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褚培忠专利>正文

一种无回吸喷雾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50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回吸喷雾瓶,包括外部防护瓶身,主体连接丝,封底,安装颈,瓶口,连接固定箍和软质内袋,其中:主体连接丝粘结在外部防护瓶身的上方,且封底安装在外部防护瓶的底部,该安装颈通过主体连接丝安装在外部防护瓶身的上方;所述瓶口粘结在安装颈的上方,且连接固定箍粘结在安装颈的内壁上,该软质内袋粘结在连接固定箍的下方;所述封底包括支撑主体,底端连接丝,通气口,稳定板和滤尘网,且底端连接丝粘结在支撑主体的表面,该通气口开于支撑主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封底,软质内袋和滤尘网的设置,液体不会回吸,内部不会堆集尘土。尘土。尘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回吸喷雾瓶


[0001]本技术属于喷雾瓶
,尤其涉及一种无回吸喷雾瓶。

技术介绍

[0002]制药行业对消毒液有比较高的要求,进入到级洁净区的消毒液,不仅要求达到外包装无菌,且要求开瓶使用有效期(如一个月)内,不得出现污染的情况,污染包括杂质进入消毒液,难以杀灭的孢子或芽孢进入消毒液等。而市面上普遍存在的消毒液是没有这样的功能的,但是现有的喷雾瓶依然存在着喷出的液体容易回吸,内部容易堆集尘土的问题。
[000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无回吸喷雾瓶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回吸喷雾瓶,以解决现有的喷雾瓶依然存在着喷出的液体容易回吸,内部容易堆集尘土的问题。一种无回吸喷雾瓶,包括外部防护瓶身,主体连接丝,封底,安装颈,瓶口,连接固定箍和软质内袋,其中:主体连接丝粘结在外部防护瓶身的上方,且封底安装在外部防护瓶的底部,该安装颈通过主体连接丝安装在外部防护瓶身的上方;所述瓶口粘结在安装颈的上方,且连接固定箍粘结在安装颈的内壁上,该软质内袋粘结在连接固定箍的下方;所述封底包括支撑主体,底端连接丝,通气口,稳定板和滤尘网,且底端连接丝粘结在支撑主体的表面,该通气口开于支撑主体的内部;所述稳定板通过卡扣安装在支撑主体的底部,且滤尘网镶嵌在稳定板的内部,该滤尘网与通气口相互贯通。
[0005]封底采用圆盘形PP硬性塑料块,且封底内部的通气口与外部防护瓶身贯通,该封底内部的通气口并非在封底的正中心,有利于利用其内部的通气口是本技术的内部与外界环境进行联系,有利于在喷雾后,因内层为软质内袋,在液体喷出之后,软质内袋会随之变扁,因封底有通气口,随着内层形变,空气可进入外部防护瓶身与软质内袋之间,所以在外部防护瓶身与软质内袋之间不存在压差,软质内袋可随意变形而阻力很小。因内袋变形阻力小,当液体变少后,软质内袋不会形成负压,所以空气不会倒吸进入软质内袋。
[0006]软质内袋采用PET层与聚乙烯层粘结的杯型软袋,且软质内袋的表面不与部防护瓶身的内壁进行粘接,有利于利用其内部柔软性,在其内部压力变小时可以向内收缩产生形变,防止回吸。
[0007]滤尘网采用圆盘形不锈钢金属滤网,且滤尘网在稳定板的表面向上突出,并行镶嵌在通气口的内部,有利于在通气口向内进气时防止外界杂质进入本技术的内部,防止本技术内部因大量的尘土导致不容易清理。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封底的设置,有利于利用其内部的通气口是本技术的内部与外界环境进行联系,有利于在喷雾后,因内层为软质内袋,在液体喷出之后,软质内袋会随之变扁,因封底有通气口,随着内层形变,空气可进入外部防护瓶身与软质内袋之间,所以在
外部防护瓶身与软质内袋之间不存在压差,软质内袋可随意变形而阻力很小。因内袋变形阻力小,当液体变少后,软质内袋不会形成负压,所以空气不会倒吸进入软质内袋。
[0010]2.本技术软质内袋的设置,有利于利用其内部柔软性,在其内部压力变小时可以向内收缩产生形变,防止回吸。
[0011]3.本技术滤尘网的设置,有利于在通气口向内进气时防止外界杂质进入本技术的内部,防止本技术内部因大量的尘土导致不容易清理。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安装颈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封底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
[0016]1‑
外部防护瓶身,2

主体连接丝,3

封底,31

支撑主体,32

底端连接丝,33

通气口,34

稳定板,35

滤尘网,4

安装颈,5

瓶口,6

连接固定箍,7

软质内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回吸喷雾瓶,包括外部防护瓶身1,主体连接丝2,封底3,安装颈4,瓶口5,连接固定箍6和软质内袋7,其中:主体连接丝2粘结在外部防护瓶身1的上方,且封底3安装在外部防护瓶身1的底部,该安装颈4通过主体连接丝2安装在外部防护瓶身1的上方;所述瓶口5粘结在安装颈4的上方,且连接固定箍6粘结在安装颈4的内壁上,该软质内袋7粘结在连接固定箍6的下方;所述封底3包括支撑主体31,底端连接丝32,通气口33,稳定板34和滤尘网35,且底端连接丝32粘结在支撑主体31的表面,该通气口33开于支撑主体31的内部;所述稳定板34通过卡扣安装在支撑主体31的底部,且滤尘网35镶嵌在稳定板34的内部,该滤尘网35与通气口33相互贯通。
[0020]外部防护瓶身1由PP等硬塑料材质组成,形成本技术主要的外部结构;主体连接丝2用于安装颈4的安装;封底3采用圆盘形PP硬性塑料块,且封底3内部的通气口33与外部防护瓶身1贯通,该封底3内部的通气口33并非在封底3的正中心,有利于利用其内部的通气口33是本技术的内部与外界环境进行联系,有利于在喷雾后,因内层为软质内袋7,在液体喷出之后,软质内袋7会随之变扁,因封底3有通气口33,随着内层形变,空气可进入外部防护瓶身1与软质内袋7之间,所以在外部防护瓶身1与软质内袋7之间不存在压差,软质内袋7可随意变形而阻力很小。因内袋变形阻力小,当液体变少后,软质内袋7不会形成负压,所以空气不会倒吸进入软质内袋7;安装颈4用于通过连接固定箍6固定软质内袋7;软质内袋7采用PET层与聚乙烯层粘结的杯型软袋,且软质内袋7的表面不与部防护瓶身1的内壁进行粘接,有利于利用其内部柔软性,在其内部压力变小时可以向内收缩产生形变,防止回
吸。
[0021]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回吸喷雾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防护瓶身(1),主体连接丝(2),封底(3),安装颈(4),瓶口(5),连接固定箍(6)和软质内袋(7),其中:主体连接丝(2)粘结在外部防护瓶身(1)的上方,且封底(3)安装在外部防护瓶身(1)的底部,该安装颈(4)通过主体连接丝(2)安装在外部防护瓶身(1)的上方;所述瓶口(5)粘结在安装颈(4)的上方,且连接固定箍(6)粘结在安装颈(4)的内壁上,该软质内袋(7)粘结在连接固定箍(6)的下方;所述封底(3)包括支撑主体(31),底端连接丝(32),通气口(33),稳定板(34)和滤尘网(35),且底端连接丝(32)粘结在支撑主体(31)的表面,该通气口(33)开于支撑主体(31)的内部;所述稳定板(34)通过卡扣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培忠陈杭毛斌杰
申请(专利权)人:褚培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