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菌种研发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其通过设置雾化喷头旋转喷洒营养液,便于增加箱体内部营养液含量,提高使用实用性;包括箱体、支腿、放置板、水箱支腿、雾化水箱、进水口、潜水泵、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旋转管、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电机、轴承座和雾化喷头,箱体内部设置有空腔,两组支腿固定支撑安装在箱体内部下端,多组放置板横向均匀固定安装在两组支腿之间,两组水箱支腿下端与箱体上端连接,雾化水箱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水箱支腿上端连接,潜水泵固定安装在雾化水箱内部下端,第一连通管输入端与潜水泵左端连通,第二连通管上端与第一连通管输出端连通。第一连通管输出端连通。第一连通管输出端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菌种研发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主要是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益生菌能够增强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降低疾病风险,可使肠道生理产生显著变化,提供更好的健康状况并提高不同动物的生产性能。现有技术中,益生菌进行规模化生产时,对于益生菌的接种、培育效果不理想,对益生菌研发培育效率较低,能同时研发培育菌种的生物料较少,无法很好的解决益生菌营养吸收的需求,严重降低了益生菌的活性,从而影响益生菌的实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雾化喷头旋转喷洒营养液,便于增加箱体内部营养液含量,提高使用实用性的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包括箱体、支腿、放置板、水箱支腿、雾化水箱、进水口、潜水泵、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旋转管、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电机、轴承座和雾化喷头,箱体内部设置有空腔,两组支腿固定支撑安装在箱体内部下端,多组放置板横向均匀固定安装在两组支腿之间,两组水箱支腿下端与箱体上端连接,雾化水箱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水箱支腿上端连接,雾化水箱上端左侧连通设置有进水口,潜水泵固定安装在雾化水箱内部下端,第一连通管输入端与潜水泵左端连通,第二连通管上端与第一连通管输出端连通,旋转管上端与第二连通管下端连通,并且旋转管可转动设置在第二连通管下端,从动齿轮环套设置在旋转管圆周外侧,主动齿轮左端与旋转管右端啮合连接,电机下端与箱体上端连接,主动齿轮下端中部与电机输出端连接,箱体上端中部设置有轴承座,并且旋转管可转动设置在轴承座圆周内部,雾化喷头上端与旋转管下端连通,并且雾化喷头设置在箱体内部上侧。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还包括加热水箱、加热机、输电线、电加热管、第一水泵支板、第一水泵、抽热水管和热水盘管,加热水箱设置在箱体左侧,加热水箱内部设置有存水腔,加热机右端与加热水箱左端中部连接,两组输电线输入端分别与加热机上下两端电性连接,电加热管输入端与输电线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两组电加热管分别设置在加热水箱内部上侧两侧,第一水泵支板固定安装在箱体左端下侧,第一水泵下端与第一水泵支板上端连接,抽热水管右端与第一水泵左端连通,抽热水管输入端连通设置在加热水箱内部下侧,热水盘管输入端与第一水泵右端连通,热水盘管输出端与加
热水箱右端上侧连通,热水盘管主体盘绕设置在箱体内部左侧。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还包括冷水箱、压缩机、冷气连通管、冷气循环管、第二水泵支板、第二水泵、抽冷水管和冷水盘管,冷水箱设置在箱体右侧,压缩机左端与冷水箱右端中部连接,冷气连通管输入端与压缩机下端输出端连通,冷气连通管输出端与冷气循环管输入端连通,冷气循环管主体盘绕设置在冷水箱内部下侧,第二水泵支板左端与箱体右端下侧连接,第二水泵下端与第二水泵支板上端连接,抽冷水管左端与第二水泵右端连通,抽冷水管输入端连通设置在冷水箱内部下侧,冷水盘管输入端与第二水泵输出端连通,冷水盘管输出端连通设置在冷水箱左端上侧,并且冷水盘管主体盘绕设置在箱体内部右侧。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盘绕柱,两组第一盘绕柱横向固定安装在加热水箱内部上下两侧,并且电加热管盘绕设置在第一盘绕柱圆周外侧。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盘绕柱,第二盘绕柱横向固定安装在冷水箱内部下侧,并且冷气循环管盘绕设置在第二盘绕柱圆周外侧。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盘绕杆,第一盘绕杆竖直安装在箱体内部左侧,并且热水盘管主体盘绕设置在第一盘绕杆圆周外侧。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盘绕杆,第二盘绕杆竖直固定安装在箱体内部右侧,并且冷水盘管主体盘绕设置在第二盘绕杆圆周外侧。