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折叠式蒙古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336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折叠式蒙古包,包括圆顶盖、与圆顶盖下方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环、置于连接环外周向下延伸的乌尼杆、置于乌尼杆下方且与乌尼杆通过五金件铰接的哈那杆、与哈那杆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的底座,哈那杆之间交叉设置且连接处铰接,哈那杆之间设有蒙古包门,哈那杆上设有与乌尼杆配合的凹槽,乌尼杆置于凹槽内且设有定位槽,乌尼杆之间设有哈那横向固定杆,哈那横向固定杆内设有穿过哈那横向固定杆的应力钢丝绳,应力钢丝绳穿过定位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零件加工为机器加工方式,效率高,耗时短,质量有保证;蒙古包折叠形式简单,蒙古包整体自重较轻,搭建拆装容易,木结构框架结构,强重比高,安装方式便捷,便于拆装运输。便于拆装运输。便于拆装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折叠式蒙古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蒙古包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轻型折叠式蒙古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传统蒙古包建造方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统蒙古包哈那(围墙)和乌尼(檩条)框架材料采用柳木、红柳木等就地取材韧性好的木材。为实现拆装功能,传统蒙古包采用柳木浸泡软化,手工弯曲,骆驼皮条软连接等形式。覆面材料采用羊毛毡多片多层覆盖的方式防风保温。
[0003]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化的发展,传统蒙古包建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一是传统蒙古包制作方式采用手工制作,需要较多的工时,质量不能保证;二是制作传统蒙古包的材料材质低劣,性能较差,保温防护性能达不到居住要求;三是传统蒙古包搭建需要三到五个人,多片哈那(围墙)需要用马鬃绳围拦在一起,乌尼(檩条)需要搭建者逐根连接在天窗(陶脑)和哈那(围墙)上,搭建方式落后。
[0004]现有的折叠蒙古包制作专利技术技术中,折叠的形式较复杂,构件沉重,难以实现便搭建,还包括伞形支撑架中间立柱与哈那(围墙)连接,都属于结构不合理,制作成本高,折叠功能难以实现。如图1所示。
[0005]现有的蒙古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固定结构蒙古包体量大,材料多为钢结构或者水泥混凝土材质,部分木结构蒙古包制作安装方式繁琐,不便于运输。
[0006]2.现有的折叠蒙古包专利技术中乌尼为伞形支撑架结构,中间仍有立柱,哈那为直立结构相对承重力差易损坏。
[0007]3.现有的传统蒙古包材料采用柳木或者红柳,哈那墙高度只有1.45米,外层采用羊毛毡包覆,受力较差,保温隔热效果差,蒙古包内部空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折叠式蒙古包,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轻型折叠式蒙古包,该折叠式蒙古包包括圆顶盖、置于所述圆顶盖下方且与所述圆顶盖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环、置于所述连接环外周向下延伸且与所述连接环铰接的乌尼杆、置于所述乌尼杆远离所述连接环一端下方且与所述乌尼杆通过五金件铰接的哈那杆、置于所述哈那杆下方且与所述哈那杆通过连接件连接的底座,
[0010]所述哈那杆之间交叉设置且连接处铰接,所述哈那杆之间设有蒙古包门,
[0011]所述哈那杆上设有与所述乌尼杆配合的凹槽,所述乌尼杆远离所述连接环的一端置于所述凹槽内且设有定位槽,所述乌尼杆远离所述连接环的一端之间设有哈那横向固定杆,所述哈那横向固定杆内设有穿过所述哈那横向固定杆的应力钢丝绳,所述应力钢丝绳穿过所述定位槽。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圆顶盖为透明亚克力材料。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环采用数控精密加工的三层复合木结构,
