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地处置建筑固体废料并阻控工业场地污染物水平迁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261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地处置建筑固体废料并阻控工业场地污染物水平迁移的方法,具体是将工业污染场地内的废弃建筑物拆除,再将建筑固体废料粉碎、过筛,筛分成不同粒径的碎料;在工业污染场地外围挖设沟渠,然后在沟渠内且靠近沟渠外围处按污染物水平迁移方向,将粒径从小到大的碎料依次堆砌,形成固废碎料层,再在固废碎料层远离工业污染场地的一面设置固定网,再在固定网外侧设置反应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以废治废的途径实现工业场地污染物的原位管控,并且阻控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稳定性高,能够有效保证工业场地的安全。效保证工业场地的安全。效保证工业场地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地处置建筑固体废料并阻控工业场地污染物水平迁移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物与污染物原位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原地处置建筑固体废料并阻控工业场地污染物水平迁移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的物质,形成固体废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渣。废料坝体主要应用于工业场地废弃后,阻控工业场地内遗留下来的固体废物迁移,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0003]废料坝体设计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则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我国一直重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问题,并于2020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防治法》规定,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处置行为,推进综合利用,加强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场所建设,保障处置安全,防止污染环境。我国废旧工业场地普遍存在,含有重金属、氯离子、含氧酸根离子、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等,许多场地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治理技术不达标,治理成效较差,造成固体废物大面积迁移。2011年4月,云南省陆良和平化工有限公司的铬渣被承运人非法倾倒,总量达到5000多吨,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危及人们生命安全。
[0004]废料坝按是否透水可分为不透水坝和透水坝。传统的废料坝为防止有害成分的泄露,通常是不透水或局部透水按挡水坝进行设计。渗流模型试验和实践指出,初期坝不透水,堆积坝的浸润线将在初期坝顶以上高程逸出。因此透水坝是初期坝中最基本的坝型,也是理想的坝型。目前的建筑废物处置方法主要针对于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处理(中国专利CN103978013B,一种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建筑废物的处理方法;中国专利CN104190692B,一种使受多种重金属污染的建筑废物稳定化方法;中国专利CN102652953A,一种铬污染建筑废物的处理方法;中国专利CN105457969B,一种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建筑废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其方法主要集中于将建筑废物破碎后,通过洗涤等方法,把重金属和有机废物洗脱出来,并加以处置。它们仅针对单一污染源进行处理,均没有考虑到混合污染的处理问题, 没有考虑到以废治废的问题。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原地处置建筑固体废料并阻控工业场地污染物水平迁移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地处置建筑固体废料并阻控工业场地污染物水平迁移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业污染场地内的废弃建筑物拆除,再将建筑固体废料粉碎、过筛,筛分成不同粒径的碎料;
S2、在工业污染场地外围挖设沟渠,然后在沟渠内且靠近沟渠外围处按污染物水平迁移方向,将粒径从小到大的碎料依次堆砌,形成固废碎料层,再在固废碎料层远离工业污染场地的一面设置固定网,再在固定网外侧设置反应层。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工业污染场地内现有的废弃建筑物,就地取材处理后作为固废碎料层,然后通过在工业污染场地外围布设沟渠、固废碎料层以及反应层,从而组成污染物水平迁移阻控结构,一方面阻拦工业污染场地内的剩余固废迁移,另一方面对随雨水以及场地渗水流动的污染物进行阻控,确保污染物不会向外扩散;本专利技术通过以废治废的途径实现工业场地污染物的原位管控,并且阻控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稳定性高,能够有效保证工业场地的安全;2、本专利技术反应层由透水反应筒组成,透水反应筒不仅便于透过污水,与此同时,可根据工业场地污染物类型不同,灵活装填不同反应填料,从而全面阻控各类污染物,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配合滑槽以及滑轨组成的滑动结构,可便于将透水反应筒取出并更换反应填料;3、本专利技术设有两排相互错位的透水反应筒,两排错位的透水反应筒不仅便于污水流入,而且可提高污染物阻控效果;并且两排透水反应筒均设有滑动结构,可根据需要灵活更换反应填料;4、反应填料中的承托性物料起到支撑作用,不仅可将功能性物料分散开来,增加了反应接触面积,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功能性物料利用率;同时承托性物料的良好渗透性避免堵塞,保障功能性物料正常反应;5、反应填料中的膨润土对零价铁粉起促进作用,而膨润土和阳离子表明活性剂能够起到协同作用,能够有效阻控重金属、氯离子、含氧酸根离子以及有机污染物。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透水反应筒被拉出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透水反应筒有两排且被拉出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有一排透水反应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有两排透水反应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迎水面设有第一滑槽的透水反应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背水面设有第二滑槽的透水反应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沟渠,2