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还包括LED灯,多组LED灯均匀排列设置在箱体内部上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菌种放置在放置板上,之后通过进水口将营养液加注进入雾化水箱内部,然后启动潜水泵,潜水泵通过第一连通管输送进入第二连通管中,之后启动电机,电机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然后转动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配合,使从动齿轮转动,之后转动的从动齿轮带动其圆周内部的旋转管转动,然后转动的旋转管带动雾化喷头转动,之后通过转动的雾化喷头将雾化的营养液向箱体内部喷洒,通过设置雾化喷头旋转喷洒营养液,便于增加箱体内部营养液含量,提高使用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雾化喷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加热水箱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冷水箱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1、箱体;2、支腿;3、放置板;4、水箱支腿;5、雾化水箱;6、进水口;7、潜水泵;8、第一连通管;9、第二连通管;10、旋转管;11、从动齿轮;12、主动齿轮;13、电机;14、轴承座;15、雾化喷头;16、加热水箱;17、加热机;18、输电线;19、第一盘绕柱;20、电加热管;21、第一水泵支板;22、第一水泵;23、抽热水管;24、热水盘管;25、冷水箱;26、压缩机;27、冷气连通管;28、冷气循环管;29、第二水泵支板;30、第二水泵;31、抽冷水管;32、冷水盘管;33、第二盘绕柱;34、第一盘绕杆;35、第二盘绕杆;36、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包括箱体1、支腿2、放置板3、水箱支腿4、雾化水箱5、进水口6、潜水泵7、第一连通管8、第二连通管9、旋转管10、从动齿轮11、主动齿轮12、电机13、轴承座14和雾化喷头15,箱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两组支腿2固定支撑安装在箱体1内部下端,多组放置板3横向均匀固定安装在两组支腿2之间,两组水箱支腿4下端与箱体1上端连接,雾化水箱5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水箱支腿4上端连接,雾化水箱5上端左侧连通设置有进水口6,潜水泵7固定安装在雾化水箱5内部下端,第一连通管8输入端与潜水泵7左端连通,第二连通管9上端与第一连通管8输出端连通,旋转管10上端与第二连通管9下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支腿(2)、放置板(3)、水箱支腿(4)、雾化水箱(5)、进水口(6)、潜水泵(7)、第一连通管(8)、第二连通管(9)、旋转管(10)、从动齿轮(11)、主动齿轮(12)、电机(13)、轴承座(14)和雾化喷头(15),箱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两组支腿(2)固定支撑安装在箱体(1)内部下端,多组放置板(3)横向均匀固定安装在两组支腿(2)之间,两组水箱支腿(4)下端与箱体(1)上端连接,雾化水箱(5)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水箱支腿(4)上端连接,雾化水箱(5)上端左侧连通设置有进水口(6),潜水泵(7)固定安装在雾化水箱(5)内部下端,第一连通管(8)输入端与潜水泵(7)左端连通,第二连通管(9)上端与第一连通管(8)输出端连通,旋转管(10)上端与第二连通管(9)下端连通,并且旋转管(10)可转动设置在第二连通管(9)下端,从动齿轮(11)环套设置在旋转管(10)圆周外侧,主动齿轮(12)左端与旋转管(10)右端啮合连接,电机(13)下端与箱体(1)上端连接,主动齿轮(12)下端中部与电机(13)输出端连接,箱体(1)上端中部设置有轴承座(14),并且旋转管(10)可转动设置在轴承座(14)圆周内部,雾化喷头(15)上端与旋转管(10)下端连通,并且雾化喷头(15)设置在箱体(1)内部上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菌联合发酵研发环境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水箱(16)、加热机(17)、输电线(18)、电加热管(20)、第一水泵支板(21)、第一水泵(22)、抽热水管(23)和热水盘管(24),加热水箱(16)设置在箱体(1)左侧,加热水箱(16)内部设置有存水腔,加热机(17)右端与加热水箱(16)左端中部连接,两组输电线(18)输入端分别与加热机(17)上下两端电性连接,电加热管(20)输入端与输电线(18)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两组电加热管(20)分别设置在加热水箱(16)内部上侧两侧,第一水泵支板(21)固定安装在箱体(1)左端下侧,第一水泵(22)下端与第一水泵支板(21)上端连接,抽热水管(23)右端与第一水泵(22)左端连通,抽热水管(23)输入端连通设置在加热水箱(16)内部下侧,热水盘管(24)输入端与第一水泵(22)右端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峰,郭仁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微克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