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板与地暖一体化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18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合板与地暖一体化施工方法,所述的叠合板包括板主体以及设置在板主体第一侧底部的连接底座和设置在板主体第二侧上部的连接上座,所述的板主体的底面设置有纵梁钢,所述的纵梁钢为方钢,包括中间的水平段和两端的斜向上的连接段,两端的连接段的进口分别位于板主体的第一侧底部和第二侧底部,所述的板主体的顶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面找平并且固定设置有铁板,所述的连接底座包括底部座、底部加强件,所述的底部座包括与板主体第一侧底部的第一侧板、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底部的底板、设置在底板的顶面前后两侧的第一前挡板和第一后挡板,所述的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与连接段的进口连通的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板与地暖一体化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的
,具体为一种叠合板与地暖一体化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0003]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英文为Radiant Floor Heating,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达到舒适采暖目的。按不同传热介质分为水地暖和电地暖两类,按不同铺装结构主要分为干式地暖和湿式地暖两种。现在的地暖都是在叠合板固定后在安装,无法与叠合板一体施工。
[0004]现有叠合板在施工时,当板跨较大时,由于叠合板的承载力不足,在其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相应的竖向支撑。
[0005]基于此,在铺设大跨度的叠合板以及装配地暖时候,需要一种可以方便、快速的实现大跨度的叠合板与地暖的一体化安装方法,以降低操作难度和工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合板与地暖一体化施工方法,解决了现在缺可以方便、快速的实现大跨度的叠合板与地暖的一体化安装方法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叠合板与地暖一体化施工方法,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第一步:预制叠合板和地暖安装架,并且运输至现场,其中:
[0009]所述的叠合板包括板主体以及设置在板主体第一侧底部的连接底座和设置在板主体第二侧上部的连接上座,所述的板主体的底面设置有纵梁钢,所述的纵梁钢为方钢,包括中间的水平段和两端的斜向上的连接段,两端的连接段的进口分别位于板主体的第一侧底部和第二侧底部,所述的板主体的顶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面找平并且固定设置有铁板,所述的连接底座包括底部座、底部加强件,所述的底部座包括与板主体第一侧底部的第一侧板、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底部的底板、设置在底板的顶面前后两侧的第一前挡板和第一后挡板,所述的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与连接段的进口连通的缺口,所述的底部加强件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横板、螺纹套和连接杆,所述的支撑底座设置有多个,并且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的第一横板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上,所述的螺纹套固定设置在第一横板顶面两端,所述的连接杆固定设置在第一横板的顶面,并且位于两个螺纹套之间,所述的连接上座包括支撑上座、第二横板、锁紧螺栓和连接结构,所述的支撑上座包括固定设置在板主体第二侧上部的第二侧板、设置在第二侧板上边缘的上板、设置在上板底面的前部和后部的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所述的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后挡板的外侧面与第一前挡板和第一
后挡板的前侧面可滑动的配合,所述的上板中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套筒、导杆和弹簧,所述的套筒的内腔包括上部腔和下部腔,所述的上部腔内径大于下部腔内径,所述的导杆包括上部杆、滑块和下部杆,所述的上部杆与套筒的上口可滑动的配合,并且上部杆的顶端固定设置在上板底面,所述的滑块固定设置在上部杆的底端,并且与上部腔可滑动的配合,所述的下部杆固定设置在滑块的底面,并且可滑动的设置在下部腔内,所述的弹簧呈压缩状态的套装在上部杆,并且两端分别抵靠在套筒内腔顶面和滑块顶面,所述的上板两端开设有螺孔,所述的第二横板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套筒固定设置在通孔内,所述的锁紧螺栓包括上部螺纹杆和下部螺纹杆,所述的上部螺纹杆与螺孔相互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二横板在对应螺孔的位置开设有通过孔,所述的下部螺纹杆穿过通过孔,所述的板主体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位于凹槽上方的位置上均出料口,所述的第二侧板对应出料口的位置开设有出料通道;
[0010]所述的地暖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磁铁;
[0011]第二步:将叠合板吊装到安装位置,并且将叠合板的连接上座与相邻叠合板的连接底座扣合,旋转锁紧螺栓,以使第二横板下降,锁紧螺栓的下部螺纹杆旋入螺纹套内,所述的连接杆插入套筒下口,并且下部杆保持在套筒的下部腔中;
[0012]第三步:预固定地暖安装架,在铁板上铺设反射层后,将地暖安装架预固定在铁板上,并且根据设计图纸调整地暖安装架的位置以及调整地暖安装架顶部的安装架的高度和角度;
[0013]第四步:加热管道、发热电榄及发热碳纤维铺设,将加热管道、发热电榄及发热碳纤维铺设在地暖安装架上;
