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机构以及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杆以及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相铰接,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相铰接,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之间设有第一紧固机构、第二紧固机构以及连接块,第一紧固机构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紧固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筒以及第二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能够将两个支撑机构进行稳固,提高两个支撑机构的稳定性,从而能够增加建筑模型的稳定性,而且不需要利用胶水对相互的连接模型进行粘接,安装较为方便,极大的降低安装人员的工作难度。极大的降低安装人员的工作难度。极大的降低安装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设计的领域中,建筑设计模型是将建筑理念付诸实践的桥梁,建筑设计模型制作体现了人们对于空间与建筑、平面与立体的感受,是设计草图的基本前提,一般的建筑设计模型制作主要内容包括:地形学、材料和工具、工作场所、工作的事前准备、零件的制造、符合比例的造型材料、电脑制作模型等,使用易于加工的材料依照建筑设计图样或设计思想,按缩小的比例制成的样品。
[0003]目前,在一般房屋建筑模型搭建的过程中,会首先将建筑模型的底座进行搭建,底座相当于建筑模型的地基,稳定性要求较高,将建筑模型的底座搭建完毕后,然后才能在已经搭建好的底座上进行搭建建筑模型,但是现有的建筑模型底座在搭建时一般都是使用粘胶的方式对板材进行固定,从而导致建筑模型的底板稳定性较差,进而整个模型的结构强度较差,给建筑设计的工作人员极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建筑模型底座在搭建时一般都是使用粘胶的方式对板材进行固定,从而导致建筑模型的底板稳定性较差,进而整个模型的结构强度较差,给建筑设计的工作人员极大的困难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机构以及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杆以及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相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所述第三支杆和所述第四支杆相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之间设有第一紧固机构、第二紧固机构以及连接块;
[0007]所述第一紧固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紧固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筒以及第二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相对两侧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分别和所述第一螺纹套筒螺纹连接;
[0008]所述第二紧固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紧固机构包括第三螺纹杆、第二螺纹套筒以及第四螺纹杆,两个所述第四螺纹杆分别铰接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第三螺纹杆和所述第四螺纹杆分别和所述第二螺纹套筒螺纹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支杆上开设有第四插接槽,所述第三支杆的一端插接至所述第二插接槽内,所述第四支杆的一端插接至所述第四插接槽内。
[0010]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第三螺纹杆和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开设的凹槽内铰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以及第四支杆一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以及第五插接槽,所述第五插接槽和所述限位槽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设置的固定块分别插接至所述第二支杆以及第三支杆上开设的第五插接槽内,两个所述第三螺纹杆上设置的固定块分别插接至所述第一支杆以及第四支杆上开设的第五插接槽内,且四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相应的限位槽内。
[0011]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第一紧固机构内的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每个所述第二紧固机构内的第三螺纹杆和第四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杆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支杆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插接槽。
[0013]作为优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首先将两个相互折叠的支撑机构张开呈接近90
°
,然后将第三支杆的一端插进第二插接槽内,使第四支杆插进第四插接槽内,然后开始安装第一紧固机构以及第二紧固机构,第一紧固机构以及第二紧固机构在进行安装前,螺纹套筒内设置的螺纹杆处于最远离螺纹套筒的位置,首先将紧固机构放置在支撑机构内,然后将第一紧固机构上设置的限位块旋转至固定块内,然后将固定块由内向外插进第五插接槽内,当完全插进时,固定块也插进相连通的限位槽内,然后进行旋转限位块,使限位块与限位槽相平行,然后再按照同样方法安装另一个第一紧固机构,安装完毕后,然后分别旋转两个第一螺纹套筒,从而与第一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的两个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分别旋进第一螺纹套筒内,从而固定块向靠近连接块的方向移动,带动限位块向限位槽内卡进,从而将限位块卡紧至限位槽内即可,然后再按照同样方法,安装第二紧固机构即可。
[0014]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具备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两个支撑机构,然后在支撑机构内设置用于支撑稳定的两个紧固机构,从而能够将两个支撑机构进行稳固,提高两个支撑机构的稳定性,从而能够增加建筑模型的稳定性,而且不需要利用胶水对相互的连接模型进行粘接,安装较为方便,极大的降低安装人员的工作难度。
[0016]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0017]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固定块以及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主要附图标记:
[0023]1、第一支撑机构;2、第二支撑机构;3、第一紧固机构;4、第二紧固机构;5、连接块;
6、固定块;7、限位块;101、第一支杆;1011、第一插接槽;1012、第二插接槽;1021、第三插接槽;1022、第四插接槽;1023、限位槽;1024、第五插接槽;102、第二支杆;201、第三支杆;202、第四支杆;31、第一螺纹杆;32、第一螺纹套筒;33、第二螺纹杆;41、第三螺纹杆;42、第二螺纹套筒;43、第四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25]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机构(1)以及第二支撑机构(2),所述第一支撑机构(1)包括第一支杆(101)以及第二支杆(102),所述第一支杆(101)和所述第二支杆(102)相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机构(2)包括第三支杆(201)和第四支杆(202),所述第三支杆(201)和所述第四支杆(202)相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机构(1)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2)之间设有第一紧固机构(3)、第二紧固机构(4)以及连接块(5);所述第一紧固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紧固机构(3)包括第一螺纹杆(31)、第一螺纹套筒(32)以及第二螺纹杆(33),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33)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5)相对两侧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杆(31)和所述第二螺纹杆(33)分别和所述第一螺纹套筒(3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紧固机构(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紧固机构(4)包括第三螺纹杆(41)、第二螺纹套筒(42)以及第四螺纹杆(43),两个所述第四螺纹杆(43)分别铰接在所述连接块(5)上,所述第三螺纹杆(41)和所述第四螺纹杆(43)分别和所述第二螺纹套筒(42)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10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插接槽(1012),所述第二支杆(102)上开设有第四插接槽(1022),所述第三支杆(201)的一端插接至所述第二插接槽(10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铭,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