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胆管固定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04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胆管固定贴,包括鼻子贴、脸颊贴以及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鼻子贴和脸颊贴相连接,所述支撑管呈弧线形,所述支撑管通过卡接结构与鼻胆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接结构为设置在支撑管底面处的凹槽,所述凹槽可与供鼻胆管卡合连接,所述凹槽为沿着支撑管长度方向设置的非连续型槽体,若干个所述凹槽依次间隔设置在支撑管的底面上,通过设置呈弧线形的支撑管连接鼻子贴和脸颊贴,并利用支撑管上的卡接结构与鼻胆管可拆卸连接,一方面使鼻胆管在患者的脸颊上方随之弯曲成固定的弧度,另一方面将鼻胆管与鼻子贴相分离,从而有效增强鼻胆管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在拆换鼻子贴的过程中对鼻胆管的拉扯。在拆换鼻子贴的过程中对鼻胆管的拉扯。在拆换鼻子贴的过程中对鼻胆管的拉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胆管固定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的
,特别是一种鼻胆管固定贴的


技术介绍

[0002]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是在诊断性逆行胆管造影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较为常用的内镜胆道引流方法,能够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达到减压、减黄和消炎的目的。ENBD采用一细长的塑料鼻胆管,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管中,另一端经十二指肠、胃、食管和咽等后再从鼻孔引出体外,从而建立胆汁的体外引流途经。
[0003]目前,鼻胆管在留置后,通过采用3M工字贴固定在病人的鼻尖处。由于鼻胆管的材质较硬,且直径小,因此在固定后很容易对病人的鼻尖处上方的鼻粘膜造成机械性压力损伤,进而给病人带来痛苦。此外,因鼻腔和面部皮肤的油脂分泌较多,因此需要每日更换新的胶布以固定鼻胆管。但是,护士在佩戴清洁手套为患者更换胶布的过程中,由于很难将旧的胶布与鼻胆管相撕开,从而在无意中会出现过分牵拉的情况,给患者造成不适感,严重时甚至会引起鼻胆管脱出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鼻胆管固定贴,对鼻胆管的固定效果良好,且可有效避免鼻胆管对患者鼻内黏膜的损伤。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鼻胆管固定贴,包括鼻子贴、脸颊贴以及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鼻子贴和脸颊贴相连接,所述支撑管呈弧线形,所述支撑管通过卡接结构与鼻胆管可拆卸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管的长度为3.5~8.5cm。
[000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管为塑料软管。
[0008]作为优选,所述卡接结构为设置在支撑管底面处的凹槽,所述凹槽可与供鼻胆管卡合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为沿着支撑管长度方向设置的非连续型槽体,若干个所述凹槽依次间隔设置在支撑管的底面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为沿着支撑管长度方向设置的连续型槽体。
[0011]作为优选,所述鼻子贴包括鼻贴本体以及粘贴在鼻贴本体一侧的粘胶层上的鼻贴离型纸。
[0012]作为优选,所述鼻贴本体上设有露出佩戴者的鼻孔的镂空部。
[0013]作为优选,所述镂空部上设有透明封膜。
[0014]作为优选,所述脸颊贴包括脸贴本体以及粘贴在脸贴本体一侧的粘胶层上的脸贴离型纸。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呈弧线形的支撑管连接鼻子贴和脸颊贴,并
利用支撑管上的卡接结构与鼻胆管可拆卸连接,一方面使鼻胆管在患者的脸颊上方随之弯曲成固定的弧度,另一方面将鼻胆管与鼻子贴相分离,从而有效增强鼻胆管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在拆换鼻子贴的过程中对鼻胆管的拉扯,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病人的伤害;通过使凹槽间隔设置在支撑管的底面上,能够保证在对鼻胆管形成一定的固定作用的同时,便于后期再将鼻胆管从支撑管上取下;通过在鼻子贴处设置镂空部,并采用透明封膜封堵,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观察鼻胆管的位置,避免鼻胆管与鼻腔内侧黏膜的接触;通过将鼻子贴与脸颊贴二合一,减少单个配件的数量,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6]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鼻胆管固定贴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鼻胆管固定贴的支撑管的仰视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鼻胆管固定贴的支撑管在卡接有鼻胆管时凹槽处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鼻胆管固定贴的使用示意图。
[0021]图中:1

