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柜内通风功能的低功耗型高压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13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柜内通风功能的低功耗型高压配电柜,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左侧面固定设有开口朝右的左通风半壳,所述主壳体右侧面固定设有开口朝左的右通风半壳,所述主壳体内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设有风机隔板,所述风机隔板与所述主壳体底壁之间形成风机容纳仓,所述风机容纳仓内固定设有风机,所述主壳体后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设有进风接口,所述进风接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设置。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参数能够自动选择自然通风散热、风机鼓风散热或者利用压缩空气进行散热,利用换向板来切换进风方式,利用温度传感器来自动调节风机转速,达到最佳进风量,散热效果最佳且更经济环保。散热效果最佳且更经济环保。散热效果最佳且更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柜内通风功能的低功耗型高压配电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柜内通风功能的低功耗型高压配电柜。

技术介绍

[0002]高低压配电柜,由于配电柜内安装有许多电子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配电柜内的温度升高。
[0003]现如今常用的散热方法是在机柜内在、加装大功率的轴流风机,并开设散热孔,使轴流风机吹出的风形成风冷循环,将高低压配电柜内部的热量快速的吹出机体,达到散热的效果,但是采用这种散热方式散热效果差且经济性不好。尤其是夏天的时候,由于配电柜设备的长时间运行,导致箱体内部温度过高,很难进行散热,进而导致内部的安全隐患,同时对内部的零部件,元器件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配电柜内部的电气元件在长时间运转后,温度较高,散热不顺畅时,将影响配电柜内部的电气元件的运转,长期处于高温的工作环境下,将会加速电子器件的老化,还会降低配电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柜内通风功能的低功耗型高压配电柜,能够根据实际工况切换散热模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柜内通风功能的低功耗型高压配电柜,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左侧面固定设有开口朝右的左通风半壳,所述主壳体右侧面固定设有开口朝左的右通风半壳,所述主壳体内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设有风机隔板,所述风机隔板与所述主壳体底壁之间形成风机容纳仓,所述风机容纳仓内固定设有风机,所述主壳体顶部连接设有自然风冷机构;
[0007]所述主壳体后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设有进风接口,所述进风接口上固定设有粗纱网,所述进风接口内固定设有细纱网,所述进风接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设置;
[0008]所述风机容纳仓右侧壁上具有进风通孔,所述进风通孔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主壳体右侧壁上具有多个散热进风口,所述散热进风口顶壁固定设有进风导流板,所述主壳体左侧壁上具有多个散热出风口,所述散热出风口底壁固定设有出风导流板;
[0009]所述左通风半壳后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具有总出风口,所述总出风口上固定设有总出风口纱网;
[0010]所述主壳体顶部具有自然进风孔,所述自然风冷机构包括固定设在所述自然进风孔处的集风罩配合环,转动配合在集风罩配合环上开口朝下的集风罩,固定设在所述集风罩上开口水平朝向的集风口,所述集风口内固定设有防尘网,所述集风罩上固定设有导向板,所述主壳体内顶壁位于自然进风孔处固定设有自然通风管,所述右通风半壳侧壁上固定设有自然通风壳体,所述自然通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自然通风壳体相连通,所述右通风
半壳上靠近所述进风通孔的位置具有与所述自然通风壳体相连通的自然进风口;
[0011]所述右通风半壳内前侧壁靠近所述进风通孔的位置固定设有开口朝后的转动支座,所述右通风半壳内规定设有上下延伸的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上具有换向板转轴通孔,所述转动支座内转动配合设有向后延伸穿过所述换向板转轴通孔的换向板转轴,所述换向板转轴上位于所述密封隔板后侧的部分固定设有换向板,所述换向板控制所述进风通孔和自然进风口其中一个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换向板转轴位于所述密封隔板前侧的部分上固定连接设有蜗轮,所述右通风半壳内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
[0012]所述主壳体内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设有与后侧壁平行的器件支撑板,所述器件支撑板前侧面固定设有多个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上连接有电子器件;
[0013]所述主壳体前侧壁上具有柜门通孔,所述柜门通孔处活动铰接设有柜门,所述柜门上具有观察窗,所述柜门上具有柜门把手。
[0014]优选地,所述主壳体后侧壁上固定设有压缩空气接口,所述主壳体右侧壁上固定设有压缩空气管,所述压缩空气管与所述压缩空气接口相连通设置,所述压缩空气管上具有多个压缩空气喷口,所述压缩空气喷口设置在所述散热进风口内,所述压缩空气喷口朝向主壳体内。
[0015]说明:压缩空气其自身温度更低,对柜内进行散热效果更好。
[0016]优选地,所述器件支撑板与主壳体内后侧壁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器件支撑板后侧面固定设有散热片。
[0017]优选地,所述左通风半壳侧壁上固定设有通风散热片,所述通风散热片材料为铜。
[0018]说明:通风散热片具有辅助散热的作用,铜的导热性能更好。
[0019]优选地,所述器件支撑板前侧面固定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柜门上具有参数显示屏,所述参数显示屏通过电信号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接。
[0020]说明:参数显示屏为了更直观的了解柜内温度等参数。
[0021]优选地,所述参数显示屏与所述风机通过电信号连接,能够显示风速信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电信号连接设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用于提供高温报警作用。
[0022]说明:当柜内温度异常时,蜂鸣器能够起到报警作用,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检修。
[0023]优选地,所述柜门通孔内固定设有一圈密封环板,所述密封环板前侧面固定设有一圈密封橡胶,所述柜门边缘处固定设有磁吸条。
[0024]说明:设置密封橡胶使得柜门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0025]优选地,所述主壳体左右侧面靠近所述柜门的位置各固定设有磁吸感应灯条,所述密封环板远离所述柜门的一侧固定设有磁吸感应器,所述磁吸感应器控制所述磁吸感应灯条的开和灭。
[0026]说明:设置磁吸感应灯条为了更好的观察柜内情况。
[0027]优选地,所述换向板边缘具有密封胶条。
[0028]说明:换向板边缘设置密封胶条使其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0029]优选地,所述风机容纳仓内壁上粘结设有一层耐火隔音棉。
[0030]说明:耐火隔音棉起到降噪的作用。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具有多
种散热模式,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参数能够自动选择自然通风散热、风机鼓风散热或者利用压缩空气进行散热,利用换向板来切换进风方式,利用温度传感器来自动调节风机转速,达到最佳进风量,使得散热效果最佳且更经济环保,温度,风速参数将在参数显示屏上显示,方便巡查人员了解配电柜内情况。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33]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34]图3是图1的右视图;
[0035]图4是图1的外观示意图;
[0036]图5是图1的A

