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161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包括对位基座、上对位相机组、下对位相机组、移动组件、贴合台及吸附件,所述移动组件穿过所述对位基座设置,所述吸附件固定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上对位相机组固定在所述对位基座的顶部,所述下对位相机组固定在所述对位基座的底部,且所述下对位相机组位于所述吸附件的移动线路下方,所述上对位相机组与所述下对位相机组错位设置,所述贴合台设置在所述上对位相机组的正下方。以此可以精准地进行贴合,而且通过上对位相机组与下对位相机组错位设置,既可以将LCD模组和背光模组的位置识别集为一体,有利于结构小型化,还能避免两组相机识别相互干涉,有利于提高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位贴合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对位贴合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背光组装机的组装过程中,往往需要将LCD模组和背光模组进行组装。为了使LCD模组和背光模组可以精准地贴合,在贴合前一般需要进行对位。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对位方式是通过机械手等工具抓取其中一个模组进行移动对位,当认为对上位了便进行贴合。现有的对位方式比较简略,容易出现对位不精准的情况,进而影响产品组装的质量。因此,行业内亟需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对位贴合机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所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4]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包括对位基座、上对位相机组、下对位相机组、移动组件、贴合台及吸附件,所述移动组件穿过所述对位基座设置,所述吸附件固定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上对位相机组固定在所述对位基座的顶部,所述下对位相机组固定在所述对位基座的底部,且所述下对位相机组位于所述吸附件的移动线路下方,所述上对位相机组与所述下对位相机组错位设置,所述贴合台设置在所述上对位相机组的正下方。
[0005]作为优选地,所述对位基座的顶部设有向外突出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突出部分设有对位开口,围绕所述对位开口的四边均设有所述上对位相机组。
[0006]作为优选地,所述下对位相机组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对位开口旁侧的位置下方。
[0007]作为优选地,所述上对位相机组包括上相机轨道、上相机滑块、相机夹块及上相机,所述上相机轨道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上相机滑块与所述上相机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相机夹块固定在所述上相机滑块上,所述上相机夹持在所述相机夹块上。
[0008]作为优选地,所述下对位相机组固定在所述对位基座的底部,所述下对位相机组包括4个下相机,4个所述下相机对准所述吸附件的四个端角。
[0009]作为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架、移动轨道、移动块及转动件,所述移动架从所述对位基座穿过并避空所述贴合台,所述移动轨道固定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移动架滑动连接,所述转动件固定在所述移动块上,所述吸附件固定在所述转动件的转轴上。
[0010]作为优选地,所述贴合台的下方设有同轴光源组,所述同轴光源组包括光源滑轨、光源滑块及光源器件,所述光源滑轨固定在所述对位基座的底部,所述光源滑块与所述光源滑轨活动连接,所述光源器件固定在所述光源滑块上。
[0011]与现有技术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研发了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吸附件吸附LCD模组移动至下对位相机处进行对位识别,同时,上对位相机组对位于贴合台处的背光模组进行对位识别,根据上对位
相机组和下对位相机组的位置比较,吸附件将LCD模组调整到对应的角度后,移动组件将LCD模组移送至贴合台处进行贴合,可以精准地进行贴合,而且通过上对位相机组与下对位相机组错位设置,既可以将LCD模组和背光模组的位置识别集为一体,有利于结构小型化,还能避免两组相机识别相互干涉,确保可以同时进行识别,有利于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5]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对位基座1、上对位相机组2、下对位相机组3、移动组件4、贴合台5及吸附件6,上对位相机组2从上往下对位于贴合台5上的背光模组位置进行识别,下对位相机组3从下往上对被吸附件6吸附的LCD模组位置角度进行识别。所述移动组件4穿过所述对位基座1设置,以便移动组件4可以将被吸附件6吸附的LCD模组传送至贴合平台处与背光模组贴合。所述吸附件6固定在所述移动组件4上,吸附件6随着移动组件4移动将LCD模组移动。所述上对位相机组2固定在所述对位基座1的顶部,所述下对位相机组3固定在所述对位基座1的底部,且所述下对位相机组3位于所述吸附件6的移动线路下方,吸附件6吸取LCD模组移动到下对位相机组3的上方进行对位识别,然后再移送至贴合台5上与背光模组贴合。所述上对位相机组2与所述下对位相机组3错位设置,确保上对位相机组2和下对位相机组3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涉地对位识别工作,所述贴合台5设置在所述上对位相机组2的正下方,便于上对位相机组2对位于贴合台5上的背光模组对位识别。
[0016]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如图1所示,进行LCD模组与背光模组贴合时,移动组件4带动吸附件6移动来吸附LCD模组,随后移动至下对位相机组3进行对位识别,同时,上对位相机组2对位于贴合台5处的背光模组进行对位识别,当上对位相机组2和下对位相机组3识别出位置后,根据上对位相机组2和下对位相机组3的位置比较,吸附件6将LCD模组调整到对应的角度后,移动组件4将LCD模组移送至贴合台5处进行贴合,可以精准地进行贴合,而且通过上对位相机组2与下对位相机组3错位设置,既可以将LCD模组和背光模组的位置识别集为一体,有利于结构小型化,还能避免两组相机识别相互干涉,确保可以同时进行识别,有利于提高效率。
[0017]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如图1所示,所述对位基座1的顶部设有向外突出的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突出部分设有对位开口12,围绕所述对位开口12的四边均设有所述上对位相机组2,对位开口12的四边都设有上对位相机组2可以对贴合台5处的背光模组进行全方位的对位识别,有利于降低误差,提高识别位置的精准度。
[0018]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如图1所示,所述下对位相机组3位于所述安装板11的对位开口12旁侧的位置下方,也即下对位相机组3不在对位开口12区域内,避免上对位相机组2和下对位相机组3相互造成干涉。
[0019]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如图1所示,所述上对位相机组2包括上相机轨道21、上相机滑块22、相机夹块23及上相机24,所述上相机轨道21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1上,所述上相机滑块22与所述上相机轨道21滑动连接,所述相机夹块23固定在所述上相机滑块22上,所述上相机24夹持在所述相机夹块23上,上相机滑块22在上相机轨道21滑动过程中带动上相机24调节对位视野,上相机24可以通过对位开口12向下对贴合台5处的背光模组进行对位。
[0020]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如图1所示,所述下对位相机组3固定在所述对位基座1的底部,所述下对位相机组3包括4个下相机31,4个所述下相机31对准所述吸附件6的四个端角,下对位相机组3通过4个下相机31可以精准的检测到LCD模组的位置角度偏差,进而便于后续进行角度补偿。
[0021]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位基座、上对位相机组、下对位相机组、移动组件、贴合台及吸附件,所述移动组件穿过所述对位基座设置,所述吸附件固定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上对位相机组固定在所述对位基座的顶部,所述下对位相机组固定在所述对位基座的底部,且所述下对位相机组位于所述吸附件的移动线路下方,所述上对位相机组与所述下对位相机组错位设置,所述贴合台设置在所述上对位相机组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基座的顶部设有向外突出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突出部分设有对位开口,围绕所述对位开口的四边均设有所述上对位相机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对位相机组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对位开口旁侧的位置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位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对位相机组包括上相机轨道、上相机滑块、相机夹块及上相机,所述上相机轨道固定在所述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淼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鼎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