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膘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877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背膘测定装置,包括探头和接收端,还包括手持架、定位单元和耦合剂单元,所述耦合剂单元,包括加压器和储液罐,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套、回弹组件、浸润海绵和挤压板;所述定位套内侧设置有与定位套内腔连通的浸润腔,所述浸润海绵匹配嵌装在浸润腔内,液管的出口与浸润海绵的前端连通;所述探头固定在手持架上,其前端部滑动套装在定位套内,所述挤压板套固在探头上,并延伸至浸润腔的后侧,当挤压板向前移动时能够挤压浸润海绵,将浸润海绵内的耦合剂挤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维修和更换部件,且定位套能够主动回弹,为膘情测定提供了专门的工具,单手即可操作,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牛背膘测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畜牧膘情测定
,具体涉及牛背膘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畜牧业,为了检测牛、羊等动物生长状况,经常需要检测动物背部表层脂肪厚度,现有的测定膘情的方式是使用背膘仪测定家畜的体况。
[0003]而目前背膘仪一般包括接收端和探头,接收端与探头之间分离设置,即探头与接收端内的电路板经导线连接,在测试时需一手握住接收端,一手握住探头贴住家畜身体来进行测量,由于其结构上存在缺陷,存在如下问题:
[0004]1,在使用及放置时,极为容易拉扯到导线,使探头及外壳内的电路板受到伤害;
[0005]2,在使用时,探头与皮肤之间不能存在空气,固需要手动在牛等牲畜的测定部位涂抹耦合剂,然后在手动将探头放置在涂抹处进行探测,由于涂抹和探测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步骤,不仅操作麻烦,耦合剂涂抹不均匀,且牲畜是不断移动的,两个步骤衔接困难;
[0006]3,在测定膘情时,需要探头与皮肤保持垂直状态才能得到准确的读数,现有的方式是手动操作探头,容易造成探头与皮肤角度不准确,操作困难;因此研究一种牛背膘测定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牛背膘测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操作麻烦、步骤繁琐和测定不准确的问题。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牛背膘测定装置,包括探头和接收端,所述探头探测膘情信息,并在接收端显示,还包括手持架、定位单元和耦合剂单元,所述耦合剂单元,包括加压器和储液罐,所述加压器设置在手持架上,加压器的出气口经出气单向阀与储液罐的加压口连通,加压器的进气口经进气单向阀与外界连通;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经液管向定位单元内延伸;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套、回弹组件、浸润海绵和挤压板;所述定位套内侧设置有与定位套内腔连通的浸润腔,所述浸润海绵匹配嵌装在浸润腔内,液管的出口与浸润海绵的前端连通;所述探头固定在手持架上,其前端部滑动套装在定位套内,所述挤压板套固在探头上,并延伸至浸润腔的后侧,当挤压板向前移动时能够挤压浸润海绵,将浸润海绵内的耦合剂挤出;所述回弹组件,包括定位柱、弹簧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手持架上或者探头上,定位柱的前端固定在定位套上,其后端滑动套装在固定座上,所述弹簧套装在定位柱外侧,并位于定位套和固定座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套上开有螺孔,定位柱的前端螺纹连接在定位套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套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并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将浸润腔封闭。
[0011]进一步的,所述液管的前端封闭,并盘设在定位套内,所述浸润腔呈环形腔,所述
液管上开有多个出液口并与浸润腔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板螺纹连接在探头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接收端设置在手持架上,手持架的手柄处设置有控制开关。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将探头、耦合剂单元和定位单元安装手持架上,通过耦合剂单元为每次膘情测定提供定量的耦合剂,定位单元为耦合剂提供了浸润腔,当探头向前推进时,当挤压板向前移动时能够挤压浸润海绵,将浸润海绵内的耦合剂挤出,耦合剂落到探头的前端或者前端的空腔内,从而在探头和皮肤表皮之间添加了耦合剂,无须人工涂抹耦合剂,针对性的对测定区域涂抹耦合剂,确保探头与皮肤之间没有空气,不仅节约了材料,简化了测定膘情时的步骤,同时每次测定提供定量且足量的耦合剂。
