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14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插管主体和充放气组件,所述气管插管主体具有氧气接口端和可置入患者气管的插入端,靠近所述插入端设置有充气囊,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充放气管、充放气囊、直通式逆流阀以及测定气体流量的可拆卸测流接头,所述充放气管的自由端与所述充气囊连通,在使用时通过所述测流接头的开口注入定量气体,所注入的气体能够依次通过所述测流接头、所述直通式逆流阀、所述充放气囊以及所述充放气管充入所述充气囊。充气囊。充气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气管插管


[0001]本技术涉及气管插管,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麻醉科等专科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辅助通气处理,病情平稳后,应尽早拔管,拔除气管插管是麻醉科和重症监护室最常见的临床操作,操作风险极高,操作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常规拔管过程中,需要一人将气囊的气体放尽,另外一人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内边吸引边拔出气管导管;目前临床气囊放气多采用注射器抽净气囊内全部气体的方法,此法应用广泛,但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0003]1.用注射器抽气时,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因为抽气负压过大而导致气囊过扁或者气囊皱褶角度过尖的情况,将导致以下不良后果:1)气囊过扁导致气囊嵌顿在声门口而出现导管不能拔除,此情况一旦发生情况非常紧急,处置不当患者有生命危险;2)气囊过扁导致声门下的分泌物掉落至下呼吸道,从而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风险;3)气囊皱褶角度过尖将损伤声门及气道粘膜。
[0004]2.注射器是拔管的重要辅助工具,有时会出现不能及时够取的情况,而拔管操作往往紧急,造成拔管延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气管插管,保证患者的气道呈密封状态,通过插入的所述气管给患者供氧,对患者进行治疗或急救;能够测量并显示充入的气体量,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充入所述充气囊中的气体不会反向通过所述直通式逆流阀排出,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需要进行气管拔管之前,能够进行自然放气,能够进行及时且便捷的操作。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插管主体和充放气组件,所述气管插管主体具有氧气接口端和可置入患者气管的插入端,靠近所述插入端设置有充气囊,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充放气管、充放气囊、直通式逆流阀以及测定气体流量的可拆卸测流接头,所述充放气管的自由端与所述充气囊连通,在使用时通过所述测流接头的开口注入定量气体,所注入的气体能够依次通过所述测流接头、所述直通式逆流阀、所述充放气囊以及所述充放气管充入所述充气囊;所述直通式逆流阀上安装有放气开关,通过操作所述放气开关能够开启所述直通式逆流阀的气流通道,将所述充气囊中的气体自然排出。
[0007]优选地,所述充放气囊与所述充放气管一体成型。
[0008]优选地,所述直通式逆流阀与所述测流接头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测流接头具有用于气体通过的气流通道,在所述气流通道侧壁设置有流量感应器以及与所述流量感应器连接的气体流量显示计,所述流量感应器能够感应通过所述气流通道的气体流量并显示在所述气体流量显示计上。
[0010]优选地,所述直通式逆流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的通气孔腔中的弹簧阀芯,通过所述测流接头的开口注入的定量气体进入所述直通式逆流阀后能够推动所述弹簧阀芯运动从而通过所述通气孔腔充入所述充放气囊,再通过所述充放气管充入所述充气囊。
[0011]优选地,所述直通式逆流阀的放气开关设置与所述弹簧阀芯连接,通过按下并拨动所述放气开关能够调整所述弹簧阀芯的位置,从而允许充入所述充气囊中的气体反向通过所述直通式逆流阀。
[0012]优选地,所述放气开关为能够与沿所述弹簧阀芯侧壁设置的螺纹相配合的圆形波轮件,通过按下并拨动所述放气开关能够推动所述弹簧阀芯沿着轴向运动。
[0013]优选地,在所述阀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放气开关的弧形槽。
[0014]优选地,在所述气管插管主体靠近氧气接口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可拆卸的交班提示牌。
[0015]优选地,所述交班提示牌设置有至少三个文字显示格,在所述交班提示牌上对应每个所述文字显示格设置有开关显示键,通过按压所述开关显示键能够切换所述文字显示格为显示状态或空白状态。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插管主体和充放气组件,所述气管插管主体具有氧气接口端和可置入患者气管的插入端,靠近所述插入端设置有充气囊,通过充放气组件为所述充气囊充气,以保证患者的气道呈密封状态,通过插入的所述气管给患者供氧,对患者进行治疗或急救;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充放气管、充放气囊、直通式逆流阀以及测定气体流量的可拆卸测流接头,所述充放气管的自由端与所述充气囊连通,在使用时通过所述测流接头的开口注入定量气体,所注入的气体能够依次通过所述测流接头、所述直通式逆流阀、所述充放气囊以及所述充放气管充入所述充气囊,在所述直通式逆流阀的入口安装可拆卸测流接头,能够测量并显示充入的气体量,通常医护人员通过注射器充入适量的气体,充入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直通式逆流阀充入所述充放气囊,进一步的通过所述充放气管充入所述充气囊中,以保证患者的气道呈密封状态,所述直通式逆流阀具有单向通气的特点,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充入所述充气囊中的气体不会反向通过所述直通式逆流阀排出,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需要进行气管拔管之前,通过操作所述放气开关能够开启所述直通式逆流阀的气流通道,在气压作用下,同时由于被气体充满的所述充气囊和所述充放气囊均具有回弹性,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直通式逆流阀自然排出。
[0017]本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
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中的充放气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中的直通式逆流阀的放大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气管插管主体
ꢀꢀꢀꢀꢀꢀꢀꢀꢀꢀꢀꢀꢀꢀꢀꢀ2ꢀꢀꢀꢀ
充放气组件
[0024]201
ꢀꢀ
充放气管
ꢀꢀꢀꢀꢀꢀꢀꢀꢀꢀꢀꢀꢀꢀꢀꢀꢀꢀꢀꢀ
202
ꢀꢀ
充放气囊
[0025]203
ꢀꢀ
直通式逆流阀
ꢀꢀꢀꢀꢀꢀꢀꢀꢀꢀꢀꢀꢀꢀꢀꢀ
204
ꢀꢀ
测流接头
[0026]205
ꢀꢀ
阀体
ꢀꢀꢀꢀꢀꢀꢀꢀꢀꢀꢀꢀꢀꢀꢀꢀꢀꢀꢀꢀꢀꢀꢀꢀ
206
ꢀꢀ
阀芯
[0027]207
ꢀꢀ
放气开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包括气管插管主体(1)和充放气组件(2),所述气管插管主体(1)具有氧气接口端和可置入患者气管的插入端,靠近所述插入端设置有充气囊(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组件(2)包括依次连接的充放气管(201)、充放气囊(202)、直通式逆流阀(203)以及测定气体流量的可拆卸测流接头(204),所述充放气管(201)的自由端与所述充气囊(3)连通,在使用时通过所述测流接头(204)的开口注入定量气体,所注入的气体能够依次通过所述测流接头(204)、所述直通式逆流阀(203)、所述充放气囊(202)以及所述充放气管(201)充入所述充气囊(3);所述直通式逆流阀(203)上安装有放气开关(207),通过操作所述放气开关(207)能够开启所述直通式逆流阀(203)的气流通道,将所述充气囊(3)中的气体自然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囊(202)与所述充放气管(201)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式逆流阀(203)与所述测流接头(204)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流接头(204)具有用于气体通过的气流通道,在所述气流通道侧壁设置有流量感应器以及与所述流量感应器连接的气体流量显示计,所述流量感应器能够感应通过所述气流通道的气体流量并显示在所述气体流量显示计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周清河周煦燕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