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挤型太阳能组件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领域,具体为一种共挤型太阳能组件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全世界在开始推广绿色能源的使用推广工作,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方向,我国近些年也开始大力推广太阳能的使用,其中太阳能发电则成为太阳能使用的重要方式。光伏电池板作为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核心组件,提高其对于太阳能的吸收转化效率,是太阳能发电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于现有的光伏电池板材料限制,太阳光单次通过时光伏电池板的吸收转化率有限,多余的能量则透过光伏电池板照射于背板,因此需要一种透光性能好且能够反射聚光的太阳能组件背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共挤型太阳能组件背板,其整体从下自上依次为EVA涂层、第一支撑层、EVA隔断层、填充粘合层、金属镀层、第二支撑层、耐候层,填充粘合层与金属镀层之间固定有若干玻璃微珠;EVA涂层、第一支撑层、EVA隔断层三层共挤结合形成上背板层;填充粘合层、玻璃微珠、金属镀层粘合形成反光层;第二支撑层、耐候层二层共挤结合形成下背板层;玻璃微珠之间相邻设置、均匀分布,并嵌入填充粘合层与金属镀层中;金属镀层沿与填充粘合层接触面和玻璃微珠突出嵌入部分接触面分布,同时第二支撑层与金属镀层接触面的形状根据金属镀层的形状改变;EVA涂层与EVA隔断层材质为EVA乙烯
‑r/>醋酸乙烯共聚物薄膜;第一支撑层与第二支撑层材质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填充粘合层材质为丙烯酸树脂、PVB聚乙烯醇缩丁醛;耐候层材质为PVDF聚偏氟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金属镀层材质为铝;太阳能组件背板的厚度为540
‑
650μm。
[0005]作为优选,EVA涂层的厚度为30
‑
50μm;第一支撑层的厚度为100
‑
150μm;EVA隔断层的厚度为30
‑
50μm;填充粘合层的厚度为70
‑
100μm;金属镀层的厚度为20
‑
30nm;第二支撑层的厚度为100
‑
150μm;耐候层的厚度为30
‑
50μm。
[0006]作为优选,填充粘合层的所用材料的质量分数为丙烯酸树脂5
‑
15%,PVB聚乙烯醇缩丁醛85
‑
95%。
[0007]作为优选,耐候层所用材料的质量分数为PVDF聚偏氟乙烯45
‑
50%,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0
‑
55%;作为优选,玻璃微珠的直径为98
‑
102μm。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共挤型太阳能组件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EVA涂层所用配方材料EVA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第一支撑层所用配方材料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EVA隔断层所用配方材料EVA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分别提供给三台挤出机,经分层模头实现三层组分共挤结合成膜,形成上背板层;(2)将第二支撑层所用配方材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耐候层所用配方材料PVDF聚偏氟乙烯与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分别提供给二台挤出机,经分层模头实现二层组分共挤结合成膜,形成下背板层;(3)将下背板层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完成后将下背板层置入真空室内,均速放卷收卷,进行真空铝蒸镀,待下背板层的表面冷却后形成一层光亮的铝层即为金属镀层;(4)将玻璃微珠均匀部散于金属镀层的上表面,由压辊机水平压合,将玻璃微珠部分嵌入金属镀层与下背板层中;(5)将填充粘合层所用配方材料丙烯酸树脂、PVB聚乙烯醇缩丁醛均匀混合,在步骤(4)的压辊机水平压合后,随即将混合物通过涂布机均匀涂布至金属镀层的上表面,随后在上背板层马上覆盖其上,再通过热压辊压合;(6)冷却、修边后收卷,得到共挤型太阳能组件背板。
[0009]作为优选,步骤(1)与步骤(2)中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5:1
‑
40:1。
[0010]作为优选,步骤(3)中真空室的真空度为0.001
‑
0.01Pa。
[0011]作为优选,步骤(4)中热压辊的温度为150
‑
160℃。
