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力工程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17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力工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基座、太阳能电池板和降温室,配电箱底部与基座相固定连接,配电箱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基座内设置有降温室,降温室用于给配电箱的内部和外壁进行降温;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的降低配电箱内的温度,并且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带动冷气由下至上进行流动从而降低配电箱整体温度,降温过程从配电箱的侧壁和内部同时进行,改善了降温效果,同时不需要额外耗电进行制冷,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力工程配电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力工程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在室外运行的配电箱,其不但会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产生高温,同时运行中自身也会产生热量,所以在盛夏高温季节,配电箱的箱体内的温度将会达到60℃以上,这时的温度大大超过了配电箱规定的环境温度,因而会造成配电箱内电器元件过热,发生故障。通常来说室内气温比较好控制,但是室外气温常常很难把持。因此如何解决配电箱户外电箱内温度高的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力工程配电箱。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力工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基座、太阳能电池板和降温室,配电箱底部与基座相固定连接,配电箱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基座内设置有降温室,降温室用于给配电箱的内部和外壁进行降温;
[0005]所述配电箱包括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底板、上挡罩板和过线孔,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呈矩形状首尾相接相固定连接,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形成配电室,配电室上部固定上挡罩板,配电室底板固定底板,底板上开设过线孔,过线孔为圆孔状,配电室通过过线孔与降温室相连通;
[0006]所述基座包括底支座和上支座,底支座和上支座均为长方体结构,底支座上端面位于地面A内部,上支座位于底支座上部,上支座横截面呈倒“T”状;底板固定于上支座上端面;
[000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可拆卸设置于侧壁一外侧,太阳能电池板内侧与配电箱之间形成冷却间隙,冷却间隙从侧壁一的底部延伸至侧壁一的上部,冷却间隙底部与降温室相连通,冷却间隙上部与导流组件相连通;太阳能电池板与导流组件通过线路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侧壁一边缘两侧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之间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内侧与侧壁一外侧之间形成冷却间隙且冷却间隙上下端均呈开口状。
[0009]优选的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支架板、引风机、引风孔和吸附海绵,支架板设置于固定板和太阳能电池板的上部,支架板上设置引风孔,引风孔内填充吸附海绵,引风机通过吸附海绵与冷却间隙相连通,引风机与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支架板包括支腿一、支腿二和横梁,支腿一、支腿二和横梁呈“ㄇ”状分布,太阳能电池板在插入至插入槽一和插入槽二后太阳能电池板上端面突出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的上端面,太阳能电池板上端面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封堵区。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包括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均为长方体结构,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均从侧壁一上端延伸至下端,固定板一内侧设置插入槽一,插入槽
截面呈“凵”状,插入槽一从固定板一的上端延伸至下端,固定板二内设置插入槽二,插入槽二截面呈“凵”状,插入槽二从固定板二的上端延伸至下端。
[0012]优选的所述降温室包括底降温室和上降温室,底降温室开设于底支座上,上降温室设置于底降温室上部,上降温室开设于上支座上,底降温室和上降温室均为中空状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上降温室与底板之间形成气体交换窗口,气体交换窗口为矩形状,且气体交换窗口位于冷却间隙的正下方,冷却间隙通过气体交换窗口与上降温室相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底降温槽底部设置隔热毛毡,隔热毛毡中部开设热交换口,热交换口为矩形状,地下输水管穿过底降温槽底部的地层并且地下输水管通过热交换口为与底降温槽相连通。
