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装置和饮水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8017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水装置和饮水设备,供水装置包括水箱、输水管路、发热组件、供水口和制冷装置,发热组件的进液端与水箱出水口相连通;输水管路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包括入水端口和出水端口,入水端口与发热组件的出液端相连通;供水口与出水端口相连通;制冷装置的内部装有冷冻介质,冷冻介质至少包括相变材料和冷冻液,第一管体浸入冷冻介质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供水装置,通过发热组件可以快速加热水使水达到沸腾,通过制冷装置可以快速降低沸水的温度,具体地,冷冻介质至少包括相变材料和冷冻液,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大,能够以较小的体积存储很多的能量,从而可以提升热水的冷却效率,并且,减小制冷装置的体积。减小制冷装置的体积。减小制冷装置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水装置和饮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饮水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水装置和一种饮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即热水瓶(壶)是通过一个加热器能够实现快速加热部分水,以满足用户快速得到热水的一种加热工具。即热水壶一般有多种档位,现有的大部份即热水壶在非沸腾档都只是将水加热到指定温度,这种情况下,水中的细菌及微生物不易被杀死,无法为用户提供温度合适的温开水。现有的饮水机一般都有制冷的冰胆,可以提供冷水,但这个冷水是未经过烧开的,可能存在一些被细菌污染等情况,并且流出水的水温无法控制。针对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温开水机,在加热后的温开水箱中增设半导体制冷元件,需要喝冰饮时再按下冰冻开关,半导体制冷元件开始工作,直接冷却温开水,冷到合适温度后打开冰温开水阀以获得冰冷的开水。但是,这个方案需要等半导体制冷片对温开水进行制冷,时间很长,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水沸腾后长时间存储又可能会滋生细菌,不利于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供水装置。
[0005]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饮水设备。
[0006]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供水装置,包括:水箱,水箱包括水箱出水口;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进液端、出液端和发热元件,进液端与水箱的出水口相连通;输水管路,连通发热组件和水箱,输水管路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包括入水端口和出水端口,入水端口与出液端相连通;供水口,与出水端口相连通;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内部装有冷冻介质,冷冻介质至少包括相变材料和冷冻液,第一管体浸入冷冻介质中。
[0007]本技术所提供的供水装置包括水箱、输水管路、发热组件、供水口和制冷装置,其中,通过发热组件的发热元件可以快速加热水使水达到沸腾,通过制冷装置可以快速降低沸水的温度,使得水温达到设定的温度,方便用户饮用。具体地,水箱包括水箱出水口,发热组件的进液端与水箱出水口相连通,发热组件能够加热流过发热组件的水直至水沸腾,沸腾后的水流入第一管体中,也即,流向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内部装有冷冻介质,冷冻介质至少包括相变材料和冷冻液,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大,能够以较小的体积存储很多的能量,从而可以提升热水的冷却效率,并且,减小制冷装置的体积,进而减小供水装置的整体体积,进一步地,第一管体浸入冷冻介质中,使得第一管体中的水能够与冷冻介质快速换热,实现水温快速降低。进一步地,冷冻介质具体为相变材料和冷冻液的结合。冷冻液的凝固温度小于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使得在相变材料温度降低后变为固态时,冷冻液仍为液态,从而使得与第一管体之间由液态的冷冻液进行传热,增大传热效率,防止固态材料之间间隙带来的传热不良。本技术所提供的供水装置,通过冷冻介质来冷却烧开后的水,从
而使用户能够喝上新鲜烧开又马上降温到合适温度的冷开水,实现了先将水加热至沸腾,又迅速将水降低至指定温度,可以直接饮用,既不需要用户等待,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水沸腾后长时间存储又可能会滋生细菌,不利于健康等问题,实现了即热即冷的供水功能。具体地,水箱出水口和发热组件之间可以通过输水管路相连通,输水管路的一端与水箱出水口相连通,使得水箱中的水流入输水管路中,发热组件位于输水管路的路径上,第一管体具体为输水管路的一部分。
[0008]可以理解的是,相变潜热简称潜热,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热),液、气之间的称为汽化热(或凝结热),而固、气之间的称为升华热(或凝华热)。上述提到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是相变材料在固体和液体之间转变时的相变潜热。
[0009]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供水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管体位于制冷装置中的部分被构造为螺旋状管体或多个相连接的折弯状管体。
[0011]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第一管体位于制冷装置中的部分的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管体位于制冷装置中的部分为螺旋状管体或多个相连接的折弯状管体,可以加大第一管体位于制冷杯中的长度,从而增加第一管体内的液体与冷冻介质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率,加速制冷。
