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冷热疲劳轴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203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冷热疲劳轴承的制备方法,先准备各原料,然后倒入双锥混料机中,混料筒不断回转使物料翻动,物料在混料筒中分散均匀,然后装入零件模具,压制成坯;将压坯放在烧结炉中,在氮气保护氛下烧结;再将烧结得到的压坯放在管式炉中进行退火处理,将退火处理后产品真空浸油处理,取出后经过磨削加工即得耐冷热疲劳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粉末耐冷热疲劳轴承具有比市面同类产品更高的耐冷热疲劳性,同时表面硬度也相对较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延长合金件的使用寿命;制备工艺简单、参数易控,生产过程安全环保,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冷热疲劳轴承的制备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冷热疲劳轴承的制备方法。
[0003]技术背景
[0004]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随着工业发展,轴承在高速、高赫兹应力、高疲劳强度、高温、冷热疲劳等方面的迫切需要,目前已有的钢种无法满足新一代轴承的工况要求。粉末冶金不受熔炼限制,既可以加入合金成分,也可以加入其它结构组分,并且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根据要求进行调整,进而在力学性能上能达到与零件匹配的效果。粉末冶金机械化程度高,既能减少人员,又能提高效率,进而节约成本。所以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的原料组合,合理设置配比和生产工艺,设计出一种新的粉末冶金工艺,从而制得机械强度、耐高温的耐冷热疲劳轴承,对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冷热疲劳轴承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冷热疲劳轴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如下原料:铁粉120

150份、碳化钨粉10

15份、氧化锌6

9份、硼化铬5

6份、二氧化钛3

6份、聚氧乙烯二胺3

6份、氯化镓3

5份、碳化硅陶瓷粉6

8份、六方氮化硼3

5份、异丙基二硬脂酰氧基铝酸酯1

2份、乙酰乙酸烯丙酯4

8份、航空煤油6

10份、硅烷偶联剂2

3份、三聚磷酸钠2

3份、双十四碳醇酯1

2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4

9份、顺丁烯二酸酐2

3份和二甲基硅油1

2份;步骤2、将上述粉末按重量份称取后,倒入双锥混料机中,混料筒不断回转使物料翻动,物料在混料筒中分散均匀,然后装入零件模具,压制成坯;步骤3、将压坯放在烧结炉中,在氮气保护氛下,以5

10℃/分钟速率升温至800

900℃条件下烧结2

3小时;再以15

20℃/分钟速率升温至1200

1300℃条件下烧结0.5

1小时;再以10

15℃/分钟速率降温至600

750℃条件下保温1

2小时;步骤4、将烧结得到的压坯放在管式炉内于保护气氛中进行退火处理;步骤5、将退火处理后产品真空浸油处理,取出后经过磨削加工即得耐冷热疲劳轴承。
[0008]进一步,按重量份称取如下原料:铁粉130份、碳化钨粉13份、氧化锌7份、硼化铬5.5份、二氧化钛4.5份、聚氧乙烯二胺4.5份、氯化镓4份、碳化硅陶瓷粉7份、六方氮化硼4份、异丙基二硬脂酰氧基铝酸酯1.5份、乙酰乙酸烯丙酯6份、航空煤油8份、硅烷偶联剂2.5
份、三聚磷酸钠2.5份、双十四碳醇酯1.5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6份、顺丁烯二酸酐2.5份和二甲基硅油1.5份。
[0009]进一步,所述退火温度控制在250

300℃,保温时间30

60min,保护气氛为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
[0010]进一步,所述压制压力为550

