一固定管2外径与所述第一固定盖4内径及鼻肠管3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管2远离所述转接头1一侧及第一固定盖4内径后侧开设有相匹配的斜边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管7外径与所述鞘管8外径及第二固定盖9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固定管7远离所述固定头6一侧及第二固定盖9内径后侧开设有相匹配的斜边结构;所述鞘管8内设置有显影线12;所述减压注药管10与所述转接头1上安装有固定帽13。
实施例
[0022]根据附图1

5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使用时,将密封头5、固定头6及鞘管8先套装在鼻肠管3上,密封头5与固定头6顶部进行螺纹连接,第二固定管7外径与所述鞘管8外径及第二固定盖9内径相同,通过鞘管8的延展性将其套在第二固定管7上,然后将第二固定盖9向固定头6内旋紧,对鞘管8进行固定,同时在第二固定盖9内径尾部及第二固定管7尾部具有倾斜结构,将鞘管8进行锁紧,第一固定管2外径与所述第一固定盖4内径及鼻肠管3外径相同,第一固定管2远离所述转接头1一侧及第一固定盖4内径后侧开设有相匹配的斜边结构,鼻肠管3具有弹性,同理将转接头1与鼻肠管3进行安装,这样使得鼻肠管3与转接头1及固定头6与鞘管8连接紧密,防止泄漏;
[0023]密封头5内径与鼻肠管3的外径相匹配进行固定,鞘管8内部直径大于鼻肠管3外部直径,形成通气空腔,鞘管8上开设有一个隐形缺口,从鞘管8外到内形成三角形缺口,从上部一直延伸到下部,通体存在,形成一侧便于撕脱的撕脱痕11,鞘管8作为胃管使用,这样将其直接通过患者鼻腔将其深入到患者体内,鼻肠管3在鞘管8的内部,通过转接头1和鼻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撕脱鞘管便于留置和更换的鼻肠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头(1)、第一固定管(2)、鼻肠管(3)、第一固定盖(4)、密封头(5)、固定头(6)、第二固定管(7)、鞘管(8)、第二固定盖(9)、减压注药管(10)及撕脱痕(11);所述第一固定管(2)设置于所述转接头(1)上,所述鼻肠管(3)套装于所述第一固定管(2)上,所述第一固定盖(4)螺纹连接于所述转接头(1)上,转动所述第一固定盖(4)通过能够压紧所述鼻肠管(3),所述密封头(5)套装于所述鼻肠管(3)中部,所述固定头(6)与所述密封头(5)螺纹连接,且套装于所述鼻肠管(3)外侧,所述第二固定管(7)设置于所述固定头(6)远离所述密封头(5)一侧,所述鞘管(8)套装于所述第二固定管(7)上,所述第二固定盖(9)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头(6)上,转动所述第二固定盖(9)能够压紧所述鞘管(8),所述减压注药管(10)设置于所述固定头(6)上,所述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玉峰简婷婷何栋张春王铮刘昌杨勤玲申存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