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78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涉及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集水渠,高负荷区,低负荷区,中心井;集水渠包括内筒与外筒,所述内筒采用若干个分筒拼接而成,部分分筒在上部区域设有上部进水孔,另一部分分筒在下部区域设有下部进水孔;所述下部进水孔连通于所述高负荷区过滤层的下部;所述上部进水孔连通于所述低负荷区过滤层;缓冲区最低层的位置连通于高负荷区吸附层的上部区域与低负荷区过滤层的上部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分区处理不同时期雨水,集成了雨水收集、雨水花园、雨水湿地以及蓄水模块为一体,并有效缩小湿地花园的占地面积。地面积。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涉及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新建小区海绵设施的要求日益提高,雨水渗透、存蓄、调蓄、传输、净化等技术逐渐在小区、公园、广场等建设中开展应用。
[0003]海绵建设中的雨水过程包括雨水收集、处理、调蓄、回用或排放,相关设施包括透水铺装、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生物滞留池等,各个设施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实现相关功能。但申请人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初期雨水与正常雨水的水质存在较大差异,如在河道治理中已针对初期雨水专门处理,而不是一刀切,可见初期雨水的影响不可忽视,同时多种设施之间独立运行存在占地面积大,施工困难等问题,大大增加了海绵设施的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及其施工方法,实现分区处理不同时期雨水,集成了雨水收集、雨水花园、雨水湿地以及蓄水模块为一体,并有效缩小湿地花园的占地面积。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包括,
[0006]集水渠,包括内筒与外筒,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集水区域;其中,所述内筒采用若干个分筒拼接而成,并且其中部分分筒在上部区域设有上部进水孔,另一部分分筒在下部区域设有下部进水孔;
[0007]高负荷区,呈扇形结构布设于内筒的内侧,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高负荷区种植土层、高负荷区吸附层、高负荷区过滤层和高负荷区垫层;所述下部进水孔连通于所述高负荷区过滤层的下部;
[0008]低负荷区,呈扇形结构布设于内筒的内侧,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低负荷区种植土层、低负荷区过滤层和低负荷区垫层;所述上部进水孔连通于所述低负荷区过滤层;
[0009]中心井,与集水渠同轴设计,中心井周边设有呈环状布设的多层设置的蓄水模块;所述蓄水模块的外壁与高负荷区的内壁、低负荷区的内壁能共同形成环形空间;
[0010]缓冲区,设于所述环形空间中,并且其最低层的位置连通于高负荷区吸附层的上部区域与低负荷区过滤层的上部区域;
[0011]定义,高负荷区为相对于低负荷区,用于处理初期雨水以及辅助处理中后期雨水;低负荷区为相对高负荷区,用于处理中后期雨水;定义,内为朝向中心井轴线的方向为向内;向外为背离中心井轴线的方向为向外。
[0012]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井的上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沿中心井的径向布设;所述中心井的底部设有抽水设备。
[0013]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高负荷区有若干个,每个高负荷区对应一个带有下部进水孔的分筒;所述低负荷区有若干个,每个低负荷区对应一个带有上部进水孔的
分筒。
[0014]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高负荷区与所述低负荷区为交错布设,即任意一个高负荷区所相邻的均为低负荷区,任意一个低负荷区所相邻的均为高负荷区。
[0015]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高负荷区种植土层呈倾斜设置,其最高点连通于集水渠的上端,其最低点连通于缓冲区的表面;所述低负荷区种植土层呈倾斜设置,其最高点连通于集水渠的上端,其最低点连通于缓冲区的表面。
[0016]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筒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有凸起;所述外筒的底部向内延伸形成有凹槽,内筒与外筒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实现安装。
[0017]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渠的顶部覆盖有过滤盖板,所述过滤盖板上分布有格栅孔。
[0018]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高负荷区种植土层包括:河沙、水厂铝污泥干颗粒与土壤,其体积比介于(0.2~0.3):(0.2~0.3):(0.4~0.5),其中,所述河沙粒径0.1~0.5mm;所述铝污泥颗粒不大于0.5mm;所述土壤粒径不大于0.5mm;所述高负荷区种植土层深度为200mm~350mm;
[0019]所述高负荷区吸附层填料为铝污泥复合填料与活性炭按2:1质量比混合,铝污泥复合填料的粒径5mm~15mm,活性炭的粒径5mm~15mm;所述高负荷区吸附层厚度为400mm~500mm;
[0020]所述高负荷区过滤层填料为砾石填料,粒径10mm~20mm,所述高负荷区过滤层厚度为200mm~250mm;
[0021]所述高负荷区垫层为采用建筑再生骨料,建筑再生骨料粒径20mm~40mm;所述高负荷区垫层厚度为150mm~200mm。
