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连福佳专利>正文

火炬水封罐液位取压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43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火炬水封罐液位测量中取压位置的确定,具体是涉及火炬水封罐液位取压改进结构,包括:火炬水封罐、液位测量系统、排污脱水系统及阀门;位于火炬水封罐的一侧设有液位测量系统,排污脱水系统设置在火炬水封罐的底部,液位测量系统的一侧连接至排污脱水系统,液位测量系统与排污脱水系统连接的一侧形成火炬水封罐的正取压侧,液位测量系统的另一侧为火炬水封罐的负取压侧;这种结构取压管不易堵塞;不在排污阀附近堆积,即使少量堆积,使排污阀堵塞,也可用氮气或蒸汽吹扫管线很快处理通畅,减少了班组的维护量;增加了双法兰液位计,并且与磁浮子液位计并联设置,二者互相参考,互补不足,增加双保险;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证。的保证。的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炬水封罐液位取压改进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炬水封罐液位测量中取压位置的确定,具体是涉及火炬水封罐液位取压改进结构,适用于卧罐的液位测量。

技术介绍

[0002]火炬水封罐液位测量仪表磁浮子液位计正取压点位置位于罐底,正常卧罐的液位测量的正负取压管应安装于罐的侧面,设计考虑测量的准确性,把正取压点位置设计在罐底,但没有考虑罐的脏物和仪表的维护;罐底正取压点为DN15碳钢的引出口,需用DN15的焊接弯头和DN15的焊接钢管延长2米与液位计正取压点相连,这种结构的取压位置更易导致正取压点堵塞,因该卧罐接收的是各装置混合排放尾气,(该尾气存在多种物质,且有的还会发生化学反应,腐蚀火炬排放管道);导致火炬水封罐运行一段时间后,罐底会普遍积存很厚的脏物,此脏物会很快堵塞罐底排污口和磁浮子液位计正取压点,因工艺经常进行排污,且管径较大,排污口不会被堵塞,即使堵塞,也不会太严重,而磁浮子液位计正取压点没有专用的排污口,且管线细而长,因此经常堵塞;导致液位测量不准,影响工艺操作。想要液位计准确,需先拆除一次阀的保温,然后拆卸一次阀的后法兰,用胶管连接临时的氮气或蒸汽管线加压吹通,并外排一段时间,排出取压管内和附近的脏污液体,这样做存在安全隐患,且这段时间,液位完全处于非监控状态,操作工只能根据经验操作,导致液位处于非监控状态的风险。因罐底很脏,处理完后很快又会被堵塞,如此反复,给班组维护带来维护困难。因现场只安装一台液位计,出现故障后没有参考,内操无法监控液位,外操无法就地观察,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对火炬水封罐液位取压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改变取压点位置防止取压管的液位计正取压点位置堵塞,让污物及时排除,不在排污阀附近堆积,减少了班组的维护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火炬水封罐液位取压改进结构,包括:火炬水封罐、液位测量系统、排污脱水系统及阀门;位于火炬水封罐的一侧设有液位测量系统,排污脱水系统设置在火炬水封罐的底部,液位测量系统的一侧连接至排污脱水系统,液位测量系统与排污脱水系统连接的一侧形成火炬水封罐的正取压侧,液位测量系统的另一侧为火炬水封罐的负取压侧;通过与排污脱水系统相连的液位测量系统为火炬水封罐进行液位测量能够防止取压管堵塞;进一步的,所述的液位测量系统包括:磁浮子液位计、双法兰液位计,所述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正压侧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在排污脱水系统上;所述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正压侧通过管线连接有一个正压侧一次阀、三通、两个正压侧二次阀,分别用于连接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正压侧;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负压
侧通过管线连接有一个负压侧一次阀、三通、两个负压侧二次阀,分别用于连接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负压侧;所述磁浮子液位计底部设有排污管线,排污管线上设有磁浮子液位计排污阀;进一步的,所述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两个正压侧二次阀通过连接排污脱水系统与磁浮子液位计正压侧的管线上的法兰三通连接;所述的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两个负压侧的二次阀通过连接磁浮子液位计负压侧与水封罐的管线的法兰三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磁浮子液位计正压侧的法兰三通的直通阀与磁浮子液位计的正取压点相连,另一个阀与双法兰液位计的正压侧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污脱水系统包括:火炬水封罐底排污管线、火炬水封罐底排污阀、排污脱水器、排污脱水器底部管线、排污脱水器底部管线阀及与液位测量系统的连通管线;火炬水封罐底部连接火炬水封罐底排污管线的一端,火炬水封罐底排污管线上设有排污阀,火炬水封罐底排污管线的另一端连接至排污脱水器的上方,在排污脱水器的上方开口,开口处连接与液位测量系统的连通管线;排污脱水器底部通过排污脱水器底部管线连接至排污井;排污脱水器底部管线上串联设置两个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的液位测量系统中的阀门均为带法兰的闸阀;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正压侧一次阀采用DN15法兰闸阀;进一步的,所述的火炬水封罐底排污阀、排污脱水器底部管线上的阀门均采用DN80法兰闸阀;进一步的,火炬水封罐的底部,位于与液位测量系统的连通管线上方位置连接原磁浮子液位计管线,通过管线连接带盲盖的原磁浮液位计闸阀。
