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抽油杆接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30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05
一种耐高温抽油杆接箍,主体内部有抽油杆内螺纹,主体的上部有上推承面,主体的下部有下推承面,主体的外壁上有扳手方,主体的上部设置上台肩,在上台肩上安装上密封环,上密封环的内孔为圆锥孔,上端口径小下端口径大,上密封环的内壁与主体之间为静配合,使上密封环被固定在主体上,上密封环的内部有上环形空腔,上密封环的上密封面突出所述的上推承面,主体的下部设置下台肩,在下台肩上安装下密封环,下密封环的内孔为圆锥孔,上端口径大下端口径小,下密封环的内壁与主体之间为静配合,使下密封环被固定在主体上,下密封环的内部有下环形空腔,下密封环的下密封面突出所述的下推承面,上密封环、下密封环为金属材料,材料的硬度小于HB130。硬度小于HB130。硬度小于HB1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抽油杆接箍


[0001]本技术是油田抽油用的井下设备,是连接抽油杆用的接头,具体是一种耐高温抽油杆接箍。

技术介绍

[0002]石油标准SY/T 5029《抽油杆》中规定,抽油杆的长度为8

9m,如与配套的抽油泵下井深度为1500m,则抽油杆根数为100多根,这些抽油杆需要用抽油杆接箍将其连接起来下入井内。目前的抽油杆接箍的上下端面与抽油杆头部的推承面接触,靠两者的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使螺纹锁紧,防止抽油杆之间的连接脱扣。由于此螺纹是在现场边下井边连接的,现场有油泥,容易进入抽油杆接箍的上下端面与抽油杆头部的推承面之间,使其下井后井液通过推承面进入到连接螺纹里,造成螺纹腐蚀,引起连接失效,使抽油杆连接产生脱扣,油井不出油,产生重大经济损失。
[0003]有的技术采用在抽油杆接箍的两端设置密封槽,在密封槽里安装密封圈,用以防止井液进入抽油杆接箍的上下端面与抽油杆头部的推承面之间,防止螺纹腐蚀被腐蚀。但现有的技术中只能采用非金属密封圈,不耐高温,不能用了注蒸汽的热采井里,因为热采井的井下温度高达350C,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密封圈难以长期可靠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耐高温抽油杆接箍,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防止井液进入抽油杆与接箍的连接螺纹内,能在井温350C时可靠,避免发生抽油杆的连接螺纹失效。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主体的内部有抽油杆内螺纹,主体的上部有上推承面,主体的下部有下推承面,主体的外壁上有扳手方,主体的上部设置上台肩,在所述的上台肩上安装上密封环,上密封环(2)的内孔为圆锥孔,上端口径小下端口径大,上密封环的内壁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

9,上密封环的内壁与主体的配合面的角度与上密封环的内壁与轴线之间的夹角度数相同,上密封环的内壁与主体之间为静配合,使上密封环被固定在主体上,上密封环的内部有上环形空腔,上密封环的上密封面突出所述的上推承面,所述的上密封面与所述的上推承面的高度差为0.1mm

0.5mm,主体的下部设置下台肩,在所述的下台肩上安装下密封环,下密封环的内孔为圆锥孔,上端口径大下端口径小,下密封环的内壁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

9,下密封环的内壁与主体的配合面的角度与下密封环的内壁与轴线之间的夹角度数相同,下密封环的内壁与主体之间为静配合,使下密封环被固定在主体上,下密封环的内部有下环形空腔,下密封环的下密封面突出所述的下推承面,所述的下密封面与所述的下推承面(1

4)的高度差为0.1mm

0.5mm,上密封环、下密封环为金属材料,材料的硬度小于HB130。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抽油油杆由接箍连接成抽油杆柱下入井内后,在上密封环、下密封环的作用下,井液不能进入连接螺纹内,螺纹不会发生腐蚀,抽油杆的连接不
会失效,上密封环、下密封环为金属材料,耐温大于450C,适用于注蒸汽开发的抽油井,能保证注蒸汽热采的抽油井正常抽油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07]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半剖视图。
[0008]附图2是附图1中件1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10]如图所示,主体1的内部有抽油杆内螺纹1