鼻子贴、11

镂空部、2

脸颊贴、3

支撑管、31

凹槽、4

鼻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一种鼻胆管固定贴,包括鼻子贴1、脸颊贴2以及支撑管3,所述支撑管3的两端分别与鼻子贴1和脸颊贴2相连接,所述支撑管3呈弧线形,所述支撑管3通过卡接结构与鼻胆管4可拆卸连接。
[0023]所述支撑管3的长度为5cm。
[0024]所述支撑管3为塑料软管。
[0025]所述卡接结构为设置在支撑管3底面处的凹槽31,所述凹槽31可与供鼻胆管4卡合连接。
[0026]所述凹槽31为沿着支撑管3长度方向设置的非连续型槽体,若干个所述凹槽31依次间隔设置在支撑管3的底面上。
[0027]所述凹槽31为沿着支撑管3长度方向设置的连续型槽体。
[0028]所述鼻子贴1包括鼻贴本体以及粘贴在鼻贴本体一侧的粘胶层上的鼻贴离型纸。
[0029]所述鼻贴本体上设有露出佩戴者的鼻孔的镂空部11。
[0030]所述镂空部上设有透明封膜。
[0031]所述脸颊贴2包括脸贴本体以及粘贴在脸贴本体一侧的粘胶层上的脸贴离型纸。
[0032]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
[0033]首先,将鼻胆管4依次卡入位于支撑管3底面的若干个凹槽31内,使鼻胆管4随着支撑管3的形状而变形并弯曲成一定的弧线形。接着,撕去鼻贴离型纸,将鼻贴本体粘贴在患者的鼻子上,并保持支撑管3略微低于鼻子贴1,从而使鼻胆管4位于患者的鼻孔的中央。随后,撕去脸贴离型纸,将脸贴本体以高台平举法固定在患者的脸颊上。
[0034]期间,医护人员可通过镂空部11随时查看鼻胆管4与患者的鼻腔内侧黏膜的接触情况,从而有效避免机械性压力损伤的发生。
[0035]当需要更换固定贴时,先将鼻胆管4与支撑管3相分离,再依次撕下旧的鼻贴本体
和脸贴本体即可。
[003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呈弧线形的支撑管连接鼻子贴和脸颊贴,并利用支撑管上的卡接结构与鼻胆管可拆卸连接,一方面使鼻胆管在患者的脸颊上方随之弯曲成固定的弧度,另一方面将鼻胆管与鼻子贴相分离,从而有效增强鼻胆管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在拆换鼻子贴的过程中对鼻胆管的拉扯,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病人的伤害;通过使凹槽间隔设置在支撑管的底面上,能够保证在对鼻胆管形成一定的固定作用的同时,便于后期再将鼻胆管从支撑管上取下;通过在鼻子贴处设置镂空部,并采用透明封膜封堵,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观察鼻胆管的位置,避免鼻胆管与鼻腔内侧黏膜的接触;通过将鼻子贴与脸颊贴二合一,减少单个配件的数量,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0037]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胆管固定贴,其特征在于:包括鼻子贴(1)、脸颊贴(2)以及支撑管(3),所述支撑管(3)的两端分别与鼻子贴(1)和脸颊贴(2)相连接,所述支撑管(3)呈弧线形,所述支撑管(3)通过卡接结构与鼻胆管(4)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胆管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3)的长度为3.5~8.5c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胆管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3)为塑料软管。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鼻胆管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为设置在支撑管(3)底面处的凹槽(31),所述凹槽(31)可与供鼻胆管(4)卡合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鼻胆管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为沿着支撑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慧英王华芬卢芳燕金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