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包括环形活塞杆进给装置和外圆面打磨装置,所述环形活塞杆进给装置包括夹持装置、第一驱动机构和旋转平台;所述外圆面打磨装置包括底板、第二驱动装置和旋风铣削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旋风铣削装置和旋转平台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旋转平台为两个,且相对布设在底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平台进行旋转,所述夹持装置连接两个旋转平台,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环形活塞杆零件;所述旋风铣削装置布置在夹持装置正下方。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可在针对环形活塞杆复杂外表面进行精细打磨加工的同时能够保证其打磨效率和精度要求。度要求。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加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塞杆的表面加工质量以及截面的圆度要求严格,其加工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液压缸的密封效果和工作性能,进而影响到整个关节的寿命和可靠性,严重时会导致安全隐患。在实际工况中,小型精密零件的打磨一直采用传统手工打磨,但因为技术条件限制等原因,工作者的熟练度会较大程度的影响零件的打磨效果,易造成表面质量的不稳定,传统的人工打磨不但满足不了加工效率和质量的要求,还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同时由于环形液压关节中的环形活塞杆的零件形状和加工要求与一般的普通直轴型活塞杆不同,普通的机加工打磨方式很难完成活塞杆外表面的高精度打磨。
[0003]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对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进行高精度打磨的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可以在针对环形活塞杆复杂外表面进行精细打磨加工的同时能够保证其打磨效率和精度要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包括环形活塞杆进给装置和外圆面打磨装置,所述环形活塞杆进给装置包括夹持装置、第一驱动机构和旋转平台;所述外圆面打磨装置包括底板、第二驱动装置和旋风铣削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旋风铣削装置和旋转平台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旋转平台为两个,且相对布设在底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平台进行旋转,所述夹持装置连接两个旋转平台,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环形活塞杆零件;所述旋风铣削装置布置在夹持装置正下方。
[0007]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工件固定件和夹具,所述夹具一端与活塞杆零件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工件固定件分别位于夹具两侧,所述工件固定件的一端与夹具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旋转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夹具沿活塞杆零件径向布设,所述夹具与工件固定件连接处位于活塞杆零件圆心。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涡轮蜗杆减速器和支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涡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入法兰连接,所述涡轮蜗杆减速器固定在支座上,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0009]优选的,所述旋转平台包括法兰联轴器、旋转轴承座、回转支承和挡盖,所述法兰联轴器轴端固定在所述涡轮蜗杆减速器输出轴上,所述旋转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回转支承采用外圈固定安装的方式安装在旋转轴承座上,所述回转支承内圈一端与法兰联轴器法兰端连接,内圈另一端与挡盖固定连接,所述挡盖另一面与工件固定件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电机安装架、大同步带轮、小同步带轮
和同步传动带,所述大同步带轮与旋风铣削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小同步带轮固定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架上,所述电机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同步传动带连接大同步带轮和小同步带轮。
[0011]优选的,所述旋风铣削装置包括角接触轴承18、轴承挡圈、转轴、基座和旋风铣刀,所述旋风铣刀包括含有中空腔的铣刀盘和铣刀片,所述铣刀片固定在铣刀盘上;所述转轴一端和旋风铣刀的铣刀盘连接,另一端和大同步带轮进行固定连接,转轴通过两个角接触轴承18支承在基座上,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基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轴承挡圈固定在基座上的安装孔。
[0012]优选的,所述大同步带轮为中空同步带轮,所述转轴为中空式转轴;所述中空同步带轮和中空式转轴的中心为环形活塞杆零件旋转进给的加工通道,所述环形活塞杆零件从所述铣刀盘的中空腔穿过。
[0013]优选的,在活塞杆零件的切削过程中,切削点瞬时进给速度方向和刀具旋转铣削的平面垂直。
[0014]优选的,所述铣刀片沿铣刀盘周向布设,且朝向中空腔;所述铣刀片固定在铣刀盘自带的安装孔上,每个铣刀片至少有一个切削刃。
[0015]优选的,所述铣刀盘和铣刀片均为可拆卸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可以在针对环形活塞杆复杂外表面进行精细打磨加工的同时能够保证其打磨效率和精度要求。本实施例的一种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包括环形活塞杆进给装置和外圆面打磨装置,所述环形活塞杆进给装置包括夹持装置、第一驱动机构和旋转平台;所述外圆面打磨装置包括底板、第二驱动装置和旋风铣削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旋风铣削装置和旋转平台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旋转平台为两个,且相对布设在底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平台进行旋转,所述夹持装置连接两个旋转平台,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环形活塞杆零件;所述旋风铣削装置布置在夹持装置正下方。通过旋转平台和夹持装置带动环形活塞杆零件完成沿其圆心旋转的进给运动,在进给运动的同时,放置在夹持装置正下方的旋风铣削装置也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下旋转。环形活塞杆零件随着进给运动,被旋风铣削装置打磨,从而实现对环形活塞杆零件外表面的打磨加工。同时,由于旋风铣削装置和进给装置分开独立布设,并且可以随活塞杆零件的加工要求进行模块化改造,实现了保证精度的同时减小了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活塞杆工件的毛胚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夹持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回转支承安装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旋风铣削装置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旋风铣刀示意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打磨加工过程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工件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有:底板1、支座2、涡轮蜗杆减速器3、第一电机4、法兰联轴器5、旋转轴承座6、活塞杆零件7、工件固定件8、同步传动带9、第二电机10、电机安装架11、回转支承12、挡盖13、小同步带轮14、大同步带轮15、转轴16、基座17、角接触轴承1818、铣刀盘19、铣刀片20、轴承挡圈21和夹具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在全部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
[0028]如图1至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包括环形活塞杆进给装置和外圆面打磨装置,所述环形活塞杆进给装置包括夹持装置、第一驱动机构和旋转平台;所述外圆面打磨装置包括底板1、第二驱动装置和旋风铣削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旋风铣削装置和旋转平台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所述旋转平台为两个,且相对布设在底板1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平台进行旋转,所述夹持装置连接两个旋转平台,所述夹持装置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活塞杆进给装置和外圆面打磨装置,所述环形活塞杆进给装置包括夹持装置、第一驱动机构和旋转平台;所述外圆面打磨装置包括底板(1)、第二驱动装置和旋风铣削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旋风铣削装置和旋转平台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所述旋转平台为两个,且相对布设在底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平台进行旋转,所述夹持装置连接两个旋转平台,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环形活塞杆零件(7);所述旋风铣削装置布置在夹持装置正下方。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工件固定件(8)和夹具(22),所述夹具(22)一端与活塞杆零件(7)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工件固定件(8)分别位于夹具两侧,所述工件固定件(8)的一端与夹具(22)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旋转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夹具(22)沿活塞杆零件(7)径向布设,所述夹具(22)与工件固定件(8)连接处位于活塞杆零件(7)圆心。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4)、涡轮蜗杆减速器(3)和支座(2),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与涡轮蜗杆减速器(3)的输入法兰连接,所述涡轮蜗杆减速器(3)固定在支座(2)上,所述支座(2)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包括法兰联轴器(5)、旋转轴承座(6)、回转支承(12)和挡盖(13),所述法兰联轴器(5)轴端固定在所述涡轮蜗杆减速器(3)输出轴上,所述旋转轴承座(6)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回转支承(12)采用外圈固定安装的方式安装在旋转轴承座(6)上,所述回转支承(12)内圈一端与法兰联轴器(5)法兰端连接,内圈另一端与挡盖(13)固定连接,所述挡盖(13)另一面与工件固定件(8)连接。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活塞杆零件外圆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松,左小庆,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