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186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1
本申请地下室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结构,其包括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底板断开形成变形缝,混凝土底板靠近变形缝处开设放置槽和水平槽,变形缝、放置槽和水平槽自下而上分布,放置槽内有止水组件,止水组件包括止水带和排水带,止水带位于放置槽和变形缝内,且止水带与混凝土底板抵接,排水带固接于止水带下方,排水带位于变形缝内,排水带与止水带的底部形成空腔,排水带一端向下倾斜,排水带靠近止水带的一端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排水带,水平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止水带的固定组件。本申请减少了变形缝内地下水的量,降低了地下水从变形缝向上渗出的概率,提高地下室变形缝的防渗效果。下室变形缝的防渗效果。下室变形缝的防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地下室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变形缝是针对建筑物因季节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因素作用产生变形和开裂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地下室距离地下水位较近且比较潮湿,地下室变形缝处的渗漏治理至关重要。
[0003]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3256814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构造,包括细石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底板、橡胶止水带和牛皮纸,细石混凝土垫层铺设于地下室底部,细石混凝土垫层在地下室的变形缝部位断开,混凝土底板铺设于细石混凝土垫层上面,混凝土底板在变形缝处断开,橡胶止水带贯穿变形缝并固定于变形缝两侧的混凝土底板中,混凝土底板在变形缝上部开设梯形凹槽,牛皮纸位于梯形凹槽内并覆盖于变形缝上方,牛皮纸上面铺设膨胀混凝土,膨胀混凝土上面铺设水泥砂浆找平层。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南方降雨量较大地区或临海潮湿地区,地下水位常常高于地下室的底平面,地下水会进入变形缝并从橡胶止水带与混凝土底板的缝隙中向上渗透,存在地下室变形缝防渗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地下室变形缝的防渗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结构,包括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底板断开形成变形缝,混凝土底板靠近变形缝处开设放置槽,混凝土底板靠近放置槽处开设有水平槽,水平槽的横截面大于放置槽的横截面,变形缝、放置槽和水平槽自下而上分布,放置槽内有止水组件,止水组件包括止水带和排水带,止水带位于放置槽和变形缝内,且止水带与混凝土底板抵接,排水带固接于止水带下方,排水带位于变形缝内,排水带与止水带的底部形成空腔,排水带一端向着远离止水带的方向倾斜,排水带靠近止水带的一端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排水带,水平槽内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与混凝土底板卡接,且固定组件与止水带远离排水带的一侧抵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变形缝防渗结构时,将止水组件安装于变形缝处,止水带位于放置槽内,止水带底部与止水带底部固接的排水带均位于变形缝内,固定组件安装于水平槽内并与混凝土底板卡接固定,固定组件将止水带夹紧于固定组件和混凝土底板之间;当降雨量较大,地下水进入变形缝后,地下水与排水带接触并穿过通孔进入排水带和止水带形成的空腔内,地下水沿着排水带的倾斜面流动并排出,减少了变形缝内的地下水的量,降低了地下水从变形缝向上渗出的概率,提高地下室变形缝的防渗效果。
[0008]可选的,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卡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间隔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靠近混凝土底板处固接有凸条,混凝土底板靠近
凸条处开设有凹槽,凸条位于凹槽内卡接固定,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板一端固接有若干个第一插板,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固接有若干个第二插板,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相互交错设置,第一插板靠近第二插板的侧面开设有限位槽,第二插板靠近第一插板处固接有限位条,限位条位于限位槽内并与第一插板滑移连接,卡件设置有两个,两个卡件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并与混凝土底板卡接固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固定组件时,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放置于变形缝两侧的水平槽内,卡件将固定组件与混凝土底板卡接固定,凸条插设于凹槽内加强了固定组件与混凝土底板连接的稳定性,由于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混凝土底板会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因此变形缝会相应的变窄或变宽,此时限位条位于限位槽内并沿着限位槽滑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随着混凝土底板的胀缩向着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固定组件能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变形缝并将止水带固定,减小变形缝宽度发生变化而使固定组件与混凝土底板产生缝隙的程度,降低固定组件挤压混凝土底板使混凝土底板挤压力较大而产生裂纹的概率,降低地下水从缝隙中渗透的概率,提高地下室变形缝的防渗效果。
