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栽种养护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424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栽种养护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储水池和红树湿地池,所述红树湿地池自下而上铺设海沙层和基质层,所述基质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原料:海沙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栽种养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庭院景观
,具体涉及一种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栽种养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下,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作为居住空间单元中的外环境—庭院景观空间的营造也更加被人重视。在庭院中引入自然元要素来满足人们的休憩、观赏等多方面的需求正在成为居住空间营造的一种时尚。
[0003]红树林是一种热带、亚热带特有的海岸带木本植物群落,主要分布于河口海湾潮间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以及重大的经济、社会价值。随着沿海社会经济发展,毁林养殖、挖捕林区经济动物、海水污染等干扰的日趋严重,致使本来既少又分散的红树林资源日益减少。
[0004]大量研究表明,红树林的初级生产力较高,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和释放O2,减弱温室效应和净化大气,同时很多种红树植物还具有吸收辐射的作用,如白骨壤(Avicenniamarina)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秋茄(Kandelia obovata)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的根,能大量富集90Sr,尤其桐花树幼苗,所吸收的90Sr有97.7%集中在根部。同时,红树植物许多种类为小灌木,根系盘根错节、形状奇特,主要分为支柱根、呼吸根、膝状根、板状根、气生根和表面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0005]CN101743887A公开了一种红树植物的

盆栽工艺方法,包括:构建一个由透明外套花盆和内置花盆构成的双层花盆,在内置花盆中填充潮滩土作为生长基,将红树植物树苗或完好的胚胎种植于生长基内,向花盆内灌充入人工海水对红树树苗或胚胎进行培育,并仿半日潮的海潮涨落规律,每天向花盆内灌、排人工海水对所栽种的红树植物盆栽进行培育管理,当红树植物生长发育并在外套花盆内形成发达的呼吸根后,对呼吸根进行引导以塑造成需要的外形等步骤,该专利技术成功地将红树植物移入室内栽培并发展成盆栽艺术,使红树植物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与其美学价值相结合,在为人类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该盆栽的红树植物的成活率低,无法满足庭院景观的需求。
[0006]由于人工种植的红树林植物的二至三年的成活率较低,目前尚未发现红树林植物用于庭院景观中,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栽种养护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红树林植物的存活率,首次将红树林植物成功引入庭院中,满足了人们的休憩、观赏等多方面的需求。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储水池和红树湿地池,所述储水池通过泵与
所述红树湿地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红树湿地池设回流软管,所述回流软管通过虹吸作用实现红树湿地池内水向储水池的回流,用于模拟退潮。
[0010]优选地,所述红树湿地池的池底坡度为2

3%,坡向所述储水池。
[0011]优选地,所述红树湿地池底部设排空管,所述回流软管位于所述排空管的上方,与所述红树湿地池直接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红树湿地池自下而上铺设海沙层和基质层。
[0013]优选地,所述海沙层和基质层的高度比为1:6

8。
[0014]优选地,所述基质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原料:海沙20

40份、椰糠8

15份、硅藻土7

12份、海泥10

20份、海藻酸钠2

6份和蚯蚓粪2

6份。
[0015]优选地,所述基质层上种植红树植物,所述红树植物为木榄、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红海榄、卤蕨、老鼠簕、银叶树和杨叶肖槿中的至少一种。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在庭院景观中的应用。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红树林栽植养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按自下向上的顺序,依次在红树湿地池底铺设海沙层和基质层;
[0019]S2、关闭排空管,开启泵,人工海水从储水池抽至红树湿地池,当水位至基质层以上2

3cm时,关闭泵,静置12h后,继续开启泵,至红树湿地池至虹吸水位时,关闭泵,人工海水通过回流软管虹吸至储水池;
[0020]S3、向红树湿地池的基质层内插植红树植物;
[0021]S4、每日定时开启泵,使储水池内的人工海水流入红树湿地池,当水位至虹吸水位时,关闭泵,红树湿地池内的人工海水通过回流软管的虹吸作用回流至储水池,模拟海水涨潮和退潮。
[0022]优选地,步骤S3插植红树植物前,还包括对红树植物根部的预处理,具体为:将红树植物的根部用10

20ppm的生根液浸泡1

2h。
[00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生根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ABT生根粉2

6份、乙醇4

10份和中药液3

8份。
[002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药液为艾叶、枳壳和苦豆子的醇提取液。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栽植养护方法在庭院景观中的应用。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1)本专利技术的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利用泵和虹吸装置模拟涨潮退潮,使红树植物得到足够的淹水时间和淹水深度,同时,通过对基质层的筛选,通过海沙、椰糠、硅藻土、海泥、海藻酸钠和蚯蚓粪的复配,满足了红树植物的营养需求,提高了红树林植物的存活率,解决了人工种植的红树植物二至三年的存活率低的难题。
[0028](2)本专利技术首次将红树林植物成功的引入庭院中,一方面可以保护红树林植物,另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休憩、观赏等多方面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
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0]在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普通市售产品。其中,所述海泥取自海滩淤泥,固含量为50

60%。
[0032]一种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储水池和红树湿地池,所述储水池通过泵与所述红树湿地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储水池和红树湿地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树湿地池自下而上铺设海沙层和基质层,所述基质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原料:海沙20

40份、椰糠8

15份、硅藻土7

12份、海泥10

20份、海藻酸钠2

6份和蚯蚓粪2

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树湿地池的池底坡度为2

3%,坡向所述储水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通过泵与所述红树湿地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红树湿地池设回流软管,所述回流软管通过虹吸作用实现红树湿地池内水向储水池的回流,用于模拟退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树湿地池底部设排空管,所述回流软管位于所述排空管的上方,与所述红树湿地池直接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沙层和基质层的高度比为1:6

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庭院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层的上种植红树植物,所述红树植物为木榄、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红海榄、卤蕨、老鼠簕、银叶树和杨叶肖槿中的至少一种。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功桃姜仲茂丁萍兴吴文杰辛琨熊燕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