固废碎料层,3

固定网,4

反应层,5

透水反应筒,6

进水孔,7

出水孔,8

第一滑槽,9

第一滑轨,10

第二滑槽,11

第二滑轨,12

工业污染场地。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0]如附图1~附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业污染场地内的废弃建筑物拆除,再将建筑固体废料粉碎、过筛,筛分成
不同粒径的碎料;S2、在工业污染场地外围挖设沟渠1,然后在沟渠1内且靠近沟渠1外围处按污染物水平迁移方向,将粒径从小到大的碎料依次堆砌,形成固废碎料层2,再在固废碎料层2远离工业污染场地的一面设置固定网3,固定网3起到固定固废碎料层2的作用,再在固定网3外侧设置反应层4,其中固定网3可以是不锈钢网。
[0011]优选地,S1步骤筛分成粒径≤ 2 mm、2mm<粒径≤10mm、10mm<粒径≤50mm,共三种碎料。
[0012]优选地,所述固废碎料层2的底部埋入沟渠1底部的土层中,可增强固废碎料层2稳固性,固废碎料层2顶部高于沟渠1顶部10~150cm。
[0013]优选地,所述固废碎料层2的总厚度为100~200cm,三种不同粒径的碎料的厚度相等。
[0014]优选地,最小粒径的碎料呈坡状堆砌。
[0015]优选地,所述反应层4是由若干个两两之间相互接触的透水反应筒5组成,透水反应筒5底部为封闭结构,透水反应筒5内装有反应填料;反应填料通过透水反应筒5顶部,装入透水反应筒5内。
[0016]优选地,所述反应填料是将承托性物料与功能性物料混合均匀得到,承托性物料与功能性物料的质量比为1:0.1~1;承托性物料起到支撑作用,不仅可将功能性物料分散开来,增加了反应接触面积,提高了处理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地处置建筑固体废料并阻控工业场地污染物水平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业污染场地内的废弃建筑物拆除,再将建筑固体废料粉碎、过筛,筛分成不同粒径的碎料;S2、在工业污染场地外围挖设沟渠(1),然后在沟渠(1)内且靠近沟渠(1)外围处按污染物水平迁移方向,将粒径从小到大的碎料依次堆砌,形成固废碎料层(2),再在固废碎料层(2)远离工业污染场地的一面设置固定网(3),再在固定网(3)外侧设置反应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地处置建筑固体废料并阻控工业场地污染物水平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筛分成粒径≤ 2 mm、2mm<粒径≤10mm、10mm<粒径≤50mm,共三种碎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地处置建筑固体废料并阻控工业场地污染物水平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废碎料层(2)的底部埋入沟渠(1)底部的土层中,固废碎料层(2)顶部高于沟渠(1)顶部10~15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地处置建筑固体废料并阻控工业场地污染物水平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层(4)是由若干个两两之间相互接触的透水反应筒(5)组成,透水反应筒(5)底部为封闭结构,透水反应筒(5)内装有反应填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原地处置建筑固体废料并阻控工业场地污染物水平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填料是将承托性物料与功能性物料混合均匀得到,承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勇师伟萌赵群田森林李杰黄建洪李英杰胡学伟宁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