A剖视图;
[0037]图6是图5的局部视图B;
[0038]图7是图1的局部视图C;
[0039]图8是图2的局部视图D;
[0040]图9是换向板设置在1位置的示意图;
[0041]图10是换向板设置在2位置的示意图。
[0042]图中,10

主壳体、101

进风通孔、10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柜内通风功能的低功耗型高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0),所述主壳体(10)左侧面固定设有开口朝右的左通风半壳(11),所述主壳体(10)右侧面固定设有开口朝左的右通风半壳(12),所述主壳体(10)内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设有风机隔板(13),所述风机隔板(13)与所述主壳体(10)底壁之间形成风机容纳仓(131),所述风机容纳仓(131)内固定设有风机(20),所述主壳体(10)顶部连接设有自然风冷机构(30);所述主壳体(10)后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设有进风接口(21),所述进风接口(21)上固定设有粗纱网(211),所述进风接口(21)内固定设有细纱网(212),所述进风接口(21)与所述风机(20)的进风口相连通设置;所述风机容纳仓(131)右侧壁上具有进风通孔(101),所述进风通孔(101)与所述风机(20)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主壳体(10)右侧壁上具有多个散热进风口(102),所述散热进风口(102)顶壁固定设有进风导流板(21),所述主壳体(10)左侧壁上具有多个散热出风口(103),所述散热出风口(103)底壁固定设有出风导流板(22);所述左通风半壳(11)后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具有总出风口(112),所述总出风口(112)上固定设有总出风口纱网(1121);所述主壳体(10)顶部具有自然进风孔(104),所述自然风冷机构(30)包括固定设在所述自然进风孔(104)处的集风罩配合环(31),转动配合在集风罩配合环(31)上开口朝下的集风罩(32),固定设在所述集风罩(32)上开口水平朝向的集风口(33),所述集风口(33)内固定设有防尘网(331),所述集风罩(32)上固定设有导向板(34),所述主壳体(10)内顶壁位于自然进风孔(104)处固定设有自然通风管(35),所述右通风半壳(12)侧壁上固定设有自然通风壳体(36),所述自然通风管(35)的另一端与所述自然通风壳体(36)相连通,所述右通风半壳(12)上靠近所述进风通孔(101)的位置具有与所述自然通风壳体(36)相连通的自然进风口(121);所述右通风半壳(12)内前侧壁靠近所述进风通孔(101)的位置固定设有开口朝后的转动支座(50),所述右通风半壳(12)内规定设有上下延伸的密封隔板(122),所述密封隔板(122)上具有换向板转轴通孔(1221),所述转动支座(50)内转动配合设有向后延伸穿过所述换向板转轴通孔(1221)的换向板转轴(51),所述换向板转轴(51)上位于所述密封隔板(122)后侧的部分固定设有换向板(52),所述换向板(52)控制所述进风通孔(101)和自然进风口(121)其中一个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换向板转轴(51)位于所述密封隔板(122)前侧的部分上固定连接设有蜗轮(511),所述右通风半壳(12)内固定设有电机(53),所述电机(5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设有蜗杆(531),所述蜗杆(531)与所述蜗轮(511)啮合连接;所述主壳体(10)内靠近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其王雪明陈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