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索塔的自爬式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13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18
本申请公开一种钢索塔的自爬式安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满足高度要求的已安装钢塔节段顶部安装自爬式安装系统;利用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从钢索塔的一侧吊装续接钢塔节段到已安装钢塔节段顶部进行安装;所述续接钢塔节段安装到位之后,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竖直爬升到下一个工位对下一个续接钢塔节段进行安装;钢索塔安装完毕之后,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逆向下降到初始安装位置并拆除。本申请使用了自爬式安装系统进行钢索塔的安装,使得钢索塔的对接精度得到控制,钢索塔的对接可调整性提高,降低了施工过程的操作难度和复杂度,也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施工的安全性。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索塔的自爬式安装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路桥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索塔的自爬式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斜拉桥或悬索桥的钢索塔安装的线型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索塔的线型偏差大,不仅影响索塔的结构受力,还可能影响到桥整体的施工质量,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目前的钢索塔吊装多采用塔吊吊装,将加工成型后的钢塔节段运送至施工平台后,采用大吨位塔吊分节吊装就位,对焊成型,塔吊随索塔安装高度的增加进行顶升和附墙。采用塔吊吊装索塔的主要缺点是索塔线型控制困难。随着索塔高度的增加,塔吊与索塔必须多次附墙连接,由于塔吊附墙件对索塔受力的不确定性及多次附墙迭代的影响,导致索塔线型控制困难。
[0003]此外,钢索塔安装过程中的其他高空作业工序也需要依赖塔吊或附墙电梯将施工人员运输至高空,对于超高超大的钢索塔的施工,使用适应工程项目的塔吊和附墙电梯增加了施工工序和增加了施工成本,不利于提高工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钢索塔的自爬式安装系统,还有利用该安装系统所实施的钢索塔的自爬式安装方法。
[0005]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首先是,一种钢索塔的自爬式安装系统,其包括自爬升组件、附着在所述自爬升组件上的起重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起重组件上的动力组件;其中,
[0007]所述自爬升组件,包括附着在钢索塔表面的轨道,以及在所述轨道上滑移的爬升组件;
[0008]所述起重组件,包括爬架、设置在所述爬架顶部的起重桁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起重桁架顶面的牵引吊具的移动小车;所述爬架栓接在所述爬升组件上;
[0009]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起重桁架上,用于执行起重和平移工序。
[0010]优选地,所述爬架对钢塔节段进行半包围,在所述起重桁架伸出的一侧预留开口。
[0011]可选择地,所述预留开口设置在顺桥向方向上或横桥向方向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爬架包括框式顶架和从所述框式顶架向下延伸出的若干竖杆,所述竖杆的高度大于一个钢塔节段的高度与吊具的作业高度的总和。
[0013]优选地,所述竖杆的高度为一个钢塔节段高度的1.5~2.5倍。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框式顶架包括两对正交拼接成框状的横杆和纵杆,所述起重桁架包括起重臂和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与所述横杆正交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横杆的宽度大于钢塔节段横截面宽度和起重桁架横截面宽度的总和。
[0016]可选择地,所述横杆设有反扣轨道,所述固定臂的底部反扣在所述反扣轨道上,所
述反扣轨道还设有锁定所述起重桁架与横杆相对位置的限位件。
[0017]进一步可选择地,所述横杆设有自爬升组件,所述固定臂栓接在所述自爬升组件的爬升组件上,所述爬升组件设有锁定爬升组件与轨道相对位置的限位件。
[0018]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臂上。
[0019]其次是,一种钢索塔的自爬式安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0]在满足高度要求的已安装钢塔节段顶部安装自爬式安装系统;
[0021]利用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从钢索塔的一侧吊装续接钢塔节段到已安装钢塔节段顶部进行安装;
[0022]所述续接钢塔节段安装到位之后,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竖直爬升到下一个工位对下一个续接钢塔节段进行安装;
[0023]钢索塔安装完毕之后,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逆向下降到初始安装位置并拆除。
