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167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10
+
重芳烃加氢轻质化方法及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芳烃催化转化
,具体涉及一种重芳烃加氢轻质化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催化重整装置产生大量的副产C
10+
芳烃,其成分包含多烷基苯等单环芳烃,以及萘、联苯甚至三环、四环的稠环芳烃,是宝贵的芳烃资源。近年来,随着大型芳烃联合装置的不断建设,C
10+
重质芳烃产量也大幅上升,目前国内年产量约为500万吨。如何充分利用这些重芳烃会直接影响整个联合装置的经济效益。
[0003]由于C
10+
重质芳烃成分复杂,分离困难,目前没有很好的利用途径和目标市场。有的企业按照馏分将其切割为溶剂油、均四甲苯和萘等,但随着甲苯歧化技术的进步,四甲苯等C
10
芳烃基本已经切到了歧化单元的进料中,利用这股料生产均四甲苯不再具有吸引力。有的企业将其作为柴油加氢的进料来增产柴油,但加工难度大,并影响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指标和航煤的烟点指标,没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迫切需求C
10+
重质芳烃尾油的资源化利用方案。
[0004]从各大炼厂副产的C
10+
重芳烃组成来看,初馏点约180℃,终馏点约350℃,含萘系双环芳烃50-80%,三环芳烃不超过10%,其余为单环芳烃。从原料组成特点来,利用C
10+
重芳烃来增产BTX轻质芳烃的路线是可能的。目前工业上应用的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技术、重芳烃轻质化技术可以有效处理C9、C
10
等多烷基重芳烃,但是对萘系等稠环芳烃还不能有效转化。
[0005]专利CN1752058A公开了一种重质芳烃加氢脱烷基与烷基转移的方法,以负载铋和钼的大孔沸石或氧化物为催化剂,从C
11
A芳烃生产二甲苯,但原料中的稠环芳烃含量有严格的限制。2007年,UOP公司公开了一种将多环芳烃催化转化为二甲苯的方法(US6060417A,CN1934058A),包括将二氢化茚和比C
10
更重的多环芳烃转化和烷基转移为C8芳烃的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的方法。该催化剂包含固体酸载体,例如丝光沸石,以及金属组分,例如铼,但其原料是以C9、C
10
重芳烃为主,包括萘系物的C
11+
重质芳烃的含量最高只有2.6wt%,距离处理全馏分C
10+
重质芳烃的需求仍然有较大差距。
[0006]专利CN104357083A公开了一种C
10+
重质芳烃生产轻质芳烃的方法,类似传统的炼油型加氢裂化工艺,预加氢和加氢裂化反应器直接串联,生产轻质芳烃或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预加氢反应实现稠环芳烃的选择饱和,但在280-420℃的高温反应条件下,饱和反应的选择性欠佳。加氢裂解催化剂由β分子筛、Y分子筛和丝光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担载Pt、Pd贵金属而得。所得重石脑油产品中含有较大量的非芳烃,芳烃产品选择性和纯度偏低(低于60wt%),主要是因为采用的贵金属型催化剂过度加氢造成了轻质芳烃损失。因此,已有的C
10+
重质芳烃转化技术未能实现高选择性地生产高品质轻质芳烃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C
10+
重质芳烃转化技术中存在的轻质芳烃产物选择性偏低、产品纯度偏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
10+
重质芳烃加氢轻质化方法及其系统,将C
10+
重质芳烃原料依次经过选择饱和反应器和轻质化反应器,高选择性地生产高品质轻质芳烃,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重整装置C
10+
重质芳烃的转化工艺,轻质芳烃产品选择性高、纯度高,直接满足芳烃联合装置对原料质量的要求。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轻质芳烃是指碳数小于10的芳烃,包括C6芳烃,例如苯;C7芳烃,例如甲苯;C8芳烃,例如乙苯、二甲苯;C9芳烃,例如甲乙苯、丙苯、三甲苯;C
10
芳烃,例如四甲苯、二甲基乙基苯、二乙苯等。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C
10+
重质芳烃加氢轻质化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C
10+
重质芳烃加氢轻质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将C
10+
重质芳烃在临氢条件下与加氢饱和催化剂接触,得到第一物流;
[0012]2)将上述第一物流在临氢条件下与加氢裂化催化剂接触,得到第二物流;
[0013]3)将上述第二物流经过分离后,得到包括富含C6~C8芳烃物流、富含C9和C
10
重芳烃物流以及重质尾油在内的馏分。其中所述重质尾油含C
10+
重质芳烃。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优选将步骤3)得到重质尾油送回步骤1)与作为原料油的C
