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608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包括桌体和动力块,所述动力块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块所述限位块之间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且位于所述滑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牡蛎的养殖技术领域。该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通过动力泵的往复运动连接凹块,使凹块的两个突出部位来推拉动力块上的滑块,使滑块上的滑动柱在扇形块内的滑腔内沿滑腔滑动,滑动柱带动固定在滑动柱上的连接杆一起运动,连接杆带动第一摩擦棍和第二摩擦棍,第一摩擦棍和第二摩擦棍贴合时,第一摩擦棍通过磨砂层将固定在第二摩擦棍上的牡蛎苗绳搓开,其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牡蛎的养殖
,具体为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牡蛎又名生蚝,双壳类软体动物,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丰富,享有“海中牛奶”的美称。
[0003]牡蛎的养殖方法较多,其中,筏架式吊绳养殖因其成本较低、收获方便应用广泛。牡蛎的筏架式吊绳养殖通常是将固着有牡蛎苗的贝壳夹持在苗绳的股绳缝中,再将苗绳的一端系挂在浮筏上进行养殖。而苗绳通常采用的是聚乙烯绳,该聚乙烯绳是由两股绳体合捻而成,其在夹苗时需要将苗绳扭转,使其股绳体之间张开形成夹缝,将固着有牡蛎苗的贝壳插入股绳体之间的夹缝中。现有苗绳扭转均是采用人工手拧完成,其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解决了现有苗绳扭转均是采用人工手拧完成,其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包括桌体和动力块,所述动力块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块所述限位块之间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且位于所述滑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柱。
[0006]进一步地,所述桌体正面左侧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动力泵,所述动力泵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凹块,所述凹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块。
[0007]凹块呈凹型。
[0008]进一步地,所述桌体正面右侧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扇形块。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扇形块包括扇形本体,所述扇形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滑腔。
[0010]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柱的外表面通过孔洞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摩擦棍和第二摩擦棍。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摩擦棍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磨砂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摩擦棍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第二摩擦棍右侧的内部设置有下绳孔。
[0013]摩擦层材质为表面有凸起的橡胶,有利于加大摩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该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通过动力泵的往复运动连接凹块,使凹块的两个突出部位来推拉动力块上的滑块,使滑块上的滑动柱在扇形块内的滑腔内沿滑腔滑动,滑动柱带动固定在滑动柱上的连接杆一起运动,连接杆带动第一摩擦棍和第二摩擦棍,第一摩擦棍和第二摩擦棍贴合时,第一摩擦棍通过磨砂层将固定在第二摩擦棍上的牡蛎苗绳搓开,其
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动力块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扇形块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桌体、2

卡块、3

凹块、4

动力块、401

滑块、402

导向杆、403

滑槽、404

滑动柱、405

限位块、406

底座、5

支撑柱、6

桌脚、7

扇形块、701

扇形本体、702

滑腔、8

连接杆、9

固定块、10

第一摩擦棍、11

第二摩擦棍、12

磨砂层、13

动力泵、14

下绳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包括桌体1和动力块4,所述动力块4包括底座406,所述底座406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405,两块所述限位块405之间设置有滑槽403,两个所述限位块405之间且位于所述滑槽40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块401,所述滑块4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杆402,所述导向杆40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柱404。
[0022]动力块4设置有两块,上下贴合。
[0023]所述桌体1正面左侧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动力泵13,所述动力泵1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凹块3,所述凹块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块4。
[0024]凹块3凹进去的一边朝右边,凹进去的部位左右两侧是凸出来的,凸出来的地方分别连接一块滑块401。
[0025]所述桌体1正面右侧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扇形块7。
[0026]动力块4在扇形块7的下面,扇形块7有两个。
[0027]所述扇形块7包括扇形本体701,所述扇形本体701的内部开设有滑腔702。
[0028]所述所述滑动柱404的外表面通过孔洞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摩擦棍10和第二摩擦棍11。
[0029]连接杆8包含两根,在扇形块7上方,滑动柱404通过滑腔702与连接杆8固定。
[0030]所述第一摩擦棍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磨砂层12。
[0031]所述第二摩擦棍11靠近所述连接杆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9,所述第二摩擦棍11右侧的内部设置有下绳孔14。
[0032]工作时(或使用时),先将牡蛎苗绳的尾端固定在固定块9上,牡蛎苗绳头部穿过下绳孔14,放置好后打开动力泵13,动力泵13带动所连接凹块3往复推拉,凹块3突出的两边连接动力块4内的两块滑块401,两块滑块401带动其顶部固定的导向杆402在滑槽403内往复运动,导向杆402另一侧通过滑动柱404在扇形块7内的滑腔702内做规则滑动,连接杆8一侧的顶端设置有孔与滑动柱404固定,两条连接杆8带动连接的第一摩擦棍10和第二摩擦棍11
分别从反方向运动,首先通过滑腔702分别朝反方向运动,然后远着圆弧运动,再第一摩擦棍10和第二摩擦棍11渐渐互相越靠越近,两者贴合时第一摩擦棍10通过磨砂层12与第二摩擦棍11上的牡蛎苗绳摩擦搓开苗绳,工作人员趁两个摩擦轮再次分开的时候在被搓开的牡蛎苗绳上放入牡蛎苗,再通过第二摩擦棍11内部的下绳孔14抽出一节,利用连接杆8在滑腔702内滑动轨道的时间放置牡蛎苗并抽出安装好的一节。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包括桌体(1)和动力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块(4)包括底座(406),所述底座(406)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405),两块所述限位块(405)之间设置有滑槽(403),两个所述限位块(405)之间且位于所述滑槽(40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块(401),所述滑块(4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杆(402),所述导向杆(40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柱(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1)正面左侧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动力泵(13),所述动力泵(1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凹块(3),所述凹块(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块(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1)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佰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