[0024]优选地,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包括自爬升组件、附着在所述自爬升组件上的起重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起重组件上的动力组件;其中,
[0025]所述自爬升组件,包括附着在钢索塔表面的轨道,以及在所述轨道上滑移的爬升组件;
[0026]所述起重组件,包括爬架、设置在所述爬架顶部的起重桁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起重桁架顶面的牵引吊具的移动小车;所述爬架栓接在所述爬升组件上;
[0027]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起重桁架上,用于执行起重和平移工序。
[0028]优选地,所述爬架包括框式顶架和从所述框式顶架向下延伸出的若干竖杆,所述竖杆的高度为一个钢塔节段高度的1.5~2.5倍。
[0029]优选地,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的拆卸步骤包括:
[0030]调整所述起重桁架在框式顶架上的固定位置,使得起重桁架与钢索塔不干涉;
[0031]反向驱动自爬升组件,使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整体下降至初始安装位置;拆卸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
[0032]可选择地,调整所述起重桁架在框式顶架上的固定位置,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0033]在所述框式顶架和起重桁架之间设有滑轨的情况下,改装所述动力组件的安装位置,使得所述动力组件牵拉所述起重桁架平移至框式顶架的一侧;
[0034]在所述框式顶架和起重桁架之间平卧设置所述自爬升组件的情况下,利用所述自爬升组件驱动所述起重桁架平移至框式顶架的一侧。
[0035]具体地,所述框式顶架和起重桁架之间设有滑轨,包括:所述框式顶架与起重桁架正交的横杆上设置反扣轨道,所述起重桁架的底部反扣在所述反扣轨道上,所述起重桁架执行钢索塔吊装工序时锁定在所述反扣轨道上。
[0036]或者,所述框式顶架和起重桁架之间平卧设置所述自爬升组件,包括:所述框式顶架与起重桁架正交的横杆上设置所述自爬升组件,所述起重桁架与自爬升组件栓接,所述起重桁架执行钢索塔吊装工序时所述自爬升组件锁定。
[0037]进一步地,所述已安装塔节段通过吊车安装。
[0038]更进一步地,所述续接钢塔节段从钢索塔顺桥向的一侧起吊;所述续接钢塔节段从桥面运输至起吊点。
[0039]或者,所述续接钢塔节段从钢索塔横桥向的一侧起吊;所述续接钢塔节段从施工
栈桥运输至起吊点。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具有如下优势:
[0041](1)本申请的安装系统,利用已安装索塔节段作为基础吊装下一节段,不需要单独设置强大的基础,能够实现自爬升、下降,整个系统便于安装和拆除。
[0042](2)本申请的安装系统,爬架自身重量小,不需要多层附着,大部分工序不需要塔吊参与,索塔受力明确,有利于索塔线型控制。
[0043](3)本申请的安装系统,起重桁架与爬架之间设置为可相对滑动,当该安装系统准备自下降之前,驱动起重桁架调整在爬架顶部的固定位置,使得起重桁架与钢索塔不干涉,使该安装系统可以顺利实现自下降,减少塔吊参与辅助该安装系统的拆卸。
[0044](4)本申请的安装系统,爬架具有多功能性,支架同时兼顾施工平台,可用于索塔焊接施工,实现一架多用。
[0045](5)本申请的安装系统,可以从顺桥向位置设置起吊点,也可以从横桥向位置设置起吊点,能够适应多种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0046]图1为本申请中利用钢索塔的自爬式安装系统起吊续接钢塔节段的施工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索塔的自爬式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满足高度要求的已安装钢塔节段顶部安装自爬式安装系统;利用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从钢索塔的一侧吊装续接钢塔节段到已安装钢塔节段顶部进行安装;所述续接钢塔节段安装到位之后,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竖直爬升到下一个工位对下一个续接钢塔节段进行安装;钢索塔安装完毕之后,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逆向下降到初始安装位置并拆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包括自爬升组件、附着在所述自爬升组件上的起重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起重组件上的动力组件;其中,所述自爬升组件,包括附着在钢索塔表面的轨道,以及在所述轨道上滑移的爬升组件;所述起重组件,包括爬架、设置在所述爬架顶部的起重桁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起重桁架顶面的牵引吊具的移动小车;所述爬架栓接在所述爬升组件上;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起重桁架上,用于执行起重和平移工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架包括框式顶架和从所述框式顶架向下延伸出的若干竖杆,所述竖杆的高度为一个钢塔节段高度的1.5~2.5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的拆卸步骤包括:调整所述起重桁架在框式顶架上的固定位置,使得起重桁架与钢索塔不干涉;反向驱动自爬升组件,使所述自爬式安装系统整体下降至初始安装位置;拆卸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卢冠楠柴伟肖向荣肖旭胡少涛郭剑飞王志楠贾光轩马水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