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95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箱体、培养室以及单扇门,所述箱体的对称设置有等间距的容置腔,所述培养室内部的上下两侧皆水平安装有层架,且上下两个层架的内部分别等间距开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层架下方的培养室底部等间距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层架上方的容置腔顶部皆固定有喷雾器,且喷雾器一侧的容置腔顶部皆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以及氧气检测器,所述箱体的前侧壁上铰接有单扇门,且单扇门的中部镶嵌有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同时独立培养多种不同微生物,操作效率高,并可微调温湿度参数,应用性强,而且构成独立的进出气交换系统,从而进一步提升固态微生物的生产及研发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固态微生物的生产及研发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固态微生物的生产及研发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0001]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
,具体是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医药、食品、环保、农业等多方面。微生物是活的生物,培养条件及参数对微生物培养成功与否影响重大。因此微生物培养箱是实现微生物稳定培养的重要工具之一。
[0003]随着微生物技术越来越持续进步以及微生物种类越来越多元,如何有效率地培养研发不同微生物的需求便随之增加,但常见的培养箱,例如不锈钢固态发酵槽,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只能培养单一一种微生物,培养效率较低,并且容易由于密封不严或统一进出风造成交叉污染等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箱体、培养室以及单扇门,所述箱体的对称设置有等间距的容置腔,且容置腔的内部皆放置有培养室,所述培养室内部的上下两侧皆水平安装有层架,且上下两个层架的内部分别等间距开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层架下方的培养室底部皆等间距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层架上方的容置腔顶部皆固定有喷雾器,且喷雾器一侧的容置腔顶部皆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以及氧气检测器,所述箱体的前侧壁上铰接有单扇门,且单扇门的中部镶嵌有控制面板,并且控制面板的后侧壁上安装有可编程控制器。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底部的后侧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热风进口、空气进口、蒸汽进口以及进水口,且热风进口、空气进口、蒸汽进口以及进水口皆与每个容置腔的底部相互接通。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顶部的后侧壁上安装有排气阀,且排气阀皆与每个容置腔的顶部相互接通,并且排气阀的后端套装有尾气过滤器。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置腔底部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卡槽。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培养室底部的左右两侧壁上皆固定有滑轨,且滑轨皆与对应的卡槽相互嵌套并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培养室皆呈抽屉状结构,且培养室顶端的边缘位置处皆粘接有橡胶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设置多层等间距的培养室,可同时独立培养多种不同微生物,每个培养室
拥有独立的培养空间,可通过电加热管、喷雾器及对应的实时检测器,微调温湿度参数,提高了应用性,并通过在上下两个层架中分别开设进风口、出风口,构成进出气交换系统,进一步提升固态微生物的生产及研发的效率;
[0014]2、通过滑轨与卡槽之间的滑动连接,便于抽屉状的培养室在容置腔中滑动抽放,并通过橡胶条进行密封隔离,从而提高了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微生物培养箱的主视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微生物培养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一种微生物培养箱中培养室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一种微生物培养箱中培养室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一种微生物培养箱中培养室的局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一种微生物培养箱中单扇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箱体;2、容置腔;3、卡槽;4、培养室;5、滑轨;6、橡胶条;7、层架;8、进风口;9、电加热管;10、出风口;11、喷雾器;12、温度检测器;13、湿度检测器;14、氧气检测器;15、热风进口;16、空气进口;17、蒸汽进口;18、进水口;19、排气阀;20、尾气过滤器;21、单扇门;22、控制面板;23、可编程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箱体1、培养室4以及单扇门21,箱体1的对称设置有等间距的容置腔2,且容置腔2的内部皆放置有培养室4,培养室4内部的上下两侧皆水平安装有层架7,且上下两个层架7的内部分别等间距开设有进风口8、出风口10,层架7下方的培养室4底部皆等间距安装有电加热管9,层架7上方的容置腔2顶部皆固定有喷雾器11,且喷雾器11一侧的容置腔2顶部皆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温度检测器12、湿度检测器13以及氧气检测器14,箱体1的前侧壁上铰接有单扇门21,且单扇门21的中部镶嵌有控制面板22,并且控制面板22的后侧壁上安装有可编程控制器23。
[0023]在图2中:箱体1底部的后侧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热风进口15、空气进口16、蒸汽进口17以及进水口18,且热风进口15、空气进口16、蒸汽进口17以及进水口18皆与每个容置腔2的底部相互接通,用于连通多种调节设备;箱体1顶部的后侧壁上安装有排气阀19,且排气阀19皆与每个容置腔2的顶部相互接通,并且排气阀19的后端套装有尾气过滤器20,用于安全排放尾气;
[0024]在图1、图3以及图4中:容置腔2底部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卡槽3,用于与滑轨5相互配套;培养室4底部的左右两侧壁上皆固定有滑轨5,且滑轨5皆与对应的卡槽3相互嵌套并滑动连接,用于滑动限位;培养室4皆呈抽屉状结构,且培养室4顶端的边缘位置处皆粘接有橡胶条6,用于密封隔离;
[0025]该电加热管9的型号可为IPH118

2,该喷雾器11的型号可为NRWT

4,该温度检测器12的型号可为SGMC

10
‑0‑1‑
7,该湿度检测器13的型号可为DT

321S,该氧气检测器14的型号可为ADT800W

O2

I,该排气阀19的型号可为4V210

08,该控制面板22的型号可为TC55A,且电加热管9、喷雾器11以及排气阀19的输入端皆与控制面板2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温
度检测器12、湿度检测器13以及氧气检测器14的输出端皆与控制面板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打开单扇门21,呈现出四层两列的容置腔2,每个容置腔2中放置一个培养室4,每个培养室4拥有独立的培养空间,使得箱体1中可同时独立培养多种不同微生物,操作人员可将多个微生物培养皿分别放入各个培养室4中,然后通过滑轨5与卡槽3之间的滑动连接,将抽屉状的培养室4在容置腔2中滑动抽放,并通过橡胶条6进行密封隔离,从而提高了操作效率;
[0027]随后,关闭单扇门21,通过控制面板22向可编程控制器23中输入指令,显示并调整控制箱体1内各培养室4的温湿度及氧气参数,则在每组温度检测器12、湿度检测器13、氧气检测器14的实时监测下,电加热管9、喷雾器11相应调节输出功率,从而微调温湿度,提高了应用性,另外,通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箱体(1)、培养室(4)以及单扇门(2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对称设置有等间距的容置腔(2),且容置腔(2)的内部皆放置有培养室(4),所述培养室(4)内部的上下两侧皆水平安装有层架(7),且上下两个层架(7)的内部分别等间距开设有进风口(8)、出风口(10),所述层架(7)下方的培养室(4)底部皆等间距安装有电加热管(9),所述层架(7)上方的容置腔(2)顶部皆固定有喷雾器(11),且喷雾器(11)一侧的容置腔(2)顶部皆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温度检测器(12)、湿度检测器(13)以及氧气检测器(14),所述箱体(1)的前侧壁上铰接有单扇门(21),且单扇门(21)的中部镶嵌有控制面板(22),并且控制面板(22)的后侧壁上安装有可编程控制器(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后侧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热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廷霖
申请(专利权)人:阳田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