[0010]可选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容纳槽,两个卡件分别位于两个容纳槽内,卡件包括第一弹簧和卡块,两个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接,两个卡块分别固接于两个第一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混凝土底板靠近卡块处开设有卡槽,卡块位于卡槽内卡接固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安装于混凝土底板的水平槽时,向着靠近容纳槽的方向按压卡块,第一弹簧收缩,卡块位于容纳槽内,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向着靠近水平槽移动时,卡块与混凝土底板抵接,当卡块正对卡槽时,卡块插入卡槽内,第一弹簧伸展并推动卡块向着靠近卡槽的方向移动,卡块插入卡槽内并与混凝土底板卡接,提高了固定组件安装的便捷性。
[0012]可选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远离止水带一侧均开设有插槽,插槽位于靠近卡块处,插槽内均设置有插板,两个插板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滑移连接,卡块靠近插板一侧开设有缺口槽,缺口槽的底面靠近变形缝处逐渐向着靠近插板方向倾斜,插板端部位于缺口槽内并与卡块滑移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组件拆卸时,向着靠近卡块的方向按压插板,插板插入缺口槽内并与缺口槽的倾斜面抵接,逐渐向着靠近卡块的方向推动插板,此时卡块逐渐向着远离卡槽的方向移动并完全位于容纳槽内,最后将固定组件取下,便于拆卸更换固定组件和止水组件,降低了止水组件老化和损伤影响防渗效果。
[0014]可选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靠近插板处均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覆盖插板的密封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板将插板覆盖,降低了插板误接触的概率,减少了外部残渣与插板接触,降低了杂物进入插槽内影响插板的正常使用的概率,提高了对插板的保护性。
[0016]可选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设置有牵引组件,牵引组件包括转动辊、卡板和牵引带,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靠近止水带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让位槽,两个转动辊位于第一让位槽内并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两个卡板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靠近止水带处,止水带靠近两个卡板处均开设有适配槽,卡板位于适配槽
内并与止水带卡接固定,卡板远离止水带一侧与固定组件抵接,两个牵引带的一端分别固接于两个卡板相互远离的端部并缠绕于转动辊上,缠绕于第一固定板处转动辊的牵引带穿过第一固定板并与第二固定板固接,缠绕于第二固定板处转动辊的牵引带穿过第二固定板并与第一固定板固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变形缝两侧的混凝土底板由于气温降低而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时,混凝土底板向着远离止水带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此时与卡板固接的牵引带一端向着卡板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卡板,从而使止水带的两端与混凝土底板靠近变形缝处的侧壁紧密抵接,减小止水带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缝隙,提高地下室变形缝的防渗效果。
[0018]可选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结构,包括混凝土底板(1),混凝土底板(1)断开形成变形缝(1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板(1)靠近变形缝(11)处开设放置槽(12),混凝土底板(1)靠近放置槽(12)处开设有水平槽(13),水平槽(13)的横截面大于放置槽(12)的横截面,变形缝(11)、放置槽(12)和水平槽(13)自下而上分布,放置槽(12)内有止水组件(2),止水组件(2)包括止水带(21)和排水带(22),止水带(21)位于放置槽(12)和变形缝(11)内,且止水带(21)与混凝土底板(1)抵接,排水带(22)固接于止水带(21)下方,排水带(22)位于变形缝(11)内,排水带(22)与止水带(21)的底部形成空腔,排水带(22)一端向着远离止水带(21)的方向倾斜,排水带(22)靠近止水带(21)的一端开设有通孔(221),通孔(221)贯穿排水带(22),水平槽(13)内设置有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与混凝土底板(1)卡接,且固定组件(3)与止水带(21)远离排水带(22)的一侧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板(31)、第二固定板(32)和卡件(33),第一固定板(31)和第二固定板(32)相对间隔设置,第一固定板(31)和第二固定板(32)靠近混凝土底板(1)处固接有凸条(4),混凝土底板(1)靠近凸条(4)处开设有凹槽(14),凸条(4)位于凹槽(14)内卡接固定,第一固定板(31)靠近第二固定板(32)一端固接有若干个第一插板(311),第二固定板(32)靠近第一固定板(31)的一端固接有若干个第二插板(321),第一插板(311)和第二插板(321)相互交错设置,第一插板(311)靠近第二插板(321)的侧面开设有限位槽(3111),第二插板(321)靠近第一插板(311)处固接有限位条(3211),限位条(3211)位于限位槽(3111)内并与第一插板(311)滑移连接,卡件(33)设置有两个,两个卡件(33)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31)和第二固定板(32)相互远离的一端并与混凝土底板(1)卡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和第二固定板(3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容纳槽(34),两个卡件(33)分别位于两个容纳槽(34)内,卡件(33)包括第一弹簧(331)和卡块(332),两个第一弹簧(33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31)和第二固定板(32)固接,两个卡块(332)分别固接于两个第一弹簧(331)相互远离的一端,混凝土底板(1)靠近卡块(332)处开设有卡槽(15),卡块(332)位于卡槽(15)内卡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和第二固定板(32)远离止水带(21)一侧均开设有插槽(35),插槽(35)位于靠近卡块(332)处,插槽(35)内均设置有插板(5),两个插板(5)分别与第一固定板(31)和第二固定板(32)滑移连接,卡块(332)靠近插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平程志敏熊桂林李兵兵汤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