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杆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53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线杆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线杆生产线,包括:笼骨线,具有垂直交叉转运路径的浇灌线,离心线,埋设在地基内的清洗线以及在各产线之间进行物料转运的轨道,轨道交叉处之间的转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浇灌线的转运路线设计成垂直交叉分布,并且在各条转运轨道之间交叉的位置设置由转盘进行转向,不仅缩短了物料的转运距离节省了生产占地面积,而且还提高了转运生产效率;又通过增加埋设在地基内部的清洗线为使用后的模具进行及时清洗与回收,不仅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而且还省去了模具中转的空间;混凝土搅拌线和离心线中分别增加了除尘机和护板,能够防止粉尘的扩散和混凝土的粘结,避免了车间内的环境污染,消除健康隐患。健康隐患。健康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杆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线杆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线杆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电线杆是一种日常较为常见的供电设施,其主要由内部的笼型骨架和外部的混凝土层组成,电线杆的生产过程通常由焊接笼骨,笼骨绕线,浇灌,离心等工序组成。
[0003]现有的电线杆生产线存在以下问题:1.车间布局规划不合理,占地面积大,利用率低;2.由于生产线的布局不合理造成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以及物料转运路径过长,生产过程效率低;3.混凝土易粘结在设备和地面上,并且混凝土原料的粉尘较大,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4. 浇灌模具无法及时进行清洗回收,需要临时堆放然后再集中处理,不仅需要耗费额外的仓储空间,并且清洁起来还需要耗费额外的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杆生产线,从而克服现有的电线杆生产线布局不合理,占地面积大,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大以及浇灌模具在清理时耗费人力物力大的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杆生产线,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上方顺次设有笼骨线,浇灌线和离心线,所述地基上设有车间,所述笼骨线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两侧设有焊接绕线区,所述焊接绕线区中设有笼骨绕线机;所述浇灌线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上设有转运车,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设有混凝土搅拌线,所述混凝土搅拌线设有混凝土搅拌机、与所述混凝土搅拌机连接的除尘机、吊装斗组件以及悬伸架,所述转运车能够驶入至所述混凝土搅拌线中并与所述混凝土搅拌机的出料口相对应,所述吊装斗组件能够通过所述悬伸架驶出至所述车间的外部;所述浇灌线还设有两条或两条以上与所述第二轨道相交的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相互平行,各所述第三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所述第四轨道;所述第三轨道上设有分料车,所述分料车能够驶入至所述转运车内,与所述转运车的出料口相对应;所述第四轨道上设有设有模具车,所述模具车上设有模具,所述模具与所述分料车的出料口相对应;所述离心线设有第五轨道,所述第五轨道的两侧设有离心机,所述离心机的两端分别设有可移动的护板;所述第一轨道的一端、各所述第四轨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五轨道的一端分别通过转盘与第六轨道连接,各所述转盘上设有第七轨道,当所述转盘进行转动时,所述第七轨道能够分别与所述第六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四轨道和所述第五轨道相对接;所述地基的内部设有清洗线,所述清洗线包括清洗通道以及与所述清洗通道的两端相连通的第一升降通道和第二升降通道,所述清洗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升降通道和所述第二升降通道的轴线相垂直,所
述第一升降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轨道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升降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轨道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清洗通道内设有可沿所述清洗通道的轴线转动的回转笼,所述回转笼内设有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通过同步带组的驱动能够从所述清洗通道的一端向所述清洗通道的另一端滑动,所述滑块组件中设有能够从所述滑块组件的两端伸出的电磁铁;所述第一升降通道和所述第二升降通道中分别设有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所述第一升降平台能够向所述第一升降通道的一端移动并能够沿所述第一升降通道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二升降平台能够向所述第二升降通道的一端移动并能够沿所述第二升降通道的轴线转动;所述清洗线还包括移动平板,所述移动平板能够通过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并由所述同步带组驱动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通过所述回转笼移动至所述第二升降平台上,所述移动平板上设有第八轨道,所述第八轨道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五轨道的一端对接;所述清洗通道的侧壁设有高压水枪和热风装置。
[0006]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五轨道、所述第六轨道、所述第七轨道和所述第八轨道共有两条或两条以上,且相互平行。
[000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每条所述第三轨道的两侧均对称设有一条第四轨道,且紧邻的两条所述第四轨道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五轨道、所述第六轨道、所述第七轨道和所述第八轨道中各轨道的间距与紧邻的两条所述第四轨道之间的间距相等。
[0008]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笼骨线还包括第一吊车,所述第一吊车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架设在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吊轨上,所述第一吊轨与所述第一轨道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吊车从所述第一轨道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
