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65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油烟机,包括风柜(1)和外壳(2),外壳(2)设有升降部(3),升降部(3)设有主进风口(31)和油杯(32),其中外壳(2)的迎油面凹陷形成集烟腔,集烟腔与外壳(2)一体拉伸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了具有升降部的主进风口,还采用与外壳一体拉伸成型的集烟腔拢烟,有效减少了拼接缝,减少了油污积聚,清洁更方便。洁更方便。洁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式油烟机


[0001]本技术属于油烟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油烟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升降式油烟机虽然离用户的灶台较近,但仍存在如下缺点:由于油烟与壳体上的升降式吸风口的夹角接近90
°
,油烟上升过程中不能被升降式吸风口充分吸收,逃逸的油烟扑在集烟腔的端面后会发生扩散,导致油烟逃逸现象的发生。
[0003]中国技术文献CN210624634U公开了一种具有拢烟作用的自动升降式吸油烟机,包括风柜系统、7字形集烟腔和升降部;7字形集烟腔的上端与风柜系统的下端连接,7字形集烟腔的下部设置有升降部;升降部的前侧面开设有侧吸油烟的主进风口,升降部的下部设置有油杯;7字形集烟腔包括集烟腔前板,7字形集烟腔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拢烟板,拢烟板伸出集烟腔前板的部分与集烟腔前板形成拢烟区,集烟腔前板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斜吸油烟的次进风口。
[0004]该方案虽然解决了油烟逃逸的问题,但拢烟板与集烟腔拼接形成的拢烟区,拼接缝容易积聚油污,清洁困难,为此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升降式油烟机的拢烟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升降式油烟机,它不仅油烟吸收率高,而且清洁方便。
[0006]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一种升降式油烟机,包括风柜和外壳,外壳设有升降部,升降部设有主进风口和油杯,其中外壳的迎油面凹陷形成集烟腔,集烟腔与外壳一体拉伸成型。
[0007]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油烟机除了具有升降部的主进风口,还采用集烟腔拢烟,而且集烟腔与外壳一体拉伸成型,有效减少了拼接缝,减少了油污积聚,清洁更方便。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烟腔上端与外壳之间设有集烟腔过渡面,集烟腔过渡面位于集烟腔内,集烟腔过渡面设有辅助进风口。
[0009]有益效果:辅助进风口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油烟吸收率,而且辅助进风口位于集烟腔过渡面,从用户视角,辅助进风口为隐藏设计,避免了辅助进风口的挂油直接外露。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烟腔过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0
°‑
90
°
,集烟腔过渡面的宽度为D,辅助进风口的宽度d为0.1D

0.7D。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烟腔底壁形成导烟板,导烟板下端与外壳平齐,导烟板上端凹陷于外壳,使集烟腔内凹深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少。
[0012]有益效果:烹饪过程中油烟逐渐增多,集烟腔的深度逐渐增大有助于提高拢烟效果。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为由横面和竖面组成的L型结构,外壳的横面和竖
面之间设有圆弧过度面,集烟腔设置在圆弧过度区域内。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烟板与圆弧过度面相切。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弧过度面的迎油面长度为L,集烟腔迎油面长度l为0.5L

0.9L。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烟腔设置在靠近升降部的一侧。
[0017]有益效果:集烟腔靠近升降部一侧,即靠近灶台,有利于提高油烟吸收率。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部包括框体,主进风口和油杯分别设置在框体的上下两端,框体还设有冷凝板 ,冷凝板倾斜设置使通往主进风口的通道逐渐增大。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部通过电动推杆沿导轨上下移动,风柜内设有支撑电动推杆的水平支架。
[0020]以上各实施例,根据产品设计需求,在技术方案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任意组合构成组合式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升降部关闭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升降部打开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 风柜,2外壳,21辅助进风口,22导烟板,3升降部,31主进风口,32油杯,33冷凝板,4电动推杆,5水平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7]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升降式油烟机包括风柜1和外壳2,外壳2设有升降部3,升降部3设有主进风口31和油杯32。外壳2为由横面和竖面组成的L型结构,外壳的横面和竖面之间设有圆弧过度面,外壳2的迎油面在靠近升降部3的一侧凹陷形成集烟腔,集烟腔设置在圆弧过度区域内,集烟腔与外壳2一体拉伸成型。
[0028]从用户视角,集烟腔上端与外壳2之间隐藏设置有集烟腔过渡面,集烟腔过渡面位于集烟腔内,集烟腔过渡面设有辅助进风口21。同时,集烟腔底壁形成导烟板22,导烟板22下端与外壳2平齐(即导烟板22与圆弧过度面相切),导烟板22上端凹陷于外壳2,使集烟腔内凹深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少。
[0029]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集烟腔过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可以为0
°
、30
°
、60
°
或90
°
。集烟腔过渡面的宽度为D,辅助进风口21的宽度d可以为0.1D、0.3D、0.5D或0.7D。圆弧过度面的迎油面长度为L,集烟腔迎油面长度l可以为0.5L、0.7L或0.9L。
[0030]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升降部3包括框体,主进风口31和油杯32分别设置在框体的上下两端,框体还设有冷凝板33 ,冷凝板33倾斜设置使通往主进风口31的通道逐渐增大。升降部3通过电动推杆4沿导轨上下移动,风柜1内设有支撑电动推杆4的水平支架5。
[0031]本技术工作时,油烟机的升降部3下降,一部分油烟在冷凝板33冷凝流至油杯32,一部分油烟经主进风口31进入风柜1并排出室外,还有一部分油烟外溢至集烟腔并沿导烟板22进入辅助进风口21再通过风柜1排出室外。本技术除了具有升降部3的主进风口31,还采用集烟腔拢烟,而且集烟腔与外壳2一体拉伸成型,有效减少了拼接缝,减少了油污积聚,清洁更方便。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油烟机,包括风柜(1)和外壳(2),外壳(2)设有升降部(3),升降部(3)设有主进风口(31)和油杯(3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迎油面凹陷形成集烟腔,集烟腔与外壳(2)一体拉伸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腔上端与外壳(2)之间设有集烟腔过渡面,集烟腔过渡面位于集烟腔内,集烟腔过渡面设有辅助进风口(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腔过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0
°‑
90
°
,集烟腔过渡面的宽度为D,辅助进风口(21)的宽度d为0.1D

0.7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腔底壁形成导烟板(22),导烟板(22)下端与外壳(2)平齐,导烟板(22)上端凹陷于外壳(2),使集烟腔内凹深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为由横面和竖面组成的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强刘克德覃军醒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正美电器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