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稻鸭共作模式鸭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49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稻鸭共作模式鸭舍,其结构包括主体和滚轮,通过设置了调节机构在主体内中端,可通过转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带动两端的透气板移动,透气板移动至主体的侧面两端,透气板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分离,即可快速将鸭舍侧面和顶部拆卸,便于对鸭舍高度的降低,且可节约透气板连接的连接零件,节约制造成本,提高装卸速率;通过设置了支撑机构在主体下端,可通过手柄带动锥齿轮组转动,锥齿轮组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支撑板调节高度,支撑板下端与地面接触时,滚轮与地面并未接触,即可对鸭舍的固定,且滚轮与地面接触,即支撑板底部并未与地面接触,可带动鸭舍通过滚轮移动,便于转换鸭舍的固定与移动,节约时间。节约时间。节约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稻鸭共作模式鸭舍


[0001]本技术涉及鸭舍
,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稻鸭共作模式鸭舍。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稻鸭共作是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养鸭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融合了水禽育种学、生态学、动物行为学、环境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在该养种植模式中,水稻和鸭在水田里共同生长发育,水稻栽培过程的多个生产环节由鸭子来承担,成为相互促进的自然生态系统,鸭具有旺盛的杂食性,鸭不断采食稻田内杂草和害虫,既能减少二者对水稻种植的危害,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又能为鸭子补充一定的优质食料,而鸭子排出的粪便为水稻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可减少农田化肥的使用,且鸭子在稻田间不间断的活动能够搅动田间的水,产生中耕浑水效果,能刺激水稻的生长,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该稻鸭共作技术由于具有可降低水稻种植及养鸭成本,提高大米和鸭肉品质的优点,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也是我国及亚洲其他主要水稻生产国正在大力推广的一项优质、高效、环保的农业技术。
[0003]鸭舍安装在水田边上时,鸭舍常通过固定方式整体安装在水田边上,以便于稻鸭的休息,且鸭舍整体常以螺栓和螺钉等连接零件相固定连接,在对鸭舍整体移动较为麻烦,且需对多个鸭舍透气板拆卸,需耗费较多时间和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稻鸭共作模式鸭舍,解决了鸭舍安装在水田边上时,鸭舍常通过固定方式整体安装在水田边上,以便于稻鸭的休息,且鸭舍整体常以螺栓和螺钉等连接零件相固定连接,在对鸭舍整体移动较为麻烦,且需对多个鸭舍透气板拆卸,需耗费较多时间和耗费人力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稻鸭共作模式鸭舍,包括主体、滚轮、挡板、透气板和调节机构,所述主体内底部与滚轮螺栓连接,所述主体前端面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主体顶部与透气板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固定安装于主体内下端,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槽、承接板、第一丝杆、第二丝杆、内螺纹套和支撑机构,所述滑槽设于主体顶端,所述承接板与滑槽中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承接板中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右端与第一丝杆同轴转动,所述内螺纹套中端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并且内螺纹套顶部与透气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设于主体内下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凹槽、螺杆、支撑板、锥齿轮组和手柄,所述凹槽设于主体内下端,所述螺杆与凹槽中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端与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锥齿轮组下端与螺杆同轴转动,所述手柄左端与螺杆同轴转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透气板设有两个,且透气板呈对称安装于主体顶部左右两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套与透气板底部中端相连接,并且内螺纹套设有两个。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套无外力迫使时,左右两端的透气板紧密接触。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底部连接有四个支撑脚,且支撑角呈圆柱形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与地面接触时,支撑板底端高于滚轮底端3CM。
[0014]进一步的,所述手柄材质为铝合金。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丝杆材质为不锈钢。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所述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稻鸭共作模式鸭舍,通过设置了调节机构在主体内中端,可通过转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带动两端的透气板移动,透气板移动至主体的侧面两端,然后透气板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分离,即可快速将鸭舍侧面和顶部拆卸,便于对鸭舍整体高度的降低,且可节约透气板连接的连接零件,节约制造成本,提高装卸速率。
[0019]2)本技术所述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稻鸭共作模式鸭舍,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在主体下端,可通过转动手柄带动锥齿轮组转动,锥齿轮组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支撑板调节高度,支撑板下端与地面接触时,滚轮与地面并未接触,即可对鸭舍的固定,且滚轮与地面接触,即支撑板底部并未与地面接触,可带动鸭舍通过滚轮移动,便于转换鸭舍的固定与移动,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与透气板内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主体内顶部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主体

1、滚轮

2、挡板

3、透气板

4、调节机构

5、滑槽

51、承接板

52、第一丝杆

53、第二丝杆

54、内螺纹套

55、支撑机构

56、凹槽

561、螺杆

562、支撑板

563、锥齿轮组

564、手柄

565。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稻鸭共作模式鸭舍:包括主体1、滚轮2、挡板3、透气板4和调节机构5,主体1内底部与滚轮2螺栓连接,主体1前端面与挡板3固定连接,主体1顶部与透气板4滑动连接,调节机构5固定安装于主体1内下端,透气板4设
有两个,且透气板4呈对称安装于主体1顶部左右两端。
[0029]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稻鸭共作模式鸭舍,调节机构5包括滑槽51、承接板52、第一丝杆53、第二丝杆54、内螺纹套55和支撑机构56,滑槽51设于主体1顶端,承接板52与滑槽51中端固定连接,第一丝杆53与承接板52中端转动连接,第二丝杆54右端与第一丝杆53同轴转动,内螺纹套55中端与第一丝杆53螺纹连接,并且内螺纹套55顶部与透气板4固定连接,可带动透气板4移动,支撑机构56设于主体1内下端,内螺纹套55与透气板4底部中端相连接,并且内螺纹套55设有两个,内螺纹套55无外力迫使时,左右两端的透气板4紧密接触,提高透气板4两端的稳定性。
[0030]请参阅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稻鸭共作模式鸭舍,支撑机构56包括凹槽561、螺杆562、支撑板563、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稻鸭共作模式鸭舍,包括主体(1)和透气板(4),所述主体(1)内底部与滚轮(2)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固定安装于主体(1)内下端,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滑槽(51)、承接板(52)、第一丝杆(53)、第二丝杆(54)、内螺纹套(55)和支撑机构(56),所述滑槽(51)设于主体(1)顶端,所述承接板(52)与滑槽(51)中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3)与承接板(52)中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54)右端与第一丝杆(53)同轴转动,所述内螺纹套(55)中端与第一丝杆(53)螺纹连接,并且内螺纹套(55)顶部与透气板(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56)设于主体(1)内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可移动的稻鸭共作模式鸭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56)包括凹槽(561)、螺杆(562)、支撑板(563)、锥齿轮组(564)和手柄(565),所述凹槽(561)设于主体(1)内下端,所述螺杆(562)与凹槽(561)中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562)上端与支撑板(563)螺纹连接,所述锥齿轮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明柯尝玲夏宗群刘敬曹奎雷明亮沈华斌陈刚柯美林袁婷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市畜牧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