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废弃物再生装配式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54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2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废弃物再生装配式墙板,由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制成,其包括若干单元墙体,单元墙体沿单元墙体安装的竖直方向的其中一侧面凹陷有主滑槽,单元墙体远离主滑槽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杆,主滑槽为燕尾槽,滑杆包括固定连接于单元墙体上的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沿垂直于滑动杆长度方向的截面为椭圆状,单元墙体沿水平方向的其中一侧面凹陷有主卡接块,单元墙体远离主卡接槽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主卡接槽,还包括用于固定安装于地板上的底座,还包括用于固定安装于竖直的墙壁上的侧墙体。本申请具有合理解决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难题,装配式墙板的安装更方便装配效率较高的效果。安装更方便装配效率较高的效果。安装更方便装配效率较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废弃物再生装配式墙板


[0001]本申请涉及墙板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废弃物再生装配式墙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于市容市貌的整治、基础设施工程开工建设,需要大量拆除旧有建筑,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由于频繁的拆除与更新,造成了污染和能源的浪费,为了满足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的需要,提高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率,人们开始研究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经破碎、筛分、除杂、清洗等工序,加工成一定颗粒大小的粗细骨料或细分掺合料,用来部分取代或全部取代砂、石骨料,制成再生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
[0003]而传统的建筑业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其工业化程度低,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因此近年来出现的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装配式建筑可以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从而实现住宅产业化,且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建筑垃圾和降低施工场地的限制。
[0004]随着国家对节能和低碳建筑的倡导,使用装配式墙板的建筑的比例在逐渐升高,利用建筑废弃物再生装配式墙板和节能改造,实现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的同时实现了绿色建筑,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0005]现有的装配式墙板由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制成的,较为罕见,一般包括单元墙体,单元墙体为长方形板状,单元墙体沿单元墙体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侧壁凹陷有安装槽,其中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在安装槽内的安装条,安装时先在单元墙体的沿单元墙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及安装槽内抹上混凝土,并通过射钉将单元墙体固定在底座上,在单元墙体与底座之间的缝隙处用木屑固定并用砂浆填缝,然后将单元墙体的安装条合在安装槽内以实现若干单元墙体沿水平方向拼接起来,相邻单元墙体之间的水平方向用射钉加固,然后将若干单元墙体沿竖直方向拼接,相邻单元墙体之间的竖直方向打入钢筋加固,单元墙体与楼板之间的缝隙处用木屑固定并用砂浆填缝,得以将单元墙体拼接为一堵墙板。
[0006]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装配式墙板安装不便,且安装过程复杂,不方便施工人员的组装,装配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使得墙板的安装更方便装配效率较高,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废弃物再生装配式墙板。
[000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废弃物再生装配式墙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建筑废弃物再生装配式墙板,包括若干单元墙体,所述单元墙体沿单元墙体安装的竖直方向的其中一侧面凹陷有主滑槽,所述单元墙体远离主滑槽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在主滑槽内滑动的滑杆,所述单元墙体为长方形板状,所述主滑槽为燕尾槽,所述滑杆包括固定连接于单元墙体远离主滑槽的端面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长方形杆状,所述