[0015]优选的所述底降温槽一侧设置遮挡部,遮挡部包括推杆和遮挡棉,底降温槽侧壁开设推杆放置槽,推杆放置槽凹入至底降温槽侧壁内,推杆一端固定于推杆放置槽内壁上,推杆一端与遮挡棉相固定连接,推杆带动遮挡棉左右移动,遮挡棉宽度与热交换口宽度一致,遮挡棉大小与热交换口大小相匹配。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快速的降低配电箱内的温度,并且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带动冷气由下至上进行流动从而降低配电箱整体温度,降温过程从配电箱的侧壁和内部同时进行,改善了降温效果,同时不需要额外耗电进行制冷,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所示的一种新能源电力工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1、基座2、太阳能电池板3和降温室4,配电箱1底部与基座2相固定连接,配电箱1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板3,基座2内设置有降温室4,降温室4用于给配电箱1的内部和外壁进行降温。配电箱1和太阳能电池板3相配合用于吸取降温室4内的冷空气给配电箱1的侧壁降温,同时依靠由下往上的吸附力带动降温室4内的一部分冷空气进入至配电箱1内部。
[0024]配电箱1包括侧壁一11、侧壁二12、侧壁三13、侧壁四14、底板15、上挡罩板16和过线孔17,侧壁一11、侧壁二12、侧壁三13、侧壁四14呈矩形状首尾相接相固定连接,侧壁一11、侧壁二12、侧壁三13、侧壁四14形成配电室18,配电室18上部固定上挡罩板16,配电室18底板固定底板15,底板15上开设过线孔17,过线孔17为圆孔状,配电室18通过过线孔17与降温室4相连通。过线孔17一方面用作过线,另一方面过线孔17作为降温室4内冷空气进入配
电室18的通道。
[0025]基座2包括底支座21和上支座22,底支座21和上支座22均为长方体结构,底支座21上端面位于地面A内部,上支座22位于底支座21上部,上支座22横截面呈倒“T”状;底板15固定于上支座22上端面。底支座21和上支座22一方面起到支撑配电箱1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地下输水管道冷空气排放的通道。
[0026]太阳能电池板3可拆卸设置于侧壁一11外侧,太阳能电池板3内侧与配电箱1之间形成冷却间隙31,冷却间隙31从侧壁一11的底部延伸至侧壁一11的上部,冷却间隙31底部与降温室4相连通,冷却间隙31上部与导流组件32相连通;太阳能电池板3与导流组件32通过线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3为导流组件32的运行提供电能,导流组件32引导降温室4内的气体从下向上沿着冷却间隙31移动,此时太阳能电池板3一方面用于提供能源另一方面避免侧壁一11接收阳光照射再者太阳能电池板3作为冷却间隙31用于气流的向上移动,而降温室4内的冷却气体一方面在冷却间隙31内对侧壁一11进行冷却从而一方面避免侧壁一11温度升高另一方面通过引导气体向上移动带动降温室4内的气体从过线孔17进入至配电室18内。
[0027]侧壁一11边缘两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力工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基座、太阳能电池板和降温室,配电箱底部与基座相固定连接,配电箱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基座内设置有降温室,降温室用于给配电箱的内部和外壁进行降温;所述配电箱包括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底板、上挡罩板和过线孔,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呈矩形状首尾相接相固定连接,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形成配电室,配电室上部固定上挡罩板,配电室底板固定底板,底板上开设过线孔,过线孔为圆孔状,配电室通过过线孔与降温室相连通;所述基座包括底支座和上支座,底支座和上支座均为长方体结构,底支座上端面位于地面A内部,上支座位于底支座上部,上支座横截面呈倒“T”状;底板固定于上支座上端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可拆卸设置于侧壁一外侧,太阳能电池板内侧与配电箱之间形成冷却间隙,冷却间隙从侧壁一的底部延伸至侧壁一的上部,冷却间隙底部与降温室相连通,冷却间隙上部与导流组件相连通;太阳能电池板与导流组件通过线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力工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一边缘两侧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之间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内侧与侧壁一外侧之间形成冷却间隙且冷却间隙上下端均呈开口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电力工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支架板、引风机、引风孔和吸附海绵,支架板设置于固定板和太阳能电池板的上部,支架板上设置引风孔,引风孔内填充吸附海绵,引风机通过吸附海绵与冷却间隙相连通,引风机与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电力工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包括支腿一、支腿二和横梁,支腿一、支腿二和横梁呈“ㄇ”状分布,太阳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贵超陈康万保林刘辉赵倩赵新定黄福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同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