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滑结构的活塞杆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130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防滑结构的活塞杆夹头,包括夹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本体包括装夹端,所述装夹端的内孔设置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沿周向设于所述夹头本体内孔的多个第一防滑槽和沿轴向设于所述夹头本体内孔的第二防滑槽;相邻两个第一防滑槽之间的间距≥5mm,槽宽≤1mm,所述第二防滑槽按照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防滑结构的活塞杆夹头


[0001]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防滑结构的活塞杆夹头。

技术介绍

[0002]活塞杆在进行机加工时,需要利用夹头对其进行装夹。常规的夹头内孔都是光面结构,在装夹长度较长的活塞杆时,容易打滑,造成长度不稳定,从而导致报废率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防滑结构的活塞杆夹头,能够有效解决长支活塞杆装夹的打滑问题,从而提升产品的加工质量,降低不良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防滑结构的活塞杆夹头,包括夹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本体包括装夹端,所述装夹端的内孔设置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沿周向设于所述夹头本体内孔的多个第一防滑槽和沿轴向设于所述夹头本体内孔的第二防滑槽;相邻两个第一防滑槽之间的间距≥5mm,槽宽≤1mm,所述第二防滑槽按照120
°
均布于所述夹头本体的内孔,所述第二防滑槽的槽宽≥1mm。
[0005]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结构的长度为20~25mm。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滑槽的槽宽为1mm、槽深为0.5mm;所述第二防滑槽的槽宽为2mm、槽深为0.5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夹头本体由白钢制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结构的表面喷涂有防滑涂层。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减少活塞杆装夹后的打滑现象,从而避免由于装夹不问造成的长度不稳定问题,提升产品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降低不良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2]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带防滑结构的活塞杆夹头,包括:夹头本体1,夹头本体1的装夹端内孔设置防滑结构,防滑结构包括沿周向均匀布置于内孔表面的多道第一防滑槽2和沿轴向均匀布置于内孔表面的多道第二防滑槽3,纵横交错布置的防滑槽使夹头在装夹长度较长的长支活塞杆时,能够有效防止打滑现象,提高长度装夹的稳定性,从而提升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降低不良率。
[0013]防滑结构的整体长度设置在20

25mm,既能有效保证长棒料的装夹稳定性,又不会
使加工成本过高;第一防滑槽2之间的间距为5mm、槽宽为1mm、槽深为0.5mm;第二防滑槽3按照120
°
均布于所述夹头本体的内孔、槽宽为2mm、槽深为0.5mm。
[0014]在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长支活塞杆的装夹稳定性,可以在防滑机构的表面设置防滑涂层。
[0015]本技术的活塞杆夹头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装夹稳定等优点。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防滑结构的活塞杆夹头,包括夹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本体包括装夹端,所述装夹端的内孔设置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沿周向设于所述夹头本体内孔的多个第一防滑槽和沿轴向设于所述夹头本体内孔的第二防滑槽;相邻两个第一防滑槽之间的间距≥5mm,槽宽≤1mm,所述第二防滑槽按照120
°
均布于所述夹头本体的内孔,所述第二防滑槽的槽宽≥1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滑结构的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占北
申请(专利权)人:嘉菲浙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