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166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通过在紫外灯上设置人体感应器或/和光线传感装置,通过人体感应器和光线传感装置检测消毒区域的人体信号和照度参数,进而通过单片机控制紫外灯的工作状态,当人体感应传感器有信号输入的时候,即停止消毒,以防止对人体产生安全隐患;当人体离开消毒空间范围后,消毒灯继续按照设定时间消毒,同时采用具有杀菌作用的UVC LED紫外灯进行消毒,对耐高温、耐低温、生命力顽强的细菌,也能够除去,在安全性上,LED紫外灯消毒是环保的消毒方式,不含汞,不会产生污染。在消毒效果上,杀菌率高达99.9%。99.9%。9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为一种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环境中,有很多细菌和病毒,例如钱币、手机、衣服、物体表面,甚至是空气中也有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病毒。通常可采用消毒液或酒精喷洒擦拭等化学方式进行消毒,但是较为麻烦,如若使用不当还存在着皮肤灼伤、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此外还可以使用物理方式即消毒灯消毒,相较于化学方式,它不会挥发,有助于保护呼吸道。
[0003]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是低压汞灯,技术成熟,杀菌效率高,但汞灯因其高压会产生臭氧、耗电量大、杀菌时间长、设备笨重等原因,限制了在日常使用的范围。敞开式的紫外线消毒灯,在医院也只用在特定的消毒场所,而且照射过程中应避免室内有人,否则会对眼睛会造成伤害,导致电光性眼炎,对紫外线过敏者还可能引发皮肤疾病,此外还有少量汞污染,尤其是家庭有小孩子,需要谨慎避免被孩子不小心打碎,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紫外线消毒灯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造成损伤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提高紫外消毒灯使用的安全性。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包括单片机U2、紫外灯、人体感应传感装置或/和光线传感装置;
[0007]所述光线传感装置通过光感电路与单片机U2连接,人体感应传感装置通过人体感应电路与单片机U2连接,紫外灯通过驱动电路与单片机U2连接;
[0008]所述人体感应传感装置和光线传感装置,分别用于检测消毒区域的人体信号和照度参数;
[0009]所述单片机U2,根据光感电路和人体感应电路的反馈信号,输出使能信号,控制驱动电路输出。
[0010]优选的,所述光感电路包括三极管Q1,其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3一端和单片机U2的6引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0和光敏电阻 RL1的一端连接,光敏电阻RL1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20和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稳压电路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人体感应电路包括电阻R23、电阻R24和二极管D2,电阻R23的一端与单片机U2的18引脚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 的阴极和电阻R2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阻R24的另一端接地。
[0012]优选的,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6,驱动芯片的1引脚分别接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阳极,电感L2的另一端接驱动芯片的5引脚,同时接电容C16的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的阴极接电容 C17的一端和插针连接器P4的正极,驱动芯片的3引脚
连接电阻R21的一端和插针连接器P4的负极,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驱动芯片的4引脚接单片机U2的11引脚。
[0013]优选的,还包括锂电池,其通过稳压电路与单片机连接,通过充电电路向单片机U2反馈锂电池充电信号。
[0014]优选的,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U1,充电芯片U1的1引脚经光耦转化与单片机U2的13引脚连接,充电芯片U1的3引脚经光耦转化连接单片机U2的14引脚,充电芯片U1的5引脚和7引脚连接锂电池,充电芯片8引脚接TYPE

C。
[0015]优选的,还包括射频模块,用于控制紫外灯的工作状态;
[0016]所述射频模块包括微处理芯片U7、无线传输模块U8和排针排座 UART1
[0017]所述射频模块通过排针排座UART1与单片机U2连接,微处理芯片U7 与无线传输模块U8连接,无线传输模块U8接天线。
[0018]优选的,所述微处理芯片U7的3引脚和4引脚接排针排座UART1, UART1接口的1引脚和4引脚分别接电源和地,微处理芯片U7的3引脚和 4引脚分别与单片机U2的17引脚和18引脚连接;
[0019]所述微处理芯片U7的26引脚和27引脚接晶振Z1的两端,24引脚接电阻R25,微处理芯片U7的13引脚、9引脚、8引脚、11引脚、10引脚和 14引脚分别与无线传输模块U8的1引脚、2引脚、3引脚、6引脚、7引脚和8引脚连接,无线传输模块U8的4引脚和5引脚接地,9引脚接电源, 10脚外接天线。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通过在紫外灯上设置人体感应器或/和光线传感装置,通过人体感应器和光线传感装置检测消毒区域的人体信号和照度参数,进而通过单片机控制紫外灯的工作状态,当人体感应传感器有信号输入的时候,即停止消毒,以防止对人体产生安全隐患;当人体离开消毒空间范围后,消毒灯继续按照设定时间消毒,同时采用具有杀菌作用的UVC LED紫外灯进行消毒,对耐高温、耐低温、生命力顽强的细菌,也能够除去,在安全性上,LED紫外灯消毒是环保的消毒方式,不含汞,不会产生污染。在消毒效果上,杀菌率高达99.9%。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的结构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单片机的电路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光感电路的电路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人体感应电路的电路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0028]图7为本技术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0029]图8为本技术电池电量采集电路的电路图;
[0030]图9为本技术挡位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31]图10为本技术无线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0032]图11为本技术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34]参阅图1

11,一种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包括单片机U2、人体感应传感装置、光线传感装置和紫外灯;
[0035]光线传感装置通过光感电路与单片机U2连接,人体感应传感装置通过人体感应电路与单片机U2连接,紫外灯通过驱动电路与单片机U2连接。
[0036]单片机U2通过稳压电路与电池连接,通过充电电路向单片机U2反馈电池充电信号。
[0037]电池通过电源模块与单片机U2连接,用于提供稳定的3.3V电源。
[0038]所述人体感应传感装置和光线传感装置,分别用于检测消毒区域的人体信号和照度参数;
[0039]所述单片机U2,根据光感电路和人体感应电路的反馈信号,输出使能信号,控制驱动电路输出。
[0040]详细的,参阅图3,光感电路包括三极管Q1,其集电极分别与电阻 R13一端和单片机U2的6引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0和光敏电阻RL1的一端连接,光敏电阻RL1和三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U2、紫外灯、人体感应传感装置或/和光线传感装置;所述光线传感装置通过光感电路与单片机U2连接,人体感应传感装置通过人体感应电路与单片机U2连接,紫外灯通过驱动电路与单片机U2连接;所述人体感应传感装置和光线传感装置,分别用于检测消毒区域的人体信号和照度参数;所述单片机U2,根据光感电路和人体感应电路的反馈信号,输出使能信号,控制驱动电路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电路包括三极管Q1,其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3一端和单片机U2的6引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0和光敏电阻RL1的一端连接,光敏电阻RL1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20和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稳压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电路包括电阻R23、电阻R24和二极管D2,电阻R23的一端与单片机U2的18引脚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和电阻R2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阻R24的另一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智能深紫外消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6,驱动芯片的1引脚分别接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阳极,电感L2的另一端接驱动芯片的5引脚,同时接电容C16的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的阴极接电容C17的一端和插针连接器P4的正极,驱动芯片的3引脚连接电阻R21的一端和插针连接器P4的负极,电阻R21的另一端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云峰李虞锋乐开端王丹丹肖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