[0005]进一步的,在排污脱水器底部管线上的两个阀门闸阀之间连接有吹扫管线,吹扫管线上设置有带法兰的吹扫闸阀;当罐底排污阀堵塞,液位指示失灵,排污阀无法排除脏物时,通过吹扫管线将气体引入排污脱水器,通过施加压力将管线吹通;进一步的,所述的吹扫管线内引入氮气或蒸汽。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将原来易堵取压管改为由排污阀引压到脱水器,由脱水器上方取压,且取压管的位置与原取压位置的高度相同,仪表测量量程没有改变,这种结构取压管不易堵塞;让污物及时排除,不在排污阀附近堆积,即使少量堆积,使排污阀堵塞,也可用氮气或蒸汽吹扫管线很快处理通畅,减少了班组的维护量;增加了双法兰液位计,并且与磁浮子液位计并联设置,二者互相参考,互补不足,增加双保险;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证。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
[0008]图中,1、火炬水封罐、2、磁浮子液位计、3、双法兰液位计、4、磁浮子液位计正压侧一次阀、5、磁浮子液位计正压侧二次阀、6、磁浮子液位计负压侧一次阀、7、磁浮子液位计负压侧二次阀、8、磁浮子液位计排污阀、9、火炬水封罐底排污管线、10、火炬水封罐底排污阀、11、排污脱水器、12、排污脱水器底部管线、13、与液位测量系统的连通管线、14、原磁浮液位计闸阀、15、吹扫管线、16、吹扫闸阀、17、排污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所示,火炬水封罐液位取压改进结构,包括:火炬水封罐1、液位测量系统、排污脱水系统及阀门;位于火炬水封罐1的一侧设有液位测量系统,排污脱水系统设置在火炬水封罐1的底部,液位测量系统的一侧连接至排污脱水系统,液位测量系统与排污脱水系统连接的一侧形成火炬水封罐1的正取压侧,液位测量系统的另一侧为火炬水封罐1的负取压侧;所述的液位测量系统包括:磁浮子液位计2、双法兰液位计3,所述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正压侧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在排污脱水系统上;所述磁浮子液位计2和双法兰液位计3的正压侧通过管线连接有一个正压侧一次阀、三通、两个正压侧二次阀,分别用于连接磁浮子液位计2和双法兰液位计3的正压侧;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负压侧通过管线连接有一个负压侧一次阀、三通、两个负压侧二次阀,分别用于连接磁浮子液位计2和双法兰液位计3的负压侧;所述磁浮子液位计2底部设有排污管线,排污管线上设有磁浮子液位计排污阀8;上述中,连接磁浮子液位计2正压侧的正压侧一次阀4和两个正压侧二次阀5;连接磁浮子液位计2负压侧的负压侧一次阀6和两个负压侧二次阀7;所述磁浮子液位计2和双法兰液位计3的两个正压侧二次阀通过连接排污脱水系统与磁浮子液位计正压侧的管线上的法兰三通连接;所述的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两个负压侧的二次阀通过连接磁浮子液位计负压侧与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火炬水封罐液位取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炬水封罐、液位测量系统、排污脱水系统及阀门;位于火炬水封罐的一侧设有液位测量系统,排污脱水系统设置在火炬水封罐的底部,液位测量系统的一侧连接至排污脱水系统,液位测量系统与排污脱水系统连接的一侧形成火炬水封罐的正取压侧,液位测量系统的另一侧为火炬水封罐的负取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炬水封罐液位取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位测量系统包括:磁浮子液位计、双法兰液位计,所述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正压侧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在排污脱水系统上;所述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正压侧通过管线连接有一个正压侧一次阀、三通、两个正压侧二次阀,分别用于连接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正压侧;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负压侧通过管线连接有一个负压侧一次阀、三通、两个负压侧二次阀,分别用于连接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负压侧;所述磁浮子液位计底部设有排污管线,排污管线上设有磁浮子液位计排污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炬水封罐液位取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两个正压侧二次阀通过连接排污脱水系统与磁浮子液位计正压侧的管线上的法兰三通连接;所述的磁浮子液位计和双法兰液位计的两个负压侧的二次阀通过连接磁浮子液位计负压侧与水封罐的管线的法兰三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炬水封罐液位取压改进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良山王楠张德良宋荣伟谢长志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福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