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70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结构包括:金属栅线电池片及汇流带,所述金属栅线电池片分成边缘首尾交叠的三个小片,通过金属栅线上的金属层熔焊形成电池串,电池串通过汇流带的连接形成串并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片数量为3片,小片作为最小互连单元,减少切割次数,避免过大的切割损耗,并且因为交叠互连次数较少,大大减少了电池交叠面积损失,切割次数的减少也大大降低了碎片率,降低设备节拍,提升产能。产能。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作为绿色能源,因能够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光伏组件是具有外部封装及内部连接,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能电池组合装置。随着评价上网时代的来临,高效组件越来越获得广大客户的青睐,特别是紧密型组件,有别于传统的封装工艺,此种组件将太阳能电池片以串并联结构紧密排布,做到了前后电池片之间无间隙或极小间隙,提高了单位面积的效率。
[0003]行业内紧密型组件技术有叠瓦、拼片等,其中叠瓦光伏组件因为银浆的导电率限制,几乎都是1切5小片和1切6小片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切割次数多造成切割损耗过大;第二,切割次数多,造成切片及叠片节拍时间长,切片及叠片产能低;第三,电池片边缘与中间区域因各种工艺边缘效应或者倒角导致边缘与中间区域存在效率差异,切分成5片或者6片后,边缘和中间片的叠片串联存在电流匹配难题;第四,交叠次数多,交叠面积浪费大,造成电池片损耗大及交叠遮挡引起电流减小;第五,交叠次数多,导电胶用量大,成本高;第六,切割、掰片次数多,裂片率成倍增长,间接增加成本,且工艺难度大;第七,单串叠片数量多导致单串电池开压高,热斑反偏风险高,并联二极管的电路设计困难;第八,随着硅片尺寸越来越大,目前最大尺寸达到210*210mm,因此电流提升80%,
[0004]常规叠瓦切片的数量就更多,否则损耗过大,银栅线无法满足导电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分片栅线互连的光伏组件结构,减少切片数量,提升了产能,减少了切割损耗及电池面积损耗,减少了单串电池串的电池片数量降低了热斑反偏电压击穿风险,无导电胶或焊带工艺,大大降低了成本,解决电路设计难题,并降低了电池串联失配风险。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实施例是:一种光伏组件结构,金属栅线电池片及汇流带,所述金属栅线电池片分成边缘首尾交叠的三个小片,通过金属栅线上的金属层熔焊形成电池串,电池串通过汇流带的连接形成串并联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栅线电池片为铜栅线电极片,其铜电极栅线表面镀有锡层,锡层的厚度为3微米~15微米。
[0008]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电池片数量为3片,小片作为最小互连单元,减少切割次数,避免过大的切割损耗,并且因为交叠互连次数较少,大大减少了电池交叠面积损失,切割次数的减少也大大降低了碎片率,降低设备节拍,提升产能。
附图说明
[000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0]图1为本技术光伏组件结构中三分片栅线互联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光伏组件结构实施例一排版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光伏组件结构实施例一电气原理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光伏组件结构实施例二排版图;
[0014]图5为本技术光伏组件结构实施例二电气原理图;
[0015]图6为本技术光伏组件结构中叠片电池串示意图;
[0016]图7为本技术光伏组件结构实施例二中并联电池串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实施例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本技术为一种光伏组件结构,金属栅线电池片及汇流带,所述金属栅线电池片分成边缘首尾交叠的三个小片,通过金属栅线上的金属层熔焊形成电池串,电池串通过汇流带的连接形成串并联结构。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2所示,以210mm*210mm尺寸的电池片为例,三分片栅线互连图形的电池片从几何三等分线用激光切割成三个小片电池片,再以切割后的小片电池片为互连单元首尾上下电极依次相叠,高温熔接,使得相邻两片电池上下交叠接触的锡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电极连接,串成电池串。使用汇流带02将电池串两头引出连接。
[0021]本技术提供两个汇流实施例,如图2-3所示,实施例一:将切割后的三等分片电池01首尾依次相叠,通过两片小片电池接触位置栅线上的锡金属高温相熔,小片电池栅线互连成电池串110,共连串成12串,分成6串+6串两部份,将其中6串电池串110按相邻两串正负极不同边的方式平行排放,将另外6串电池串按与前6串电池完全对称的位置排放,形成A/B两侧各6串电池的排布结构,使用汇流带02将电池串110连接起来,使得A/B两侧6串电池串110独自形成串联,而A/B两部份之间形成并联结构。A侧与B侧两部份通过中间汇流带02形成并联结构,其一侧由6串电池串110并排排布,相邻电池串110首尾引出的极性相反,首尾通过汇流带02焊接串联。
[0022]实施例二:如图4-7所示,将切割后的三等分片电池01首尾依次相叠,通过两片小片电池接触位置栅线上的锡金属高温相熔,小片电池栅线互连成电池串110,共连串成10串,将10串电池串平行并排排布,使用汇流带02将每相邻两串电池串同向并联成为一个并联电池串组210,形成5个并联电池串组210,这5个并联电池串组210同样通过汇流带02串联起来,并引出正负电极。
[0023]上述栅线互连电池串包含的互连单元即三等分电池片01,每串电池串其包含三等分片的数量可以为3PCS~21PCS,厚度可以为90微米~180微米。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栅线电池片及汇流带,所述金属栅线电池片分成边缘首尾交叠的三个小片,通过金属栅线上的金属层熔焊形成电池串,电池串通过汇流带的连接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容宋广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