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辅助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622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旋转管,所述升降机构设有4个,分别通过安装夹板固定设置在床架本体的两个侧杆的床头和床尾端,所述旋转管在床架本体的两个侧杆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一根,且两根旋转管之间缠绕有床单,所述旋转管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连接固定,且其一端头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连接件和带动旋转管旋转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旋转连接件与旋转管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辅助翻身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块化设计,占用空间少,方便运输,可现场组装拼接,安装简单方便,适用于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床体,可同时兼具翻身和半躺功能。时兼具翻身和半躺功能。时兼具翻身和半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辅助翻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辅助翻身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辅助翻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术后的病人和长期卧床的患者都需要定时翻转身体,术后的病人通过翻转身体促进伤口的愈合,而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通过翻转身体来避免因身体受到长期的挤压而出现血液流通不顺畅、局部发麻以及出现褥疮等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辅助翻身的装置。
[0003]目前的辅助翻身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成本投入较高;2)应用范围小,需要定制的相适配的床体结构来匹配;3)操作步骤复杂,一次翻身需要很多的步骤和时间,没有实现简单翻身的目的;4)只单独具有翻身功能或半躺功能,不能同时兼具翻身和半躺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辅助翻身装置,本技术模块化设计,占用空间少,方便运输,可现场组装拼接,安装简单方便,适用于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床体,可同时兼具翻身和半躺功能。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型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升降机构(1)、旋转机构(3)和旋转管(5),所述升降机构(1)设有4个,分别通过安装夹板(11) 固定设置在床架本体(8)的两个侧杆的床头和床尾端,所述旋转管(5)在床架本体(8) 的两个侧杆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一根,且两根旋转管(5)之间缠绕有床单(9),所述旋转管(5)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1)连接固定,且其一端头设有旋转机构(3),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旋转连接件(32)和带动旋转管(5)旋转的旋转电机(31),所述旋转电机(31)通过旋转连接件(32)与旋转管(5)连接固定。
[0006]优选的,所述床架本体(8)为手动或自动调节背靠板、腿靠板和/或搁脚板的角度的护理床,所述床架本体(8)为自动调节背靠板、腿靠板和/或搁脚板的角度的护理床时,通过与背靠板、腿靠板和/或搁脚板连接的电动杆进行角度调节。
[0007]优选的,所述辅助翻身装置还包括离合切换机构(2)、可移动机构(4)、单向节(6)、可抽拉旋转机构(7),所述旋转管(5)分为多节并通过单向节(6)连接,所述可抽拉旋转机构(7)设置在旋转管(5)的另一端头,所述可移动机构(4)设置在背靠板上,所述离合切换机构(2)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旋转管(5) 通过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分别与可移动机构(4)和床头设置的升降机构(1)锁紧或断开,所述可抽拉旋转机构(7)与床尾设置的升降机构(1)固定设置。也可以是可抽拉旋转机构(7)设置在旋转管(5)靠近床头的一端头,则是可抽拉旋转机构(7) 通过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分别与可移动机构(4)和床头设置的升降机构(1)锁紧或断开,所述旋转机构(3)与床尾设置的升降机构(1)固定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可抽拉旋转机构(7)包括抽拉电机(71)、安装支架(72)、连接轴(73)、梯形丝杠(74)、钢丝绳(75)、弹簧(76)、抽拉导向柱(77),靠近可抽拉旋转机构(7)一端的旋
转管(5)内设置梯形丝杠(74),靠近旋转机构 (3)一端的旋转管(5)内设置盛设弹簧(76)的弹簧腔和抽拉导向柱(77),所述弹簧(76)的一端与单向节(6)抵接,另一端与抽拉导向柱(77)连接,所述弹簧腔的一端设有供抽拉导向柱(77)通过的导向口,所述抽拉电机(71)通过连接轴(73)与梯形丝杠(74)连接,所述梯形丝杠(74)与钢丝绳(75)连接,所述钢丝绳(75)依次穿过单向节(6)和弹簧腔与抽拉导向柱(77)连接固定,所述可抽拉旋转机构(7)通过安装支架(72)与床架本体(8)床尾设置的升降机构(1)固定。其中将抽拉导向柱弹出优选弹簧,但并不限于弹簧将导向柱弹出来的情况。锁紧单向节使旋转管保持同一水平方向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以采用离合机构取代单向节保持刚性,需要弯曲时做分离即可;或采用弹簧锁扣机构,当靠背或者腿部需要做角度旋转时,触发锁扣机构,旋转管便会跟随角度做变化,平时则保持刚性连接的状态。
