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技术领域。一种梅州柚黑点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早春萌芽前,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150倍或10%苯醚甲环唑1000倍+99%矿物油200倍;选用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99%矿物油200倍或40%苯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梅州柚黑点病的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梅州柚黑点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梅州柚是梅州三大农产品之一,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市柚子种植面积62万亩,总产93万吨,产值72亿元。产量占广东全省柚果产量的90%,占全国的1/5,全球的1/10,是全省最大的柚子产区,也是全球最大的沙田柚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柚子种植规模的发展,梅州柚黑点病也由次要病害上升为危害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经走访发现梅州柚黑点病的发病率为80%以上。
[0003]柑橘黑点病也称砂皮病,其病原有性态为柑橘座间壳菌[Diaporthe citri(Fawcett)Wolf],无性态为柑橘拟茎点霉菌(PhomopsiscitriFawcett)。该病菌除了为害新梢、新叶和果实引起黑点外,也为害枝梢引起枝枯,为害枝干引起干枯和流胶,故也称树脂病,田间感染并带菌贮藏的果实在贮藏期发病引起褐色蒂腐。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外观品质,拉低了果实的收购价格,柚果表面黑点病斑大且超过果面1/3收购商归为残次果不收购,病斑少于果面1/3的视严重程度每斤减价0.2~1.0元不等,梅州柚黑点病的爆发严重减少了果农的经济效益。过去梅州柚黑点病常作为次要病害一般结合柚子疮痂病的防治进行兼治,故在药剂种类和喷药时期的确定上均以满足梅州柚疮痂病的控制为前提,但实践证明这种防治措施对日益严重的梅州柚黑点病未能奏效。
[0004]CN201710894586.4公开了一种柑橘防治砂皮病的方法,可使果实外表美观,不影响销售性。但防治过程中用药品种多,操作复杂,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易产生抗药性,经济效益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梅州柚黑点病的防治方法,该防治方法在掌握梅州柚黑点病发病规律和发病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防治效果可达68%以上。药剂药效好,用量少,成本低,不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少。防治过程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可大大提高柚果的外观品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0006]申请人于2013年着手梅州柚黑点病的监测及防控技术研究,并从2014年开始建立试验点进行梅州柚黑点病发生规律的探索及防控药剂的试验研究。经研究发现,梅州柚黑点病的发生规律有以下特点:
[0007]1.黑点病初次侵染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相对于梅州柚物候期为谢花期。田间叶片初见病斑为4月中下旬,幼果初见病斑5月上旬至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感病高峰期,病情发展迅速。7
‑
8月病情发展相对稳定,增长缓慢,但仍在蔓延,9月份以后病情基本定型,但若降雨偏多,病情会加重。
[0008]2.经多点定点观察,发现黑点病多为整园连片发生,极少单株或某个果单独发病。冻伤树、衰弱树发病重,湿度大的果园发病重,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树干病部和枯
枝上越冬。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梅州柚黑点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早春萌芽前,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150倍或10%苯醚甲环唑1000倍+99%矿物油200倍;
[0012]S2.选用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99%矿物油200倍(矿物油在天气炎热或果实转色时禁止使用)或40%苯甲
·
吡唑酯2000倍,谢花2/3时喷施第一次药,坐果后每隔15
‑
20天施一次药,果实开始转色后停止施药。
[0013]梅州柚黑点病病原菌在柚子的花期可侵染,喷药时间过早会对花产生药害,导致果实畸形及不坐果,谢花2/3这个时期是使用药剂的最早安全期,且药效的持效期在15
‑
20天,过了这个时间则不再有药效,需继续喷药保护。
[0014]45%晶体石硫合剂150倍
[0015]晶体石硫合剂是在液体石硫合剂的基础上经化学加工而成的固体新剂型,纯度高、杂质少,药效是传统石硫合剂的2倍以上,药效可持续半月左右,7
‑
10天达最佳药效。晶体石硫合剂可通过渗透和侵蚀病菌和害虫体壁来杀死病虫害及虫卵,产品分解后有效成份起杀菌杀螨作用,残留部分为钙、硫等元素的化合物,均可被植物的果、叶吸收,它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中量元素。晶体石硫合剂具有药效高、药效持久、低残留、无抗药性的特点。而含量45%的150倍是其药效发挥最好又不会导致药害的最佳浓度倍数组合。
[0016]10%苯醚甲环唑1000倍+99%矿物油200倍
[0017]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菌剂,主要抑制病菌细胞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具保护和治疗作用,有较高的安全性。矿物油可通过物理作用杀虫,以气孔窒息直接杀虫、改变害虫取食行为间接杀虫、穿透或覆盖虫卵致死胚胎等物理作用杀灭害虫。同时矿物油可被大量地作为助剂使用,与其他药剂混用可明显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而10%苯醚甲环唑1000倍+99%矿物油200倍是其药效发挥最好又不会导致药害的最佳浓度倍数组合。
[0018]进一步的,所述苯甲
·
吡唑酯为15%苯醚甲环唑和25%吡唑醚菌酯的混剂。将以防治炭疽病和白粉病为主的苯甲
·
吡唑酯应用到防治黑点病中防治效果显著,可在防治黑点病的同时兼治黑星病、黑斑病、炭疽病等其他真菌性病害,且无抗药性。
[0019]进一步的,步骤S1中,施药前需对枝条进行修剪,剪除枯枝、病虫枝和弱枝。
[0020]进一步的,步骤S1中,施药部位为枝梢。此次施药目的在于杀死枯枝上残留的病菌,药物需喷施于枝梢而不是叶片,特别是内堂的枝梢。
[0021]进一步的,施药时机为雨前或雨后两天内,梅州柚黑点病病菌借风雨传播,在有水的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芽孢侵入植物体,需在雨前喷药进行保护。如雨前没能及时喷药,需要在雨后两天内补喷,可确保柚树上的水完全干透,又可避免雨后树体吸收过多水分,影响对药物的吸收。
[0022]进一步的,防治过程中施以水肥,清沟排水。
[0023]进一步的,冬季用生石灰水+石硫合剂进行树干涂白,防寒防冻。
[002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防治方法在掌握梅州柚黑点病发病规律和发病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防
治和化学防治,防治过程中施药时机与药剂的配合,可将梅州柚黑点病的病情指数控制在10之内。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为美国陶氏益农化工有限公司的大生M
‑
45;矿物油为天津绿颖农药销售有限公司的绿颖;苯甲
·
吡唑酯为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15%苯醚甲环唑和25%吡唑醚菌酯混剂;其余组分为普通市售产品。
[0028]实施例1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梅州柚黑点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早春萌芽前,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150倍或10%苯醚甲环唑1000倍+99%矿物油200倍;S2.选用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99%矿物油200倍或40%苯甲
·
吡唑酯2000倍,谢花2/3时喷施第一次药,坐果后每隔15
‑
20天施一次药,果实开始转色后停止施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梅州柚黑点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甲
·
吡唑酯为15%苯醚甲环唑和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蕊,杜小珍,李红叶,陶星星,李月,张志标,卓国宁,李国华,黄城,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梅州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