[00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管体为不锈钢管、铝管和铜管中的任一种。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管体具体为不锈钢管、铝管和铜管中的任一种,不锈钢管、铝管和铜管均具有导热系数高、容易加工、材料常见、成本低的优点,适于快速与冷冻介质交换热量。其中,在采用铝管作为第一管体时,铝管上可以设置镀层,提升使用安全性。
[00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制冷装置还包括:制冷杯,制冷杯的内部装有冷冻介质;制冷组件,设置在制冷杯上。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杯和制冷组件,制冷杯中装有冷冻介质,制冷组件设置在制冷杯上,制冷组件能够降低制冷杯中的冷冻介质的温度。
[00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冷冻介质的总体积小于等于制冷杯的容积的95%。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冻介质的总体积小于等于制冷杯的容积的95%,可以防止冷冻介质温度降低后由液态变为固态时的体积变大而导致制冷杯内部压力变大被损坏,确保制冷杯的使用安全性。
[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面与制冷杯对应设置;散热片,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面相连接;散热风扇,与散热片相连接。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制冷组件的具体组成。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和散热风扇,其中,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制冷端面和制热端面,制冷端面与制冷杯对应设置,从而可以对制冷杯起到降温的作用,制热端面与散热片相连接,通过散热风扇和散热片为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面散热,从而可以提高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效率。
[00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制冷组件还包括:导热件,导热件与制冷杯相连接,导热件的一面与制冷杯相适配,导热件的另一面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面相贴合。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制冷组件还包括与制冷杯相连接的导热件,导热件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面相贴合,导热件能够起到快速传递热量的作用,使得制冷杯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面快速实现热传递,从而迅速降低制冷杯的温度。具体地,可以理解的是,半导体制冷片不易被加工为特殊形成,而平板状的半导体制冷片与外壁为圆形的制冷杯的贴合效果不好,具体可以在导热件上加工形成与制冷杯相适配的弧形凹槽,制冷杯贴合于弧形凹槽的内壁,使得导热件相比于半导体制冷片与制冷杯的贴合更好,传热面积更大,进一步地提高了制冷杯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的热传递速度。
[0022]具体地,导热件可以为不锈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包括水箱出水口;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进液端、出液端和发热元件,所述进液端与所述水箱出水口相连通;输水管路,连通所述发热组件和所述水箱,所述输水管路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包括入水端口和出水端口,所述入水端口与所述出液端相连通;供水口,与所述出水端口相连通;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的内部装有冷冻介质,所述冷冻介质至少包括相变材料和冷冻液,所述第一管体浸入所述冷冻介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位于所述制冷装置中的部分被构造为螺旋状管体或多个相连接的折弯状管体;和/或所述第一管体为不锈钢管、铝管和铜管中的任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制冷杯,所述制冷杯的内部装有所述冷冻介质;制冷组件,设置在所述制冷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介质的总体积小于等于所述制冷杯的容积的9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面与所述制冷杯对应设置;散热片,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面相连接;散热风扇,与所述散热片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制冷杯相连接,所述导热件的一面与所述制冷杯相适配,所述导热件的另一面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面相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杯与所述导热件不接触的部分由隔热材料制成;或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保温件,所述保温件包覆在所述制冷杯与所述导热件不接触的部分的外侧。8.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金柳生许志华南春来马向阳徐尧曹江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