[0015]同时定位套的表面积大于探头,探头套装在定位套内,通过定位套与测定区域的皮肤预先接触,使定位套前端尽量与皮肤保持一致,在向前推动探头,不仅确保了探头的探测角度,且保证了探头的稳定性。
[0016]且本技术结构合理,可拆卸的连接,方便维修和更换部件,且定位套能够主动回弹,为膘情测定提供了专门的工具,单手即可操作,操作方便,极具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液管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的标号为:1为手持架,2为加压器,3为出气单向阀,4为进气单向阀,5为气管,6为储液罐,61为出液口,62为注液口,7为液管,8为探头,9为定位单元,91为定位套,92为浸润腔,93为浸润海绵,94为固定座,95为定位柱,951为螺帽,96为弹簧,97为端盖,98为挤压板,10为控制开关,11为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牛背膘测定装置,现有的测定系统为背膘仪,现有的背膘仪包括探头1和接收端,所述探头1探测膘情信息,并在接收端显示,探头和接收端通过电线连接,这种结构在进行膘情测定时,且需要预先在测定区域预先涂抹耦合剂,双手同时操作才能完成,同时探头处的结构过于简单,很难保证探头与测定区域皮肤保持垂直。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手持架1、定位单元9和耦合剂单元,所述耦合剂单元,包括加压器2和储液罐6,所述加压器2设置在手持架1上,加压器2的出气口经出气单向阀3与储液罐6的加压口连通,加压口位于储液罐6的上部,出液口位于储液罐6的下部,加压器2的进气口经进气单向阀4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61经液管7向定位单元9内延伸;注液口62设置在储液罐的顶部,且保持密封状态,加压器2包括驱动杆和缸体,缸体上设置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通过持续操作驱动杆持续经气管5向储液罐6内加压,将耦合剂从储液罐内压出。
[0024]本实施例中接收器可以通过无线连接设置在手持架外部,也可以设置在手持架
上,手持架的手柄11处设置有控制开关10,控制开关10控制探头的工作,手持架上还可设置有显示屏,或者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手机接收端,在手机上显示膘情测定数据。
[0025]所述定位单元9,包括定位套91、回弹组件、浸润海绵93和挤压板98;所述定位套91内侧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浸润腔92,如图2所示,浸润腔92为截面为方形的空腔,所述浸润海绵93匹配嵌装在浸润腔92内,液管7的出口与浸润海绵93的前端连通;从而从储液罐内压出的耦合剂进入浸润腔内,并浸润在浸润海绵内,当浸润海绵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能够将一定量的耦合剂从浸润海绵中挤出。
[0026]为此,如图1

2所示,所述探头8固定在手持架1上,其前端部滑动套装在定位套91内,所述挤压板98套固在探头8上,并延伸至浸润腔92的后端,当挤压板98向前移动时能够挤压浸润海绵93,将浸润海绵内的耦合剂挤出。
[0027]固本实施例,探头8沿定位套91向前驱动时,挤出耦合剂会落在探头8的前端空腔内,且探头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能够将浸润腔封闭,防止耦合剂回流,确保探头与皮肤接触时,耦合剂能够充满空隙,保证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背膘测定装置,包括探头和接收端,所述探头探测膘情信息,并在接收端显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持架、定位单元和耦合剂单元,所述耦合剂单元,包括加压器和储液罐,所述加压器设置在手持架上,加压器的出气口经出气单向阀与储液罐的加压口连通,加压器的进气口经进气单向阀与外界连通;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经液管向定位单元内延伸;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套、回弹组件、浸润海绵和挤压板;所述定位套内侧设置有与定位套内腔连通的浸润腔,所述浸润海绵匹配嵌装在浸润腔内,液管的出口与浸润海绵的前端连通;所述探头固定在手持架上,其前端部滑动套装在定位套内,所述挤压板套固在探头上,并延伸至浸润腔的后侧,当挤压板向前移动时能够挤压浸润海绵,将浸润海绵内的耦合剂挤出;所述回弹组件,包括定位柱、弹簧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手持架上或者探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震刘贤张子敬徐嘉威吕世杰李志明茹宝瑞王二耀施巧婷雷初朝陈宏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