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与单元墙体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连接杆远离单元墙体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为长条状,所述滑动杆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滑动杆沿垂直于滑动杆长度方向的截面为椭圆状,所述滑动杆在主滑槽内滑动时滑动杆与主滑槽的内侧壁均抵接,所述单元墙体沿单元墙体安装的水平方向的其中一侧面凹陷有主卡接块,所述单元墙体远离主卡接槽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供卡接块插入的主卡接槽,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地板上的若干底座,所述底座远离地板的端面凹陷有主滑槽,还包括用于固定安装于竖直墙壁上的若干侧墙体,所述侧墙体远离竖直墙壁一侧的凹陷有供卡接块插入副卡接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单元墙体拼接为墙板的施工过程中,先将若干底座并排固定安装于地板上,使得若干底座顶部的副滑槽相互正对连通,同时,将若干侧墙体沿竖直方向并排固定安装于竖直的墙壁上,然后在单元墙体沿单元墙体安装的水平方向的两侧面抹上混凝土,然后将单元墙体通过滑动杆滑入主滑槽内,再通过将相邻单元墙体的卡接块插入主卡接槽内,使得相邻的单元墙体得以实现水平方向较稳定的连接,从而使得若干单元墙体沿水平方向在地板的底座上固定安装为第一层墙板,然后再沿竖直方向安装第二层墙板时,将第二层墙板通过主滑槽与滑杆的配合,使得单元墙体从第一层单元墙体的一侧滑动至另一侧,且相邻的第二层单元墙体以相同的方式卡接,重复同样的步骤完成若干层单元墙体的安装,从而使得单元墙体得以实现较稳固地安装为所需要墙板,安装过程简单,使得施工人员在组装时不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从而使得墙板的安装更方便装配效率较高;
[0011]通过燕尾槽与滑动杆的配合,使得滑杆与主滑槽的摩擦力进一步减小,通过滑动杆沿平行于单元墙体的截面为椭圆状的设置,且主滑槽为燕尾槽的设置,由于滑动杆在主滑槽内滑动时滑动杆与主滑槽的内侧壁均抵接,使得滑动杆不能从主滑槽内沿竖直方向脱离主滑槽,从而使得主滑槽限制了滑动杆的转动,进而使得单元墙体不易发生沿水平方向的晃动,由于相邻单元墙体之间在组装时的摩擦由面与面之间摩擦变为线与面之间摩擦,使得滑动杆与主滑槽内壁接触的面积进一步减小,从而使得滑动杆与主滑槽之间的摩擦力大幅度减小,进而使得单元墙体组装时的摩擦阻力大幅度减小,组装完成后通过在单元墙体的间隙处浇筑混凝土得以实现装配式墙板的完整安装,提高安装效率,使得安装十分方便,同时合理解决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难题。
[0012]优选的,所述卡接块远离单元墙体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卡接件,所述卡接槽的槽底凹陷有供卡接件插入的主卡接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卡接孔与卡接件的配合,墙板安装结束后,待浇筑的混凝土固定以后,卡接块与主卡接槽的连接位置较浅,使得卡接块与主卡接槽的连接处易发生断裂,待单元墙体沿单元墙体安装的水平方向的两侧面抹的混凝土固化以后,由于卡接件固定在主卡接孔内,使得卡接块与主卡接槽的连接处不易发生断裂,从而使得卡接块不易从主卡接槽内脱离,且使得相邻单元墙体之间的卡接位置更深,进而使得相邻单元墙体之间的卡接进一步更稳固。
[0014]优选的,所述主卡接孔为盲孔,所述主卡接孔远离孔底的周向侧壁的顶角呈圆角设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角的设置,在将卡接件插入主卡接孔内时,使得卡
接件无需较精准的对准主卡接孔,从而使得卡接件插入主卡接孔更方便,进而使得相邻单元墙体的拼接更方便,提高装配的效率。
[0016]优选的,所述卡接件为钢筋,所述钢筋一端贯穿卡接块且该端部固定连接于单元墙体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件为钢筋的设置,由于钢筋不易断裂,使得插入卡接件与单元墙体的连接处不易分离,且使得卡接件在插入主卡接孔的过程中不易因外力作用而断裂,从而使得相邻单元墙体的卡接更稳固,进而使得墙板的安装更稳固。
[0018]优选的,所述单元墙体的其中一板面凹陷有主安装孔,所述主安装孔朝向远离主滑槽且靠近卡接块的方向延伸,所述主安装孔为通孔,所述主安装孔延伸至贯穿单元墙体固定连接有卡接块的侧面,所述单元墙体凹陷有主卡接槽的侧面凹陷有副安装孔,所述副安装孔靠近主卡接槽且副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废弃物再生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单元墙体(1),所述单元墙体(1)沿单元墙体(1)安装的竖直方向的其中一侧面凹陷有主滑槽(2),所述单元墙体(1)远离主滑槽(2)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可在主滑槽(2)内滑动的滑杆(3),所述单元墙体(1)为长方形板状,所述主滑槽(2)为燕尾槽,所述滑杆(3)包括固定连接于单元墙体(1)远离主滑槽(2)的端面上的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为长方形杆状,所述连接杆(31)的延伸方向与单元墙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连接杆(31)远离单元墙体(1)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杆(32),所述滑动杆(32)为长条状,所述滑动杆(32)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杆(31)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滑动杆(32)沿垂直于滑动杆(32)长度方向的截面为椭圆状,所述滑动杆(32)在主滑槽(2)内滑动时滑动杆(32)与主滑槽(2)的内侧壁均抵接,所述单元墙体(1)沿单元墙体(1)安装的水平方向的其中一侧面凹陷有主卡接块(5),所述单元墙体(1)远离主卡接槽(4)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供卡接块(5)插入的主卡接槽(4),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地板上的若干底座(6),所述底座(6)远离地板的端面凹陷有主滑槽(2),还包括用于固定安装于竖直墙壁上的若干侧墙体(7),所述侧墙体(7)远离竖直墙壁一侧的凹陷有供卡接块(5)插入副卡接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废弃物再生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5)远离单元墙体(1)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卡接件(51),所述主卡接槽(4)的槽底凹陷有供卡接件(51)插入的主卡接孔(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废弃物再生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卡接孔(41)为盲孔,所述主卡接孔(41)远离孔底的周向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继斌温喜廉高伟波张志祥张少敏潘盛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