10+
重质芳烃一起在临氢条件下与加氢饱和催化剂接触。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步骤1)作为原料油的C
10+
重质芳烃在临氢条件下与加氢饱和催化剂接触,进行选择加氢饱和反应,将原料油中的稠环芳烃选择加氢饱和保留一个芳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C
10+
重质芳烃原料油经过选择加氢饱和反应的芳烃保留率大于98wt%,更优选大于99wt%。
[0016]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加氢饱和反应为现有技术公知的重质芳烃加氢饱和技术。其加氢饱和反应条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重质芳烃加氢饱和的反应条件;其所述加氢饱和催化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任何类型的加氢饱和催化剂,只要能实现步骤1)的C
10+
重质芳烃加氢饱和目的即可。
[0017]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所述步骤1)的选择加氢饱和反应优选为液相加氢反应。
[0018]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步骤1)的加氢饱和反应条件更优选为:
[0019]氢分压1.0~4.0MPa,优选1.2-3.0MPa,更优选2.0~3.0MPa。
[0020]反应器入口温度150~250℃,优选170-240℃。
[0021]重时空速(重量空速)0.2~2.0小时-1
,优选0.5-1.5小时-1

[0022]氢油比(体积比)为200~600Nm3/m3,优选300-500Nm3/m3。
[0023]所述选择加氢饱和反应优选通过液相循环控制反应温升,使C
10+
重质芳烃在临氢低温低压条件下发生高选择性饱和反应。本专利技术所述加氢饱和反应的反应入口温度介于150~250℃,物料在整个反应器内处于液相状态,即为液相加氢反应,简化流程,减少设备,节省能耗,饱和选择性高。
[0024]所述加氢饱和催化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加氢饱和催化剂,只要能实现上述步骤1)的加氢饱和目的即可,例如采用中国专利CN10304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
10+
重质芳烃加氢轻质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C
10+
重质芳烃在临氢条件下与加氢饱和催化剂接触,得到第一物流;2)将上述第一物流在临氢条件下与加氢裂化催化剂接触,得到第二物流;3)将上述第二物流经过分离后,得到包括富含C6~C8芳烃物流、富含C9和C
10
重芳烃物流以及重质尾油在内的馏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a)15~80份固体酸沸石;b)0.01~6份VIII族金属;c)2~18份VIB族金属氧化物;d)15-80份第二粘结剂;其中所述固体酸沸石的孔道空间指数介于6~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中:所述固体酸沸石为十二元环沸石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丝光沸石、β沸石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VIII族金属为铂、钯、钴、镍和铱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VIB族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钼和氧化钨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第二粘结剂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铝复合物、氧化钛-氧化铝复合物和氧化镁-氧化铝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为液相加氢反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器入口温度150~250℃,优选170-240℃;和/或,氢分压1.0~4.0MPa、优选1.2-3.0MPa;和/或,氢油体积比200~600Nm3/m3,优选300-500Nm3/m3;和/或,重量空速0.2~2.0小时-1
,优选0.5-1.5小时-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器入口温度310~420℃,优选320-410℃;和/或,氢分压1.0~10.0MPa,优选3.0-8.0MPa;和/或,氢油体积比为800~3000Nm3/m3,优选为1200-2500Nm3/m3;和/或,重量空速0.5~4.0小时-1
,优选0.6-2.5小时-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第二物流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均林姜向东孔德金宋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