[0022]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低负荷区种植土层包括:河沙、水厂铝污泥干颗粒与土壤,其体积比介于(0.2~0.3):(0.2~0.3):(0.4~0.5),其中,所述河沙粒径0.1~0.5mm;所述铝污泥颗粒不大于0.5mm;所述土壤粒径不大于0.5mm;所述低负荷区种植土层深度为200mm~350mm;
[0023]所述低负荷区过滤层填料为砾石填料,粒径10mm~30mm,厚度为500mm~600mm,粒径大小自下而上递减;
[0024]所述低负荷区垫层为采用建筑再生骨料,建筑再生骨料粒径20mm~40mm;所述低负荷区垫层厚度为150mm~200mm。
[0025]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前述环形海绵湿地花园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一:基坑的开挖由外向内,根据设计要求分层开挖,先进行整体上部浅开挖,外壁基坑达到设计标高后,开挖中心井部分基坑,开挖完成后分别对基坑底部压实,满足压实度达到95%以上后进行整体基坑防水层施工;
[0027]步骤二:在坡面安装的HDPE膜应为整体,在水平位置铺设的膜需要对接口处进行严密性检测;
[0028]步骤三:中心井为预制成品井,先进行临时固定,然后进行雨水收集模块的安装连接,最后通过收集模块对中心井永久固定;
[0029]步骤四:高负荷区和低负荷区均以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形式安装,以每个扇形处理
区为单位依次安装,接口处采用后浇方式处理,辅以止水带和防水胶泥;
[0030]步骤五:集水渠安装均为预制构件,先进行外筒固定安装,然后将内筒与外筒的底部分块连接;
[0031]步骤六:缓冲区采用成品圆槽安装,先用中粗砂进行下部回填,回填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安装固定;
[0032]步骤七:填料铺装整体先即高负荷区与低负荷区后缓冲区,局部由下而上分层铺装,每层铺设高度为200mm~250mm;
[0033]步骤八:填料铺装完成后进行,对每个区分别进行充水实验,保证水流平稳进出,最后进行覆土施工。
[0034]有益效果
[0035]本申请首先设有环形的集水渠,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雨水湿地或雨水花园,占地面积小;同时圆形结构全方位集水,实现由面到点的雨水收集,且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0036]本申请采用高负荷区与低负荷区分别处理不同时期的雨水(如初期雨水或者小雨的雨水、以及大雨或暴雨的雨水),有效提高雨水处理效率;且高负荷区与低负荷区交错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渠,包括内筒与外筒,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集水区域;其中,所述内筒采用若干个分筒拼接而成,并且其中部分分筒在上部区域设有上部进水孔,另一部分分筒在下部区域设有下部进水孔;高负荷区,呈扇形结构布设于内筒的内侧,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高负荷区种植土层、高负荷区吸附层、高负荷区过滤层和高负荷区垫层;所述下部进水孔连通于所述高负荷区过滤层的下部;低负荷区,呈扇形结构布设于内筒的内侧,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低负荷区种植土层、低负荷区过滤层和低负荷区垫层;所述上部进水孔连通于所述低负荷区过滤层;中心井,与集水渠同轴设计,中心井周边设有呈环状布设的多层设置的蓄水模块;所述蓄水模块的外壁与高负荷区的内壁、低负荷区的内壁能共同形成环形空间;缓冲区,设于所述环形空间中,并且其最低层的位置连通于高负荷区吸附层的上部区域与低负荷区过滤层的上部区域;定义,高负荷区为相对于低负荷区,用于处理初期雨水以及辅助处理中后期雨水;低负荷区为相对高负荷区,用于处理中后期雨水;定义,内为朝向中心井轴线的方向为向内;向外为背离中心井轴线的方向为向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井的上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沿中心井的径向布设;所述中心井的底部设有抽水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负荷区有若干个,每个高负荷区对应一个带有下部进水孔的分筒;所述低负荷区有若干个,每个低负荷区对应一个带有上部进水孔的分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负荷区与所述低负荷区为交错布设,即任意一个高负荷区所相邻的均为低负荷区,任意一个低负荷区所相邻的均为高负荷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负荷区种植土层呈倾斜设置,其最高点连通于集水渠的上端,其最低点连通于缓冲区的表面;所述低负荷区种植土层呈倾斜设置,其最高点连通于集水渠的上端,其最低点连通于缓冲区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有凸起;所述外筒的底部向内延伸形成有凹槽,内筒与外筒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实现安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渠的顶部覆盖有过滤盖板,所述过滤盖板上分布有格栅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海绵湿地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负荷区种植土层包括:河沙、水厂铝污泥干颗粒与土壤,其体积比介于(0.2~0.3):(0.2~0.3):(0.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媛张瑞斌刘清泉李澄何文江奚道国周乃毕佳佳张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