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171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冷却结构,包括基座,散热板,泵壳,过滤器,隔离套,冷却器,泵盖,电机,进料管,出料管,隔离套支撑板,泵体支撑板,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散热板,所述基座顶端设置泵壳,所述泵壳外表面底部设置泵体支撑板,所述泵壳一侧设置进料管,所述泵壳远离进料管的一侧设置出料管,所述进料管远离所述泵壳的一端设置过滤器,所述泵壳顶端设置隔离层,所述隔离层顶端设置冷却器,所述冷却器顶端内设置泵盖,所述泵盖顶端设置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冷却器的冷却进口将冷却水排入冷却器的冷却管中,然后冷却水从冷却出口排出,通过轴承的旋转可以将冷却器的散热效果充分的发挥出来,可以充分的对泵体进行冷却。却。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冷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自吸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自吸泵是一种离心泵,在自吸泵运转前,泵腔内存有一定量的引导液,自吸泵起动后由于泵叶的旋转作用,使进水管的空气和抽取液充分混合,并被排到气水分离室。气水分离室上部的气体逸出,下部的水返回叶轮,重新和吸入管路的剩余气体混合,直到把自吸泵及进水管内的气体全部排尽,完成自吸效果,使自吸泵泵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自吸泵在使用时很容易出现发热等情况,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增加,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冷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冷却结构,旨在解决上述存在自吸泵易发热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冷却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底端中间固定安装所述散热板,所述基座顶端固定安装所述泵壳,所述泵壳外表面底部固定安装所述泵体支撑板,所述泵壳外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所述进料管,所述泵壳外表面远离所述进料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出料管,所述泵壳内部固定安装所述泵腔,所述泵壳顶端固定安装所述泵体顶法兰,所述泵体顶法兰顶端固定安装所述隔离套底法兰,所述隔离套底法兰顶端固定安装所述隔离套,所述隔离套外表面固定安装所述隔离套支撑板,所述隔离套顶端固定安装所述冷却器,所述冷却器顶端固定安装所述泵盖,所述泵盖顶端固定安装所述电机。
[0005]优选的,所述进料管顶端固定安装所述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顶端固定安装所述过滤器进口。
[0006]优选的,所述隔离套内部活动连接电机转轴,电机转轴外表面安装所述轴冷却管。
[0007]优选的,所述冷却器外表面为冷却壳,所述冷却壳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冷却管进口,所述冷却管进口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呈螺纹盘旋状安装,所述冷却管远离所述冷却管进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冷却管出口,所述冷却管内表面固定安装所述冷却管支撑层,所述冷却管支撑层内表面固定安装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内表面活动安装所述通管。
[0008]优选的,所述泵体顶法兰顶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隔离套底法兰。
[0009]优选的,所述泵壳内部固定安装所述泵腔,所述泵腔底端通过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通过过滤器可以在自吸泵进行工作时不会因为出现杂质等情况而导致自吸泵的损坏,提高了自吸泵的使用寿命,通过轴冷却管可以随时对电机转轴进行冷却降温,从而提
升电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通过螺纹盘旋装的冷却管可以充分的提升冷却器的冷却效果,通过轴承可以在电机运转时不影响冷却器的工作效果,通过冷却管支撑层可以提升冷却器的工作稳定性,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的泵体顶法兰和隔离套底法兰可以在泵体顶法兰和隔离套底法兰之间增加额外的工作插件,以提升自吸泵的的工作能力,通过散热板可以对泵腔的内部环境进行散热降温,可以提高自吸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冷却结构壳体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冷却结构图1中冷却器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冷却结构图1中冷却器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散热板;2、基座;3、泵体支撑板;4、出料管;5、泵壳;6、泵腔;7、进料管;8、过滤器;9、过滤器进口;10、泵体顶法兰;11、隔离套底法兰;12、隔离套支撑板;13、隔离套;14、轴冷却管;15、冷却器;151、冷却壳;152、冷却管进口;153、冷却管;154、冷却管支撑层;155、轴承;156、通管;157、冷却管出口;16、泵盖;17、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8]请参阅图1-3,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冷却结构,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底端中间固定安装所述散热板1,所述基座2顶端固定安装所述泵壳5,所述泵壳5外表面底部固定安装所述泵体支撑板3,所述泵壳5外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所述进料管7,所述泵壳5外表面远离所述进料管7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出料管4,所述泵壳5内部固定安装所述泵腔6,所述泵壳5顶端固定安装所述泵体顶法兰10,所述泵体顶法兰10顶端固定安装所述隔离套底法兰11,所述隔离套底法兰11顶端固定安装所述隔离套13,所述隔离套13外表面固定安装所述隔离套支撑板12,所述隔离套13顶端固定安装所述冷却器15,所述冷却器15顶端固定安装所述泵盖16,所述泵盖16顶端固定安装所述电机17。
[0019]本技术中,所述进料管7顶端固定安装所述过滤器8,所述过滤器8顶端固定安装所述过滤器进口9,通过过滤器8可以在自吸泵进行工作时不会因为出现杂质等情况而导致自吸泵的损坏,提高了自吸泵的使用寿命。
[0020]本技术中,所述隔离套13内部活动连接电机转轴,电机转轴外表面安装所述
轴冷却管14,通过轴冷却管14可以随时对电机转轴进行冷却降温,从而提升电机17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
[0021]本技术中,所述冷却器15外表面为冷却壳151,所述冷却壳151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冷却管进口152,所述冷却管进口152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冷却管153,所述冷却管153呈螺纹盘旋状安装,所述冷却管153远离所述冷却管进口152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冷却管出口157,所述冷却管153内表面固定安装所述冷却管支撑层154,所述冷却管支撑层154内表面固定安装所述轴承155,所述轴承155内表面活动安装所述通管156,通过螺纹盘旋装的冷却管153可以充分的提升冷却器15的冷却效果,通过轴承155可以在电机17运转时不影响冷却器15的工作效果,通过冷却管支撑层154可以提升冷却器15的工作稳定性。
[0022]本技术中,所述泵体顶法兰10顶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隔离套底法兰11,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的泵体顶法兰10和隔离套底法兰11可以在泵体顶法兰10和隔离套底法兰11之间增加额外的工作插件,以提升自吸泵的的工作能力。
[0023]本技术中,所述泵壳5内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冷却结构,包括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底端中间固定安装散热板(1),所述基座(2)顶端固定安装泵壳(5),所述泵壳(5)外表面底部固定安装泵体支撑板(3),所述泵壳(5)外表面一端固定安装进料管(7),所述泵壳(5)外表面远离进料管(7)的一端固定安装出料管(4),所述泵壳(5)内部固定安装泵腔(6),所述泵壳(5)顶端固定安装泵体顶法兰(10),所述泵体顶法兰(10)顶端固定安装隔离套底法兰(11),所述隔离套底法兰(11)顶端固定安装隔离套(13),所述隔离套(13)外表面固定安装隔离套支撑板(12),所述隔离套(13)顶端固定安装冷却器(15),所述冷却器(15)顶端固定安装泵盖(16),所述泵盖(16)顶端固定安装电机(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7)顶端固定安装过滤器(8),所述过滤器(8)顶端固定安装过滤器进口(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密封自控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治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实利制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