2,主体1的上部有上推承面1

1,主体1的下部有下推承面1

4,主体1的外壁上有扳手方1

3,主体1的上部设置上台肩1

5,在所述的上台肩1

5上安装上密封环2,上密封环2的内孔为圆锥孔,上端口径小下端口径大,上密封环2的内壁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

9,上密封环2的内壁与主体1的配合面的角度与上密封环2的内壁与轴线之间的夹角度数相同,上密封环2的内壁与主体1之间为静配合,使上密封环2被固定在主体1上,上密封环2的内部有上环形空腔2

2,上密封环2的上密封面2

1突出所述的上推承面1

1,所述的上密封面2

1与所述的上推承面1

1的高度差为0.1mm

0.5mm,主体1的下部设置下台肩1

6,在所述的下台肩1

6上安装下密封环3,下密封环3的内孔为圆锥孔,上端口径大下端口径小,下密封环3的内壁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

9,下密封环3的内壁与主体1的配合面的角度与下密封环3的内壁与轴线之间的夹角度数相同,下密封环3的内壁与主体1之间为静配合,使下密封环3被固定在主体1上,下密封环3的内部有下环形空腔3

1,下密封环3的下密封面3

2突出所述的下推承面1

4,所述的下密封面3

2与所述的下推承面1

4的高度差为0.1mm

0.5mm,上密封环2、下密封环3为金属材料,材料的硬度小于HB130,易于变形,实现密封,耐温大于450C,适用于注蒸汽开发的抽油井。
[0011]设置的所述的上环形空腔2

2、所述的下环形空腔3

1可以使其变形,在与抽油杆连接时使所述的下密封面3

2与所述的下推承面1

4的高度差为0和所述的上密封面2

1与所述的上推承面1

1的高度差为0,抽油杆上的推承面与下密封面3

2、上密封面2

1能紧密接触实现密封。
[0012]所述的上推承面1

1、所述的下推承面1

4的技术要求和加工要求与现有抽油杆接箍的两端面相同。
[0013]上密封环2的内壁与主体1的配合面是指图2中的A部,为圆锥形体。下密封环3的内壁与主体1的配合面是指图2中的B部,为圆锥形体。
[0014]上密封环2的内壁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

9,处于摩擦角范围内,能实现上密封环2的内壁与主体1之间为静配合。下密封环3的内壁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

9,处于摩擦角范围内,能实现下密封环3的内壁与主体1之间为静配合。采用圆锥形结构便于装配。
[0015]上密封环2的内壁与主体1之间为静配合,配合面能密封,下密封环3的内壁与主体1之间为静配合,配合面能密封,还能防止上密封环2、下密封环3从主体1上脱落,便于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抽油杆接箍,主体(1)的内部有抽油杆内螺纹(1

2),主体(1)的上部有上推承面(1

1),主体(1)的下部有下推承面(1

4),主体(1)的外壁上有扳手方(1

3),其特征是:主体(1)的上部设置上台肩(1

5),在所述的上台肩(1

5)上安装上密封环(2),上密封环(2)的内孔为圆锥孔,上端口径小下端口径大,上密封环(2)的内壁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

9,上密封环(2)的内壁与主体(1)的配合面的角度与上密封环(2)的内壁与轴线之间的夹角度数相同,上密封环(2)的内壁与主体(1)之间为静配合,使上密封环(2)被固定在主体(1)上,上密封环(2)的内部有上环形空腔(2

2),上密封环(2)的上密封面(2

1)突出所述的上推承面(1

1),所述的上密封面(2

1)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学玉高晓安居坤马欣张学林李志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四通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