[0009]优选的,所述可移动机构(4)包括伸缩导轨(41)和加强板(42),所述伸缩导轨(41)设有2个,分别通过导轨固定件固定在床架本体(8)的背靠板的两侧,所述加强板(42)连接两个伸缩导轨(41)。
[0010]优选的,所述对称设置在床架本体(8)床头和床尾左右两侧杆的两个升降机构(1) 之间设有连接板(12)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加强板(42)和连接板(12)均为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为导轨式伸缩板,或分为左右两段并通过可调节板连接的伸缩板,所述可调节板通过其上设置的腰型孔与左右两段伸缩板连接,以达到调节伸缩板的长度。加强板和连接板的长度可以根据床的不同宽度来调整变化,且可以根据床的长度来选择旋转管的长度,以此匹配不同长度的床,使得本辅助翻身装置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床,包括不同长宽的手摇床(一折床、两折床等,根据床的折叠数可以适配相应的单向节即可)、不同长宽的电动摇床等。所述加强板和连接板均采用高强度刚性材料制作而成,使得升降机构和伸缩导轨都能更稳定牢固;升降机构的伸缩杆采用防扭转的加长滑套约束住,单向节有定位销销住,可以承受100KG身体的强度,能安全平稳的做翻身等一系列动作。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为真空吸式离合器或磁吸式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为磁吸式离合器时,其均包括电磁铁和易吸件,所述第一离合器中的易吸件与可移动机构(4)上的加强板(42)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离合器中的电磁铁和第二离合器中的易吸件通过固定支架与旋转管(5)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离合器中的电磁铁设置在升降机构(1)的伸缩杆的顶端。若与辅助翻身装置配套使用的某些设备与电磁铁有冲突时,可使用真空吸式离合器,其也能实现分离和吸合的功能。
[0013]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3)上设有识别旋转电机(31)运动状态的第一传感器,所述可抽拉旋转机构(7)上设有识别抽拉电机(71)运动状态的第二传感器,所述连接板(12)上设有识别可移动机构(4)运动状态的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旋转电机(31)、抽拉电机(71)、升降机构(1)、以及床架本体(8)上的电动杆均通过线束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控制按钮、遥控器或手机APP连接通讯。控制器与用户端可通过多种通讯方式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床单(9)通过魔术贴或快速夹头与旋转管(5)连接固定。床单抗菌易打理,拆卸方便,床单的固定方式有多种,由客户自由选择,比如旋转管上粘贴魔术贴的A面,床单上固定魔术贴的B面,这样拆卸床单时,一撕一拉便可,安装床单时只要对准位置贴
上即可。采用快速夹头时,安装或拆卸时只需要轻轻一按,快速夹头便会与床单快速的分离或固定。
[0015]优选的,所述单向节(6)的弯折角度为0

90
°
。单向节(6)设置的个数根据床架本体折叠的面数设定,在同时设置背靠板、腿靠板和搁脚板时,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1)、旋转机构(3)和旋转管(5),所述升降机构(1)设有4个,分别通过安装夹板(11)固定设置在床架本体(8)的两个侧杆的床头和床尾端,所述旋转管(5)在床架本体(8)的两个侧杆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一根,且两根旋转管(5)之间缠绕有床单(9),所述旋转管(5)两端分别与升降机构(1)连接固定,且其一端头设有旋转机构(3),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旋转连接件(32)和带动旋转管(5)旋转的旋转电机(31),所述旋转电机(31)通过旋转连接件(32)与旋转管(5)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本体(8)为手动或自动调节背靠板、腿靠板和/或搁脚板的角度的护理床,所述床架本体(8)为自动调节背靠板、腿靠板和/或搁脚板的角度的护理床时,通过与背靠板、腿靠板和/或搁脚板连接的电动杆进行角度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翻身装置还包括离合切换机构(2)、可移动机构(4)、单向节(6)、可抽拉旋转机构(7),所述旋转管(5)分为多节并通过单向节(6)连接,所述可抽拉旋转机构(7)设置在旋转管(5)的另一端头,所述可移动机构(4)设置在背靠板上,所述离合切换机构(2)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旋转管(5)通过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分别与可移动机构(4)和床头设置的升降机构(1)锁紧或断开,所述可抽拉旋转机构(7)与床尾设置的升降机构(1)固定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抽拉旋转机构(7)包括抽拉电机(71)、安装支架(72)、连接轴(73)、梯形丝杠(74)、钢丝绳(75)、弹簧(76)、抽拉导向柱(77),靠近可抽拉旋转机构(7)一端的旋转管(5)内设置梯形丝杠(74),靠近旋转机构(3)一端的旋转管(5)内设置盛设弹簧(76)的弹簧腔和抽拉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志友单兰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尊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