600MPa,在常温下保压15

30s。
[0011]进一步,所述真空浸油处理中的油温为80℃

100℃,真空气压值为6

10KPa,浸油时间为30

60分钟。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粉末耐冷热疲劳轴承具有比市面同类产品更高的耐冷热疲劳性,同时表面硬度也相对较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延长合金件的使用寿命;制备工艺简单、参数易控,生产过程安全环保,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0013]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一种耐冷热疲劳轴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如下原料:铁粉120份、碳化钨粉10份、氧化锌6份、硼化铬5份、二氧化钛3份、聚氧乙烯二胺3份、氯化镓3份、碳化硅陶瓷粉6份、六方氮化硼3份、异丙基二硬脂酰氧基铝酸酯1份、乙酰乙酸烯丙酯4份、航空煤油6份、硅烷偶联剂2份、三聚磷酸钠2份、双十四碳醇酯1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4份、顺丁烯二酸酐2份和二甲基硅油1份;步骤2、将上述粉末按重量份称取后,倒入双锥混料机中,混料筒不断回转使物料翻动,物料在混料筒中分散均匀,然后装入零件模具,压制成坯;步骤3、将压坯放在烧结炉中,在氮气保护氛下,以5℃/分钟速率升温至800℃条件下烧结2小时;再以15℃/分钟速率升温至1200℃条件下烧结0.5小时;再以10℃/分钟速率降温至600℃条件下保温1小时;步骤4、将烧结得到的压坯放在管式炉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控制在250℃,保温时间30min,保护气氛为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步骤5、将退火处理后产品真空浸油,油温为80℃℃,真空气压值为6KPa,浸油时间为30分钟,取出后经过磨削加工即得耐冷热疲劳轴承。
[0015]实施例2一种耐冷热疲劳轴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如下原料:铁粉130份、碳化钨粉13份、氧化锌7份、硼化铬5.5份、二氧化钛4.5份、聚氧乙烯二胺4.5份、氯化镓4份、碳化硅陶瓷粉7份、六方氮化硼4份、异丙基二硬脂酰氧基铝酸酯1.5份、乙酰乙酸烯丙酯6份、航空煤油8份、硅烷偶联剂2.5份、三聚磷酸钠2.5份、双十四碳醇酯1.5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6份、顺丁烯二酸酐2.5份和二甲基硅油1.5份;步骤2、将上述粉末按重量份称取后,倒入双锥混料机中,混料筒不断回转使物料翻动,物料在混料筒中分散均匀,然后装入零件模具,压制成坯;步骤3、将压坯放在烧结炉中,在氮气保护氛下,以7℃/分钟速率升温至850℃条件
下烧结2.5小时;再以17℃/分钟速率升温至1250℃条件下烧结0.5小时;再以12℃/分钟速率降温至700℃条件下保温1.5小时;步骤4、将烧结得到的压坯放在管式炉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控制在270℃,保温时间40min,保护气氛为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步骤5、将退火处理后产品真空浸油,油温为90℃,真空气压值为8KPa,浸油时间为45分钟,取出后经过磨削加工即得耐冷热疲劳轴承。
[0016]实施例3一种耐冷热疲劳轴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如下原料:铁粉150份、碳化钨粉15份、氧化锌9份、硼化铬6份、二氧化钛6份、聚氧乙烯二胺6份、氯化镓5份、碳化硅陶瓷粉8份、六方氮化硼5份、异丙基二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冷热疲劳轴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如下原料:铁粉120

150份、碳化钨粉10

15份、氧化锌6

9份、硼化铬5

6份、二氧化钛3

6份、聚氧乙烯二胺3

6份、氯化镓3

5份、碳化硅陶瓷粉6

8份、六方氮化硼3

5份、异丙基二硬脂酰氧基铝酸酯1

2份、乙酰乙酸烯丙酯4

8份、航空煤油6

10份、硅烷偶联剂2

3份、三聚磷酸钠2

3份、双十四碳醇酯1

2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4

9份、顺丁烯二酸酐2

3份和二甲基硅油1

2份;步骤2、将上述粉末按重量份称取后,倒入双锥混料机中,混料筒不断回转使物料翻动,物料在混料筒中分散均匀,然后装入零件模具,压制成坯;步骤3、将压坯放在烧结炉中,在氮气保护氛下,以5

10℃/分钟速率升温至800

900℃条件下烧结2

3小时;再以15

20℃/分钟速率升温至1200

1300℃条件下烧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秋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科宇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