[0014]第五步:灌入豆砾混凝土,通过进料口向连接底座和连接上座之间灌入豆砾混凝土,豆砾混凝土由纵梁钢两端的进口进入,并且填满,豆砾混凝土由出料口进入到凹槽内,实现对凹槽填充,并且固定地暖安装架。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地暖安装架包括安装底座、安装螺纹套、安装螺杆、第一半球块、上部安装座、第一磁铁、第二磁铁、锁紧螺母和安装架,其中:
[0016]所述的安装底座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
[0017]所述的第一磁铁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
[0018]所述的安装螺纹套设置有四根,分别固定设置在安装底座的顶面,并且布置在矩形的角部;
[0019]所述的安装螺杆设置有四根,分别螺接在安装螺纹套内;
[0020]所述的上部安装座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并且上部安装座在四个角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安装螺杆穿过第一通孔;
[0021]所述的第二磁铁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并且第二磁铁的底面磁性与第一磁铁的顶面磁性相同;
[0022]所述的第一半球块固定设置在安装螺杆的中部,并且第一半球块的弧形面与第一通孔的上口可分离的抵靠;
[0023]所述的安装架包括底部半环、上部半环以及设置在底部半环和上部半环两端上的连接座,所述的底部半环固定设置在上部安装座的顶面中心,所述的连接座上均贯穿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的上部半环与底部半环扣合后夹紧加热管道,所述的安装螺杆穿过第
二通孔;
[0024]所述的锁紧螺母包括螺母部分和第二半球块,所述的第二半球块具有与螺母部分的螺孔相连通的第三通孔,锁紧螺母螺接在安装螺杆上,并且第二半球块的弧形面抵靠在第二通孔的上口。
[0025]进一步的,所述的纵梁钢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纵梁加强件,所述的纵梁加强件包括钢杆和钢丝绳,所述的钢杆可活动的设置在纵梁钢的水平段内,所述的钢丝绳缠绕在钢杆上,并两端穿过连接段,且固定在支撑底座,钢丝绳拉紧,并使钢杆悬置在水平段内。
[0026]有益效果:
[0027]本申请记载的叠合板特别适合大跨度的场景使用,在叠合板的底面设置纵梁钢,在纵梁钢内填充豆砾混凝土,形成可提供支撑的纵梁结构,该纵梁结构的包括中间的水平段以及设置在两端的斜向上的连接段,与此同时,在板主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由豆砾混凝土填充形成横梁结构,连接段与横梁结构连接,横梁结构为连接段提供支撑,连接段拉动水平段,在大跨度的叠合板而言,现场一体浇灌,结构更加稳定,在面对大跨度、承载大压力的场景中,本结构优势明显。
[0028]在浇灌叠合板前,先将相邻两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板与地暖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预制叠合板和地暖安装架,并且运输至现场,其中:所述的叠合板包括板主体以及设置在板主体第一侧底部的连接底座和设置在板主体第二侧上部的连接上座,所述的板主体的底面设置有纵梁钢,所述的纵梁钢为方钢,包括中间的水平段和两端的斜向上的连接段,两端的连接段的进口分别位于板主体的第一侧底部和第二侧底部,所述的板主体的顶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面找平并且固定设置有铁板,所述的连接底座包括底部座、底部加强件,所述的底部座包括与板主体第一侧底部的第一侧板、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底部的底板、设置在底板的顶面前后两侧的第一前挡板和第一后挡板,所述的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与连接段的进口连通的缺口,所述的底部加强件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横板、螺纹套和连接杆,所述的支撑底座设置有多个,并且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的第一横板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上,所述的螺纹套固定设置在第一横板顶面两端,所述的连接杆固定设置在第一横板的顶面,并且位于两个螺纹套之间,所述的连接上座包括支撑上座、第二横板、锁紧螺栓和连接结构,所述的支撑上座包括固定设置在板主体第二侧上部的第二侧板、设置在第二侧板上边缘的上板、设置在上板底面的前部和后部的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所述的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后挡板的外侧面与第一前挡板和第一后挡板的前侧面可滑动的配合,所述的上板中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套筒、导杆和弹簧,所述的套筒的内腔包括上部腔和下部腔,所述的上部腔内径大于下部腔内径,所述的导杆包括上部杆、滑块和下部杆,所述的上部杆与套筒的上口可滑动的配合,并且上部杆的顶端固定设置在上板底面,所述的滑块固定设置在上部杆的底端,并且与上部腔可滑动的配合,所述的下部杆固定设置在滑块的底面,并且可滑动的设置在下部腔内,所述的弹簧呈压缩状态的套装在上部杆,并且两端分别抵靠在套筒内腔顶面和滑块顶面,所述的上板两端开设有螺孔,所述的第二横板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套筒固定设置在通孔内,所述的锁紧螺栓包括上部螺纹杆和下部螺纹杆,所述的上部螺纹杆与螺孔相互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二横板在对应螺孔的位置开设有通过孔,所述的下部螺纹杆穿过通过孔,所述的板主体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位于凹槽上方的位置上均出料口,所述的第二侧板对应出料口的位置开设有出料通道;所述的地暖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磁铁;第二步:将叠合板吊装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会荣于子涵罗晶于万增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