[0012]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组件背板具备优异的抗冲击性、耐热性、耐热变色性以及轻量化,同时反光层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利用反光层的玻璃微珠与金属镀层配合形成凹面反光面,对进入的太阳光进行聚光反射,为光伏电池板进行二次照射,可以提高光伏电池板的转化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横切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中标注:1、上背板层;2、反光层;3、下背板层;11、EVA涂层;12、第一支撑层;13、EVA隔断层;21、填充粘合层;22、玻璃微珠;23、金属镀层;31、第二支撑层;32、耐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宽度”、
ꢀ“
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实施例1参照图1
‑
2,一种共挤型太阳能组件背板,其整体从下自上依次为EVA涂层11、第一支撑层12、EVA隔断层13、填充粘合层21、金属镀层23、第二支撑层31、耐候层32,填充粘合层21与金属镀层23之间固定有若干玻璃微珠22;EVA涂层11、第一支撑层12、EVA隔断层13三层共挤结合形成上背板层1;填充粘合
层21、玻璃微珠22、金属镀层23粘合形成反光层2;第二支撑层31、耐候层32二层共挤结合形成下背板层3;玻璃微珠22之间相邻设置、均匀分布,并嵌入填充粘合层21与金属镀层23中;金属镀层23沿与填充粘合层21接触面和玻璃微珠7突出嵌入部分接触面分布,同时第二支撑层31与金属镀层23接触面的形状根据金属镀层23的形状改变;EVA涂层11与EVA隔断层13材质为EVA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薄膜;第一支撑层12与第二支撑层31材质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填充粘合层21材质为丙烯酸树脂、PVB聚乙烯醇缩丁醛;耐候层32材质为PVDF聚偏氟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金属镀层23材质为铝;太阳能组件背板的厚度为650μm。
[00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EVA涂层11的厚度为50μm;第一支撑层12的厚度为150μm;EVA隔断层13的厚度为50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挤型太阳能组件背板,其特征在于:整体从下自上依次为EVA涂层(11)、第一支撑层(12)、EVA隔断层(13)、填充粘合层(21)、金属镀层(23)、第二支撑层(31)、耐候层(32),所述填充粘合层(21)与金属镀层(23)之间固定有若干玻璃微珠(22);所述EVA涂层(11)、第一支撑层(12)、EVA隔断层(13)三层共挤结合形成上背板层(1);所述填充粘合层(21)、玻璃微珠(22)、金属镀层(23)粘合形成反光层(2);所述第二支撑层(31)、耐候层(32)二层共挤结合形成下背板层(3);所述玻璃微珠(22)之间相邻设置、均匀分布,并嵌入填充粘合层(21)与金属镀层(23)中;所述金属镀层(23)沿与填充粘合层(21)接触面和玻璃微珠(7)突出嵌入部分接触面分布,同时所述第二支撑层(31)与金属镀层(23)接触面的形状根据金属镀层(23)的形状改变;所述EVA涂层(11)与EVA隔断层(13)材质为EVA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所述第一支撑层(12)与第二支撑层(31)材质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填充粘合层(21)材质为丙烯酸树脂、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所述耐候层(32)材质为PVDF聚偏氟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金属镀层(23)材质为铝;所述太阳能组件背板的厚度为540
‑
65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挤型太阳能组件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EVA涂层(11)的厚度为30
‑
50μm;所述第一支撑层(12)的厚度为100
‑
150μm;所述EVA隔断层(13)的厚度为30
‑
50μm;所述填充粘合层(21)的厚度为70
‑
100μm;所述金属镀层(23)的厚度为20
‑
30nm;所述第二支撑层(31)的厚度为100
‑
150μm;所述耐候层(32)的厚度为30
‑
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挤型太阳能组件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粘合层(21)的所用材料的质量分数为丙烯酸树脂5
‑
15%,PVB聚乙烯醇缩丁醛85
‑
9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秋一,陈卫,王怀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