所述连接环外周设有等距的限位槽,所述乌尼杆一端置于所述限位槽内且与所述连接环铰接,所述连接环顶部设有安装所述圆顶盖的开闭器。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五金件为“匚”字型。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哈那杆顶端与所述乌尼杆通过五金件铰接,所述哈那杆下端与所述连接件铰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蒙古包门两侧设有螺纹孔,所述哈那杆上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通孔,所述蒙古包门通过螺纹杆穿过所述螺纹孔以及通孔与所述哈那杆固定。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底座为木质材料。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乌尼杆以及所述哈那杆外侧从内向外依次铺设羊毛毡、保温垫层以及高疏水防雨帆布。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蒙古包制作技术符合现代工业化加工方式,所有零部件加工均用机器加工方式,效率高,耗时短,质量有保证;
[0020]2.本专利技术蒙古包制作框架材料采用优质硬木,强度有保证,外观精美。包覆材料采用高强度耐候性防雨帆布;保温材料采用纳米隔热毡,性能优良;天窗上外罩透明亚克力圆顶,保温防雨雪同时采光良好;
[0021]3.本专利技术蒙古包折叠形式简单,蒙古包整体自重较轻,搭建拆装容易,木结构框架结构,强重比高,安装方式便捷,便于拆装运输;
[0022]4.本专利技术的折叠结构去除了中间的立柱,并在哈那部分使用了交叉结构的方式,三角形的支撑提高了承重能力且稳定性好,折叠形式简单,不易损坏;
[0023]5.本专利技术采用优质硬木材料,自重轻强度高,哈那墙能达到2.1米高度,外层采用耐候型防雨帆布和纳米隔热保温材料包覆,保温防风性能优良,折叠形式简单,受力好,蒙古包内部空间宽敞。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
技术介绍
中的蒙古包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轻型折叠式蒙古包完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哈那杆展开乌尼杆未翻折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轻型折叠式蒙古包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哈那杆与连接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圆顶盖、2.五金件、3.哈那横向固定杆、4.哈那杆、5.连接件、6.底座、7.连接环、8.乌尼杆、9.蒙古包门、81.定位槽、10.应力钢丝绳、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1]实施例一:
[0032]图1

图5示出了一种轻型折叠式蒙古包,该折叠式蒙古包包括圆顶盖1、置于所述圆顶盖1下方且与所述圆顶盖1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环7、置于所述连接环7外周向下延伸且与所述连接环7铰接的乌尼杆8、置于所述乌尼杆8远离所述连接环7一端下方且与所述乌尼杆8通过五金件2铰接的哈那杆4、置于所述哈那杆4下方且与所述哈那杆4通过连接件5连接的底座6,
[0033]所述哈那杆4之间交叉设置且连接处铰接,所述哈那杆4之间设有蒙古包门9,
[0034]所述哈那杆4上设有与所述乌尼杆8配合的凹槽11,所述乌尼杆8远离所述连接环7的一端置于所述凹槽11内且设有定位槽81,所述乌尼杆8远离所述连接环7的一端之间设有哈那横向固定杆3,所述哈那横向固定杆3内设有穿过所述哈那横向固定杆3的应力钢丝绳10,所述应力钢丝绳10穿过所述定位槽81。
[0035]所述圆顶盖1为透明亚克力材料。
[0036]所述连接环7采用数控精密加工的三层复合木结构,所述连接环7外周设有等距的限位槽,所述乌尼杆8一端置于所述限位槽内且与所述连接环7铰接,所述连接环7顶部设有安装所述圆顶盖1的开闭器。
[0037]所述五金件2为“匚”字型。
[0038]所述哈那杆4顶端与所述乌尼杆8通过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折叠式蒙古包,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式蒙古包包括圆顶盖(1)、置于所述圆顶盖(1)下方且与所述圆顶盖(1)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环(7)、置于所述连接环(7)外周向下延伸且与所述连接环(7)铰接的乌尼杆(8)、置于所述乌尼杆(8)远离所述连接环(7)一端下方且与所述乌尼杆(8)通过五金件(2)铰接的哈那杆(4)、置于所述哈那杆(4)下方且与所述哈那杆(4)通过连接件(5)连接的底座(6),所述哈那杆(4)之间交叉设置且连接处铰接,所述哈那杆(4)之间设有蒙古包门(9),所述哈那杆(4)上设有与所述乌尼杆(8)配合的凹槽(11),所述乌尼杆(8)远离所述连接环(7)的一端置于所述凹槽(11)内且设有定位槽(81),所述乌尼杆(8)远离所述连接环(7)的一端之间设有哈那横向固定杆(3),所述哈那横向固定杆(3)内设有穿过所述哈那横向固定杆(3)的应力钢丝绳(10),所述应力钢丝绳(10)穿过所述定位槽(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折叠式蒙古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顶盖(1)为透明亚克力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喜龙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