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732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34
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在固定配置的止动板上安装动力输入轴,安装着中间轴的内侧壳体固装在动力输入轴上,安装着动力输出轴的外侧壳体与内侧壳体固装,在动力输入轴上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太阳齿扇,太阳齿扇与止动板固装,在中间轴和动力输出轴上分别固装中间齿轮、行星齿扇和卫星齿轮,行星齿扇与太阳齿扇啮合,中间齿轮与卫星齿轮啮合,在动力输出轴上、位于外侧壳体的外侧部位处可相对转动地套装轴管凸轮和固装取苗器,轴管凸轮与外侧壳体固连,轴管凸轮的凸轮端与钵苗夹呈接触贴靠配合;本机构结构简单、合理、紧凑,拔苗与喂苗作业效果好,对钵苗损伤小,取净率高,使用可靠,维护保养简易方便。维护保养简易方便。维护保养简易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水稻钵苗栽植作业使用的星扇式取苗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水稻钵苗摆栽是近年来研究成功并开始推广应用的一项先进的农艺技术。水稻钵苗摆栽机械化作业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将水稻钵苗从钵盘中高速且无损伤的取出,并准确地把水稻钵苗顺利交付给植苗栽植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目前已有水稻钵苗栽植取苗机构的研究设计,但存在机构复杂、体积及重量较大、作业速度低等诸多技术性问题,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水稻钵苗栽植作业使用的实际需求,研究设计一种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通过采用高效的行星齿扇机构,达到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取苗、送苗动作精准、作业质量好、效率高的目的。
[0004]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取苗器上可转动地配装钵苗夹,在固定配置的止动板上可转动地插配安装动力输入轴,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插配固装内侧壳体,中间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内侧壳体上,在所述内侧壳体上相对固装外侧壳体,动力输出轴可转动地插配安装在外侧壳体上,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位于内侧壳体与外侧壳体构成的腔体内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太阳齿扇,所述太阳齿扇与止动板固装,在所述中间轴和动力输出轴上、位于内侧壳体与外侧壳体构成的腔体内分别固装中间齿轮、行星齿扇和卫星齿轮,所述行星齿扇与太阳齿扇啮合,中间齿轮与卫星齿轮啮合,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位于外侧壳体的外侧部位处可相对转动地套装轴管凸轮和固装取苗器,所述轴管凸轮的里端部与外侧壳体固连,轴管凸轮的凸轮端与钵苗夹呈接触贴靠配合,到此构成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
[0005]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星扇系统传动,不仅传动结构简单,而且其动作曲线准确,在取苗器带动钵苗夹的拔苗和钵苗夹给植苗器喂苗时动作运行相对缓慢,在运苗和空行回程时动作快速,实现和达到了拔苗和喂苗效果好、对钵苗损伤小、取净率和作业效率高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可靠、维护保养简易方便、作业质量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总体结构爆炸图;
[0007]图2是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总体结构二维示意图;
[0008]图3是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拔苗作业原理图;
[0009]图4是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送苗作业原理图。
[0010]图中件号说明:
[0011]1、钵苗夹、2、取苗器、3、轴管凸轮、4、外侧壳体、5、动力输出轴、6、卫星齿轮、7、中间齿轮、8、行星齿扇、9、太阳齿扇、10、中间轴、11、内侧壳体、12、止动板、13、动力输入轴、14、植苗器、15、钵苗。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包括取苗器2,在所述取苗器2上可转动地配装钵苗夹1,在固定配置的止动板12上可转动地插配安装动力输入轴13,在所述动力输入轴13上插配固装内侧壳体11,中间轴10可转动地安装在内侧壳体11上,在所述内侧壳体11上相对固装外侧壳体4,动力输出轴5可转动地插配安装在外侧壳体4上,在所述动力输入轴13上、位于内侧壳体11与外侧壳体4构成的腔体内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太阳齿扇9,所述太阳齿扇9与止动板12固装,在所述中间轴10和动力输出轴5上、位于内侧壳体11与外侧壳体4构成的腔体内分别固装中间齿轮7、行星齿扇8和卫星齿轮6,所述行星齿扇8与太阳齿扇9啮合,中间齿轮7与卫星齿轮6啮合,在所述动力输出轴5上、位于外侧壳体4的外侧部位处可相对转动地套装轴管凸轮3和固装取苗器2,所述轴管凸轮3的里端部与外侧壳体4固连,轴管凸轮3的凸轮端与钵苗夹1呈接触贴靠配合。
[0013]作业时,旋转地动力输入轴13带动内侧壳体11和外侧壳体4转动,在固定不动地太阳齿扇9的控制下,通过行星齿扇8、中间齿轮7驱动卫星齿轮6做绕太阳齿扇9的公转和自转,并带动动力输出轴5公转,此时,取苗器2在随动力输出轴5做绕太阳齿扇9公转的同时,又与卫星齿轮6同步做自转运动,形成组合运动,钵苗夹1随取苗器2做组合运动,在钵苗夹1做由太阳齿扇9与行星齿扇8配合形成的运行轨迹曲线控制同时,轴管凸轮3轴向推动钵苗夹1的夹片做开合运动,钵苗夹1完成夹取钵苗15或放开钵苗15的动作:

、当钵苗夹1按运行轨迹曲线运行到钵盘位置时(参见图3),闭合的钵苗夹1将钵盘内的钵苗15拔出,完成拔苗动作;

、当夹持着钵苗15的钵苗夹1按运行轨迹曲线运行到植苗器14位置时(参见图4),开启的钵苗夹1将钵苗15喂入转送给植苗器14,完成喂苗动作。依次连续循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包括取苗器(2),在所述取苗器(2)上可转动地配装钵苗夹(1),其特征在于:在固定配置的止动板(12)上可转动地插配安装动力输入轴(13),在所述动力输入轴(13)上插配固装内侧壳体(11),中间轴(10)可转动地安装在内侧壳体(11)上,在所述内侧壳体(11)上相对固装外侧壳体(4),动力输出轴(5)可转动地插配安装在外侧壳体(4)上,在所述动力输入轴(13)上、位于内侧壳体(11)与外侧壳体(4)构成的腔体内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太阳齿扇(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科陈东升李晓明于孟京王玉鑫王深研岳苇霖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