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56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包括袋体,其由前袋膜、后袋膜一体式组成,所述袋体分为下置物区、上提手区,所述上提手区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楔形口且上提手区左右两侧呈开口状;所述上提手区的前袋膜偏下部内侧壁上贴合有粘连结构,粘连结构包括胶水层、离芯膜层组成,胶水层前侧面与前袋膜内侧壁贴合,后侧面覆盖有离芯膜层;所述上提手区中部前后贯穿有手提孔。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可知,改变传统外卖打包袋,通过使用塑料薄膜制成一次性保密打包袋,其袋口通过粘连结构封住,防止食物被他人偷窥、偷食的问题发生,同时,保证了打包袋中食物的干净、卫生,使得客户吃得放心、安心,提高客户体验感。提高客户体验感。提高客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


[0001]本技术涉及餐饮打包袋,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卖这一行业大肆兴起,人们通过互联网、APP线上直接点餐、下单,商家备好食物、用包装袋打包好,再由外卖员送至客户下单时指定的收货地。
[0003]目前,商家所使用的打包袋大部分都是常规的马夹袋、背心袋,通过这样的袋子打包好后,其没有保密的功能导致食物被他人偷窥、偷食,此外,袋口未封或敞开导致食物被污染、不干净、不卫生,进而影响客户食用后身体的健康,给客户带来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传统外卖打包袋没有保密的功能导致食物被他人偷窥、偷食的问题,同时解决外卖打包袋袋口未封或敞开导致食物被污染、不干净、不卫生,进而影响客户食用后身体的健康,给客户带来痛苦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包括袋体,其由前袋膜、后袋膜一体式组成,所述袋体分为下置物区、上提手区,所述上提手区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楔形口且上提手区左右两侧呈开口状;
[0007]所述上提手区的前袋膜偏下部内侧壁上贴合有粘连结构,粘连结构包括胶水层、离芯膜层组成,胶水层前侧面与前袋膜内侧壁贴合,后侧面覆盖有离芯膜层;
[0008]所述上提手区中部前后贯穿有手提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胶水层左右两侧距离对应的左右两侧楔形口的水平距离为0.5cm~2cm,所述离芯膜层左右两侧与对应的左右两侧楔形口齐平。
[0010]优选地,所述胶水层左右两侧距离对应的左右两侧楔形口的水平距离为1cm。
[0011]进一步地,所述胶水层与离芯膜层之间刷有一层硅油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提手区整体呈等腰梯形状,且楔形口呈下凹圆弧形斜角状。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下置物区的前袋膜上呈“一字型”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下置物区底部呈“倒M型”内折叠状。
[0015]进一步地,距离所述下置物区顶面往下0.5cm~2cm处的袋体上设有一圈“一字型”撕裂点断线。
[0016]优选地,所述撕裂点断线距离下置物区顶面1cm。
[0017]优选地,所述前袋膜、后袋膜均为塑料薄膜材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一、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上提手区中部前后贯穿有手提孔,这样便于外卖员拿取,方便操作。
[0020]二、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胶水层左右两侧距离对应的左右两侧楔形口的水平距离为1cm,这样当胶水层粘连于袋体上时,胶水不会从楔形口处溢出,粘连到其他袋体上,同时,离芯膜层左右两侧与对应的左右两侧楔形口齐平,使得离芯膜左右两侧留有1cm的起膜区,这样便于将离芯膜层揭开,方便、快捷。
[0021]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胶水层与离芯膜层之间刷有一层硅油层,便于离芯膜层揭开,提高流畅度,离芯膜层不易粘连在胶水层上。
[0022]四、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上提手区整体呈等腰梯形状,且楔形口呈下凹圆弧形斜角状,使得袋体整体外形比较美观。
[0023]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下置物区底部呈“倒M型”内折叠状,这样便于袋体底部展开,增加袋体内部容量,便于放置餐饮食品。
[0024]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下置物区的前袋膜上呈“一字型”开设有多个透气孔,这样便于袋体封口时,内部的气体排出。
[0025]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距离下置物区顶面往下1cm处的袋体上设有一圈“一字型”撕裂点断线,这样有利于客户直接撕开点断线将餐饮食品取出,快捷、方便。
[0026]八、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改变传统外卖打包袋,通过使用塑料薄膜制成一次性保密打包袋,其袋口通过粘连结构封住,防止食物被他人偷窥、偷食的问题发生,同时,保证了打包袋中食物的干净、卫生,使得客户吃得放心、安心,提高客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袋体主视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袋体侧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粘连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的下置物区由闭合至撑开的状态过程图。
[0031]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图中7为餐饮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33]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包括袋体1,其由前袋膜11、后袋膜12一体式组成,所述袋体1分为下置物区2、上提手区3,所述上提手区3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楔形口31且上提手区3左右两侧呈开口状;所述上提手区3的前袋膜11偏下部内侧壁上贴合有粘连结构4,粘连结构4包括胶水层41、离芯膜层42组成,胶水层41前侧面与前袋膜11内侧壁贴合,后侧面覆盖有离芯膜层42;所述上提手区3中部前后贯穿有手提孔5;所述胶水层41左右两侧距离对应的左右两侧楔形口31的水平距离为0.5cm~2cm,所述离芯膜层42左右两侧与对应的左右两侧楔形口31齐平;所述胶水层41左右两侧距离对应的左右
两侧楔形口31的水平距离为1cm。
[0034]所述胶水层41与离芯膜层42之间刷有一层硅油层43;所述上提手区3整体呈等腰梯形状,且楔形口31呈下凹圆弧形斜角状;所述下置物区2的前袋膜11上呈“一字型”开设有多个透气孔21;所述下置物区2底部呈“倒M型”内折叠状;距离所述下置物区2顶面往下0.5cm~2cm处的袋体1上设有一圈“一字型”撕裂点断线6,所述撕裂点断线6距离下置物区2顶面1cm;所述前袋膜11、后袋膜12均为塑料薄膜材质。
[0035]本技术的使用方式如下:
[0036]首先,将袋体1撑开,即打开袋口,同时将“倒M型”内折叠状的袋底展开;其次,将包装好的餐饮食品7放入袋体1内;然后,揭开离芯膜层42,期间硅油层43附着于离芯膜层42上,露出胶水层41后侧面,并将上提手区3的前袋膜11与后袋膜12贴合,使得胶水层41将前袋膜11与后袋膜12粘合在一起;最后,由外卖员将打包袋取走,送至客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包括袋体(1),其由前袋膜(11)、后袋膜(12)一体式组成,所述袋体(1)分为下置物区(2)、上提手区(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提手区(3)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楔形口(31)且上提手区(3)左右两侧呈开口状;所述上提手区(3)的前袋膜(11)偏下部内侧壁上贴合有粘连结构(4),粘连结构(4)包括胶水层(41)、离芯膜层(42)组成,胶水层(41)前侧面与前袋膜(11)内侧壁贴合,后侧面覆盖有离芯膜层(42);所述上提手区(3)中部前后贯穿有手提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层(41)左右两侧距离对应的左右两侧楔形口(31)的水平距离为0.5cm~2cm,所述离芯膜层(42)左右两侧与对应的左右两侧楔形口(31)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卖的餐饮保密打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层(41)左右两侧距离对应的左右两侧楔形口(31)的水平距离为1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贵
申请(专利权)人:好事特智能机械淮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