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和虹膜闸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6464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和虹膜闸机,包括:连接柱、支撑外壳、3D模组、多个虹膜模组、红外镜面玻璃;各虹膜模组均包括虹膜识别单元与补光单元;虹膜识别单元连接与自身同在一虹膜模组内的补光单元;支撑外壳的背部连接连接柱的转动端;3D模组设置在支撑外壳内;3D模组连接主控虹膜模组;虹膜模组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支撑外壳内;支撑外壳的正面设置有透光孔,透光孔的位置与虹膜识别单元与补光单元两者所在的位置对应。通过在不同的高度设置有多个虹膜模组,以此可以自适应根据用户的高度采用对应高度的虹膜模组进行虹膜的抓拍与识别,不需要用户适应设备,而是设备适应用户,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效率以及适用的范围。提高了效率以及适用的范围。提高了效率以及适用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和虹膜闸机


[0001]本技术涉及虹膜识别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和虹膜闸机。

技术介绍

[0002]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而且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将眼睛的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对象。
[0003]由此,目前虹膜识别被大规模应用在身份识别的领域,但是由于虹膜识别需要得到清晰的虹膜图像,目前的虹膜识别装置需要用户自己进行调节,以符合采集的需要,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不利于用户进行操作,特别是当应用场景如有巨大人流量的车辆等区域,将无法很好的满足需要。
[0004]由此,目前需要有一种更好的方案来解决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和虹膜闸机,通过在不同的高度设置有多个虹膜模组,以此可以自适应根据用户的高度采用对应高度的虹膜模组进行虹膜的提取与识别,不需要用户适应设备,而是设备适应用户,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效率以及适用的范围。
[0006]具体的,本技术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包括:连接柱、支撑外壳、3D模组、多个虹膜模组、红外镜面玻璃;各所述虹膜模组均包括虹膜识别单元与补光单元;多个所述虹膜模组中的一个为主控虹膜模组;所述主控虹膜模组分别连接其他的所述虹膜模组;所述虹膜识别单元连接与自身同在一所述虹膜模组内的所述补光单元;所述补光单元设置在所述虹膜识别单元的两侧;所述支撑外壳的背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转动端;所述3D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外壳内;所述3D模组连接所述主控虹膜模组;所有的所述虹膜模组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外壳内;所述支撑外壳的正面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位置与所述虹膜识别单元与所述补光单元两者所在的位置对应,以使所述虹膜识别单元透过所述透光孔进行虹膜图像的获取,且使所述补光单元透过所述透光孔进行补光操作。
[000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虹膜识别单元包括:单元控制板、多个摄像头;所述单元控制板分别连接多个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单元控制板自身在同一所述虹膜模组内的所述补光单元及所述3D模组。
[000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虹膜识别单元内所述摄像头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摄像头的设置位置为菱形或正方形。
[001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虹膜识别单元内的所述补光单元设置有两个灯珠
组,一个所述灯珠组设置在多个所述摄像头的左侧,另一个所述灯珠组设置在多个所述摄像头的右侧。
[001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背部支撑板、中间透光板以及红外镜面玻璃;
[0012]所述背部支撑板连接所述连接柱的转动端;且所述3D模组及多个所述虹膜模组均设置在所述背部支撑板上;
[0013]多个所述透光孔设置在所述中间透光板上。
[001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背部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虹膜模组以及所述3D模组均通过连接所述支撑柱的方式实现与所述背部支撑板的连接。
[001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提示器;其中,所述提示器设置在所述支撑外壳的顶部;所述提示器连接所述虹膜模组中的所述主控虹膜模组。
[001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提示器包括显示屏、指示灯带、警示灯与喇叭。
[001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虹膜模组从上往下依次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外壳内。
[001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虹膜闸机,包括上述的虹膜识别装置。
[0019]以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和虹膜闸机,其中该虹膜识别装置包括:连接柱、支撑外壳、3D模组、多个虹膜模组、红外镜面玻璃;各所述虹膜模组均包括虹膜识别单元与补光单元;多个所述虹膜模组中的一个为主控虹膜模组;所述主控虹膜模组分别连接其他的所述虹膜模组;所述虹膜识别单元连接与自身同在一所述虹膜模组内的所述补光单元;所述补光单元设置在所述虹膜识别单元的两侧;所述支撑外壳的背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转动端;所述3D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外壳内;所述3D模组连接所述主控虹膜模组;所有的所述虹膜模组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外壳内;所述支撑外壳的正面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位置与所述虹膜识别单元与所述补光单元两者所在的位置对应,以使所述虹膜识别单元透过所述透光孔进行虹膜图像的获取,且使所述补光单元透过所述透光孔进行补光操作。通过在不同的高度设置有多个虹膜模组,以此可以自适应根据用户的高度采用对应高度的虹膜模组进行虹膜的提取与识别,并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还可将抓拍到的虹膜图像发送到主控虹膜模组,同时可基于主控虹膜模组通过网络把虹膜图像发送到后台服务器,不需要用户适应设备,而是设备适应用户,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效率以及适用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在一个视角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虹膜识别装置中虹膜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虹膜识别装置中虹膜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虹膜识别装置中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例说明
[0027]1-连接柱;
[0028]2-支撑外壳;21-背部支撑板;211-支撑柱;
[0029]22-中间透光板;221-透光孔;23-红外镜面玻璃;
[0030]3-3D模组;
[0031]4-虹膜模组;
[0032]41-虹膜识别单元;411-单元控制板;412-摄像头
[0033]42-补光单元;
[0034]5-提示器;51-显示屏;52-指示灯带;53-警示灯;54-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0036]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柱、支撑外壳、3D模组、多个虹膜模组、红外镜面玻璃;各所述虹膜模组均包括虹膜识别单元与补光单元;多个所述虹膜模组中的一个为主控虹膜模组;所述主控虹膜模组分别连接其他的所述虹膜模组;所述虹膜识别单元连接与自身同在一所述虹膜模组内的所述补光单元;所述补光单元设置在所述虹膜识别单元的两侧;所述支撑外壳的背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转动端;所述3D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外壳内;所述3D模组连接所述主控虹膜模组;所有的所述虹膜模组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外壳内;所述支撑外壳的正面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位置与所述虹膜识别单元与所述补光单元两者所在的位置对应,以使所述虹膜识别单元透过所述透光孔进行虹膜图像的获取,且使所述补光单元透过所述透光孔进行补光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识别单元包括:单元控制板、多个摄像头;所述单元控制板分别连接多个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单元控制板自身在同一所述虹膜模组内的所述补光单元及所述3D模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识别单元内所述摄像头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摄像头的设置位置为菱形或正方形。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立伟吴君健张强黄晓红张永胜梁冰许明秋王榜金朱炳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弘智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