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414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包括非均一孔径喷油嘴和波浪型燃烧室,所述非均一孔径喷油嘴是采用两种喷孔直径交替布置的喷油嘴,位于发动机的气缸盖上,所述波浪型燃烧室是采用类波浪线的燃烧室廓形,位于发动机活塞的顶部,且位于非均一孔径喷油嘴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通过采用两种孔径交替布置的喷油嘴,一方面可减少燃油喷雾之间的相互干扰,另一方面可有利于燃油喷雾在燃烧室内的合理分布,提高燃烧室内空气的利用率,增强缸内油气混合效果,从而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性能。从而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性能。从而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内燃机燃烧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面对日益严苛的排放和油耗法规的要求,车用发动机在Downsize(缩排量强化)概念引领下正经历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该概念的实质是,通过功率密度强化,用小排量的发动机取代大排量的发动机,装备在相同重量级别的车辆上,这样,发动机及整车的重量减轻、摩擦损失减少、热量损失减少、且常用运行工况偏向较高负荷的低比油耗区域,结果,在达到相同排放标准的情况下整机和整车油耗下降10%

30%,且保持动力性不变或略有增加。实现Downsize概念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包括:更高喷射压力的共轨燃油喷射技术、高增压技术或二级增压技术、可变配气相位和升程技术、精确的发动机和动力总成电控技术、先进的EGR和排气后处理技术、热管理和附件管理技术等。但是,Downsize技术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如何组织快速高效燃烧过程,提高发动机功率密度。
[0003]随着发动机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循环喷油量会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喷孔直径或增加喷孔数量的方式来增大流通面积,进而提升喷嘴的流量。但增大喷孔直径会使喷雾雾化质量降低,进而影响着火过程,同时过多的喷孔数量会使油束之间的距离变小,喷雾场中的燃油小液滴更容易发生相互碰撞而重新融合成大液滴,不利于燃油的破碎、蒸发以及与新鲜空气的快速混合,进而会降低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发动机燃烧系统,在提高循环喷油量的同时可以兼顾可燃混合气质量以及燃烧速率,进而提升高强化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以提高循环喷油量的同时兼顾可燃混合气质量以及燃烧速率,进而提升高强化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包括非均一孔径喷油嘴和波浪型燃烧室,所述非均一孔径喷油嘴是采用两种喷孔直径交替布置的喷油嘴,位于发动机的气缸盖上,所述波浪型燃烧室是采用类波浪线的燃烧室廓形,位于发动机活塞的顶部,且位于非均一孔径喷油嘴下方。
[0007]进一步的,所述非均一孔径喷油嘴的下方设有大孔径的喷孔和小孔径的喷孔,且大孔径的喷孔和小孔径的喷孔交替分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大孔径的喷孔的中心线与喷油器轴线的夹角为A,小孔径的喷孔的中心线与喷油器轴线的夹角为B,且夹角A和夹角B的角度不同。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大孔径的喷孔喷出油束的中心线和小孔径的喷孔喷出油束的中心
线分布在两个锥面上。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001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通过采用两种孔径交替布置的喷油嘴,可兼顾大喷孔喷雾的贯穿距离长,利于燃油扩散,以及小喷孔喷雾的雾化质量好,易于着火燃烧的两方面优势,同时采用不同的喷射夹角并结合波浪型燃烧室,一方面可减少燃油喷雾之间的相互干扰,另一方面可有利于燃油喷雾在燃烧室内的合理分布,提高燃烧室内空气的利用率,增强缸内油气混合效果,从而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性能。
[001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由于所有油束分布在两个锥面上,减小了油束间燃油液滴相互干扰的概率,有利于大流量密集喷射条件下燃油喷雾的破碎、蒸发及混合过程。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的剖视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非均一孔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
非均一孔径喷油嘴,2

大喷孔的燃油喷雾,3

波浪型燃烧室,4

小喷孔的燃油喷雾,5

大孔径的喷孔,6

小孔径的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3]一种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非均一孔径喷油嘴1和波浪型燃烧室3,所述非均一孔径喷油嘴1是采用两种喷孔直径交替布置的喷油嘴,位于发动机的气缸盖上,所述波浪型燃烧室3是采用类似于波浪线的燃烧室廓形,位于发动机活塞的顶部,且位于非均一孔径喷油嘴1下方。
[0024]非均一孔径喷油嘴1的下方设有大孔径的喷孔5和小孔径的喷孔6,且二者交替分布,所述大孔径的喷孔5的中心线与喷油器轴线的夹角为A,小孔径的喷孔6的中心线与喷油器轴线的夹角为B,且夹角A和夹角B的角度不同。
[0025]所述大孔径的喷孔5喷出油束的中心线和小孔径的喷孔6喷出油束的中心线分布在两个锥面上。非均一孔径喷油嘴1可喷射出长短交替分布的燃油油束,两种长度的油束分布在两个锥面上,大孔径的喷孔5喷出的油束分布在外侧,小孔径的喷孔6喷出的油束分布在内侧。结合波浪型燃烧室3的导流作用,可使大孔径的喷孔5喷出的油束更容易与燃烧室外围开阔区域的空气混合,充分发挥其贯穿距离长,利于燃油扩散的优势,有利于提升大流量密集喷射条件下的油气混合质量;小孔径的喷孔6喷出的油束更容易与燃烧室凹坑内的空气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均一孔径喷油嘴和波浪型燃烧室,所述非均一孔径喷油嘴是采用两种喷孔直径交替布置的喷油嘴,位于发动机的气缸盖上,所述波浪型燃烧室是采用类波浪线的燃烧室廓形,位于发动机活塞的顶部,且位于非均一孔径喷油嘴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均一孔径喷嘴的发动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非均一孔径喷油嘴的下方设有大孔径的喷孔和小孔径的喷孔,且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洪林张丛朱伟青刘金龙李超凡曹如楼车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