[0009]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笼骨绕线机包括:机架,其包括零件支架和设于所述零件支架的一端的电机支架;转动组件,其包括固设于所述电机支架上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设有朝向所述零件支架的转动轴;定位器,其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定位器的另一端向所述零件支架延伸且直径逐渐缩小,所述定位器中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销套,各所述定位销套中设有可拆卸的销杆;支撑组件,其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各所述支撑组件从所述零件支架的一端向其另一端间隔设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链轮和一个张紧链轮,两个所述支撑链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对称设于所述零件支架的两侧,所述张紧链轮位于两个所述支撑链轮的下方,所述支撑链轮和所述张紧链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轴线相平行,两个所述支撑链轮和所述张紧链轮上套设有支撑链条。
[00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凝土搅拌线还设有搅拌机支撑架,所述搅拌机支撑架由隔板被区隔成上下两层,所述混凝土搅拌机设于所述搅拌机支撑架的上层,所述除尘机位于所述搅拌机支撑架的下层,所述悬伸架以可翻转的方式与所述隔板的一端连接并且能够向所述车间的外部翻转,所述悬伸架上开设有通过口,当所述悬伸架位于所述车间的外部时,能够通过支撑梁支撑于所述车间的侧壁上;所述隔板上设有固定轨道,所述悬伸架上设有与所述固定轨道相对应的活动轨道;所述吊装斗组件包括第二吊车和与所述第二吊车的悬吊端连接的吊斗,所述第二吊车能够在所述固定轨道和所述活动轨道上滑动;所述混凝土搅拌机上开设有加料口,所述吊斗的底部能够伸入至所述加料口中。
[00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运车能够驶入至所述搅拌机支撑架的下层,所述转运车上设有转运斗,当所述转运车位于所述搅拌机支撑架的下层时,所述转运斗的进料
口与所述混凝土搅拌机的出料口相对正;所述转运车上开设有转运通道,所述转运通道与所述第三轨道相平行,所述转运车的出料口开设在所述转运通道的顶部;所述分料车能够从所述转运通道中通过,所述分料车上设有可转动的分料斗,当所述分料车驶入至所述转运通道中时,所述分料斗的进料口与所述转运车的出料口相对正,所述分料车的出料口开设在所述分料斗的侧部。
[0012]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具上开设有长条形的浇灌口,所述浇灌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四轨道相平行。
[00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护板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架设在轨道架上,所述轨道架与所述离心机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护板宽度和高度可调。
[001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升降平台由第一液压柱驱动升降,所述第二升降平台由第二液压柱驱动升降,所述第一液压柱和所述第二液压柱中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杆生产线,包括地基(1),所述地基(1)的上方顺次设有笼骨线(2),浇灌线(3)和离心线(4),所述地基(1)上设有车间(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笼骨线(2)设有第一轨道(21),所述第一轨道(21)的两侧设有焊接绕线区(22),所述焊接绕线区(22)中设有笼骨绕线机(23);所述浇灌线(3)设有第二轨道(31),所述第二轨道(31)上设有转运车(33),所述第二轨道(31)的一端设有混凝土搅拌线(5),所述混凝土搅拌线(5)设有混凝土搅拌机(51)、与所述混凝土搅拌机(51)连接的除尘机(52)、吊装斗组件(53)以及悬伸架(54),所述转运车(33)能够驶入至所述混凝土搅拌线(5)中并与所述混凝土搅拌机(51)的出料口相对应,所述吊装斗组件(53)能够通过所述悬伸架(54)驶出至所述车间(11)的外部;所述浇灌线(3)还设有两条或两条以上与所述第二轨道(31)相交的第三轨道(34)和第四轨道(35),所述第三轨道(34)和所述第四轨道(35)相互平行,各所述第三轨道(3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所述第四轨道(35);所述第三轨道(34)上设有分料车(36),所述分料车(36)能够驶入至所述转运车(33)内,与所述转运车(33)的出料口相对应;所述第四轨道(35)上设有设有模具车(37),所述模具车(37)上设有模具(32),所述模具(32)与所述分料车(36)的出料口相对应;所述离心线(4)设有第五轨道(41),所述第五轨道(41)的两侧设有离心机(42),所述离心机(42)的两端分别设有可移动的护板(43);所述第一轨道(21)的一端、各所述第四轨道(35)的一端和所述第五轨道(41)的一端分别通过转盘(6)与第六轨道(7)连接,各所述转盘(6)上设有第七轨道(61),当所述转盘(6)进行转动时,所述第七轨道(61)能够分别与所述第六轨道(7)、所述第一轨道(21)、所述第四轨道(35)和所述第五轨道(41)相对接;所述地基(1)的内部设有清洗线(8),所述清洗线(8)包括清洗通道(81)以及与所述清洗通道(81)的两端相连通的第一升降通道(82)和第二升降通道(83),所述清洗通道(81)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升降通道(82)和所述第二升降通道(83)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一升降通道(82)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轨道(41)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升降通道(8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轨道(21)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清洗通道(81)内设有可沿所述清洗通道(81)的轴线转动的回转笼(84),所述回转笼(84)内设有滑块组件(85),所述滑块组件(85)通过同步带组(86)的驱动能够从所述清洗通道(81)的一端向所述清洗通道(81)的另一端滑动,所述滑块组件(85)中设有能够从所述滑块组件(85)的两端伸出的电磁铁(851);所述第一升降通道(82)和所述第二升降通道中分别设有第一升降平台(821)和第二升降平台(831),所述第一升降平台(821)能够向所述第一升降通道(82)的一端移动并能够沿所述第一升降通道(82)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二升降平台(831)能够向所述第二升降通道(83)的一端移动并能够沿所述第二升降通道(83)的轴线转动;所述清洗线(8)还包括移动平板(87),所述移动平板(87)能够通过所述电磁铁(851)与所述滑块组件(85)连接,并由所述同步带组(86)驱动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821)通过所述回转笼(84)移动至所述第二升降平台(831)上,所述移动平板(87)上设有第八轨道(88),所述第八轨道(88)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五轨道(41)的一端对接;所述清洗通道(81)的侧壁设有高压水枪和热风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21)、所述第五轨道(41)、所述第六轨道(7)、所述第七轨道(61)和所述第八轨道(88)共有两条或两条以上,且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第三轨道(31)的两侧均对称设有一条第四轨道(35),且紧邻的两条所述第四轨道(35)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一轨道(21)、所述第五轨道(41)、所述第六轨道(7)、所述第七轨道(61)和所述第八轨道(88)中各轨道的间距与紧邻的两条所述第四轨道(35)之间的间距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笼骨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鸿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