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一体式病人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445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一体式病人服,包括病人服主体、袖子、微型数据处理装置、心电电极、呼吸电极及温度传感器,微型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与心电电极、呼吸电极、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微型数据处理装置可拆卸安装于病人服主体的胸部位置上;心电电极设置于病人服主体对应心脏的位置上;所述呼吸电极设置于病人服主体的右胸位置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病人服主体腋下部位上。病人服主体设置为一体式,领口呈U字型,病人服前面从领口至腰部开有中缝,背面由上端到底部沿中线开缝,袖子开有中缝。该病人服能够实时监控体温、呼吸率、心率等体征,保护患者隐私,方便患者穿脱,有利于各种导管的穿插。种导管的穿插。种导管的穿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一体式病人服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一体式病人服。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市面及医院使用的病人服均是上下分体式设计,通过收缩拉紧棉绳固定住裤子,防止病人起床时裤子掉下。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例如昏迷、留置有颈内静脉穿刺管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管、气管切开套管、导尿管等管道的患者,传统的病号服造成了很多不便。由于患者昏迷不能配合穿衣,护理人员只能像套麻袋一样将病人服套到患者身上,但在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管换药时就要将病人服的袖子、领口往下拉,拉至患者上臂才能进行换药、观察,导致患者的隐私过度暴露并且给护士的护理带来不便;或者患者留置有气管切开套管进行通气,病人服衣领高,护士为了不让衣领扣到气管切开套管避免影响患者呼吸或者拖拉管道导致道管脱出,目前只能将病人服往下拉,这样就暴露了患者的双肩或隐私部位,容易着凉。而对于活动不便需要起床的患者,现有的病人服需要两人协助,一人扶着患者,另一人整理裤头避免裤子滑下暴露隐私,增加护理工作量。为此,目前针对上述患者的情况,护士一般给病患穿上便于穿戴的一体式病号服。
[0003]在实际的护理中,穿着一体式病人服的患者一般都是重症患者,在上述患者的临床监护中,体温、呼吸率、心率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检测操作。现有技术中,体温的测量主要使用体温计,一般有玻璃体温计、电子体温计、一次性体温指示器等,其中80%以上的医院内使用玻璃体温计。护士在收体温计时,一手要拿纸、笔记录,另一只手要数脉搏及收回体温计,还要卷起衣袖看手表,操作极其不便,由于水银球端玻璃薄,稍有不慎,甚至碰到衣服扣子上,都有可能将体温计打碎,水银流出,不但体温计报废,而且流出的水银还会使人中毒。而呼吸率和心率的检测通常都是通过监护仪,在需要重症监护的病人的床边放置台监护仪,通过有线连接将呼吸率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连接进入监护仪,监护仪将检测数据实时显示在屏幕上,使用过程中有许多连接线。在使用监护仪时,护士往往需要将病人的病号服解开,然后才能将检测头固定在病人的相应检测位置上。而现有的一体式病号服针对某些特殊部位的检测依然需要护士解开,但是重症患者由于行动不便,难以配合护士解开病号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实时监控体温、呼吸率、心率等体征,保护患者隐私,方便患者穿脱,有利于穿插各种导管的多功能一体式病人服。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多功能一体式病人服,包括病人服主体、袖子、微型数据处理装置、心电电极、呼吸电极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微型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与心电电极、呼吸电极、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微型数据处理装置可拆卸安装于病人服主体的胸部位置上;心电电极设置于病人服主体对应心脏的位置上;所述呼吸电极设置于病人服主体的右胸位置上;所述温度传
感器设置病人服主体腋下部位上,直接与穿戴者皮肤接触。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微型数据处理装置包括MCU及与其相连接的信号存储模块、电源模块、信号传输模块;所述MCU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与智能手机或电脑监测系统连接;所述智能手机或电脑监测系统用于处理、存储及显示心电电极、呼吸电极及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所述智能手机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MCU能够处理心电电极、呼吸电极及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若该数据高于或低于设置的阈值,则处理芯片通过信号传输模块向智能手机或电脑监测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智能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启动报警。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MCU具体为单片机或ARM控制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信号传输模块具体为蓝牙、WIFI、Zigbee7模块和NFC模块中的任一一种。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源模块向与其电连接的MCU、信号存储模块、信号传输模块供电。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温度传感器具体为半导体热敏电阻、集成温度传感器和测温二极管中的任一一种。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病人服主体设置为一体式,所述病人服主体向下延伸至膝盖部位,所述病人服主体上端为领口,领口两侧的肩部往下为与病人服主体连接的袖子;所述病人服主体从所述领口的中央至腰部开有中缝;病人服主体两侧袖子的外侧设有开口;病人服主体设有由上端到底部沿中线向下裁开的背部开缝;病人服主体下部分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导尿管的固定环,所述中缝、背部开缝和开口两侧设有多个固定件以实现所述中缝、背部开缝和开口的闭合固定,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中缝、背部开缝和开口的两侧相互对应的位置。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领口采用方便留置气管切开套管的低领设计,所述领口呈U字型。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病人服主体的背部使用绑带作为连接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多功能一体式病人服,集实时监控体温、呼吸率、心率等体征集于一体,无需布置繁多的线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检测体温数据、呼吸电极检测呼吸率数据、心电电极检测心率数据,并将检测的数据通过MCU进行处理并传输到信号存储模块进行储存,在数据不符合设定的阈值时能通过信号传输模块向智能手机或电脑监测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智能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启动报警,及时通知医生和护士采取措施。本技术的多功能一体式病人服信号处理和数据监测系统与信号采集系统之间线路短,线路稳定,通过无线蓝牙传输技术,利用智能手机、电脑终端系统存储、显示心电、体温、呼吸信号,医护人员可以查看实时数据。本技术的多功能一体式病人服实现成本低,结构简单,特别适合临床检测体温、呼吸率、心率等体征。本技术的多功能一体式病人服,采用一体式设计,背部自上而下裁开,背部可以完全打开,方便患者穿脱,采用棉系带作为连接件,避免患者后背受压而导致皮肤破损。领口采用“U”字型低领设计,避免衣领扣到气管切开套管,影响患者呼吸或者整理管道时拖拉管道导致管道脱出。两侧的袖子从肘部到肩部设有开口,方便医生进行左侧或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也方便护士进行观
察和护理。病人服内设计有导尿管的固定环,能方便导尿管固定。本专利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展开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一体式病人服,其特征在于:包括病人服主体、袖子、微型数据处理装置、心电电极、呼吸电极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微型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与心电电极、呼吸电极、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微型数据处理装置可拆卸安装于病人服主体的胸部位置上;心电电极设置于病人服主体对应心脏的位置上;所述呼吸电极设置于病人服主体的右胸位置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病人服主体腋下部位上,直接与穿戴者皮肤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一体式病人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数据处理装置包括MCU及与其相连接的信号存储模块、电源模块、信号传输模块;所述MCU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与智能手机或电脑监测系统连接;所述智能手机或电脑监测系统用于处理、存储及显示心电电极、呼吸电极及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所述智能手机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崛谭尚展龚翠苗陈桂荣陈丽华林王莹梁柱德梁小英罗丹杨小霞
申请(专利权)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