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组装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装配式系列构件,包括底座、墙体以及盆栽架,墙体内开设有放置腔,放置腔的腔底放置有收集箱,墙体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池,收集池的池底开设有多个与放置腔相连通的导水孔,所以墙体的顶部上通过固定组件转动连接有多块与收集池相配合的收集板,收集池的底部设置有导水通道,导水通道远离收集池的一端伸进收集箱的箱口,收集板与墙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收集板进行固定限位的限位组件,墙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对盆栽架内的绿植进行灌溉的喷洒组件。本申请但可以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而且还可以利用收集到的雨水对墙体上的绿植进行自动喷洒,从而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进而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进而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进而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组装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装配式系列构件
[0001]本申请涉及钢结构建筑墙体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组装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装配式系列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结构是指用钢板和热扎、冷弯或焊接型材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和传递荷载的结构形式。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且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钢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合理、广泛的应用。
[0003]而对于施工现场的钢结构建筑墙体,一般通过钢结构和混凝土浇筑形成的预制墙板,通过将该些预制墙板相互装配,以形成钢结构建筑墙体,该装配式的建筑墙体用于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围挡;同时,为了改善周围的环境以及减少空气中的灰尘,一般会在建筑墙体上安装有一些种植绿植的盆栽,以达到绿化的效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为了保证绿植正常生长,需要定时去对绿植进行喷水灌溉,但是该建筑墙体一般不具备对雨水进行贮存,所以在对盆栽内的绿植进行灌溉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组装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装配式系列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组装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装配式系列构件,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墙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墙体表面上的盆栽架,所述墙体内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腔底放置有收集箱,所述墙体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池,所述收集池的池底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放置腔相连通的导水孔,所以墙体的顶部上通过固定组件转动连接有多块与所述收集池相配合的收集板,所述收集池的底部设置有导水通道,所述导水通道远离所述收集池的一端伸进所述收集箱的箱口,所述收集板与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收集板进行固定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墙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对盆栽架内的绿植进行灌溉的喷洒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但可以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而且还可以利用收集到的雨水对墙体上的绿植进行自动喷洒,从而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进而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块设置于所述墙体靠近所述收集板外侧壁上的第一限位块;开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的限位槽;贯穿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多块设置于所述收集板的侧壁上、且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块;贯穿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多根分别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栓;以及设置于所述螺栓上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的第一螺
母。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对收集板起到一定的固定限位效果,从而使得收集板可以对雨水起到有效的收集和导流的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块设置于所述墙体内的钢板;呈对称设置于所述钢板顶部上的固定块;设置于两所述固定块之间的固定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收集板一侧上的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但可以增加墙体的强度,使得墙体更加坚固,而且还可以对收集板进行有效连接,从而使得收集板可以在墙体的顶部进行摆动。
[0012]优选的,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多根设置于所述墙体靠近所述盆栽架一侧上的喷洒管;多个连通于所述喷洒管上的喷洒头;设置于所述收集箱侧壁上的承载板;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的水泵;一端连接于所述水泵的抽水端、另一端伸进所述收集箱内的抽水管;连接于所述水泵排水端上的排水管;以及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水管、另一端同时贯穿于所述墙体和所述钢板、且与所述喷洒管相连通的分流管。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盆栽架上的绿植进行喷水时,启动承载板上的水泵,抽水管将收集箱内收集的雨水进行抽取,雨水沿着抽水管流进排水管内,然后雨水沿着分流管流进喷洒管内,从而使得喷洒管上的喷洒头将雨水均匀喷洒到绿植上。
[0014]优选的,所述钢板朝向所述盆栽架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承载块,所述承载块贯穿于所述墙体,所述承载块伸出所述墙体的一侧上贯穿有承载孔,所述喷洒管与所述承载孔相配合。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对喷洒管起到稳固的承载效果,从而可以减少喷洒管出现晃动的情况。
[0016]优选的,所述收集板上开设有多个导流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对雨水起到导流的效果,从而使得雨水沿着导流槽流落到收集池内。
[0018]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墙体底部的锁定板;设置于所述锁定板背离所述墙体一侧上的锁定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对所述锁定板进行固定的锁定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锁定块相配合的锁定腔,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与所述锁定腔相连通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与所述锁定板相配合。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将墙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从而可以实现对墙体进行稳固支撑的效果。
[0020]优选的,所述锁定件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锁定槽上的预埋板;设置于所述预埋板上的螺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螺杆上、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母,所述锁定板的四周边侧贯穿有多个锁定孔,所述锁定孔与所述螺杆相配合。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但可以便于对墙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而且还可以便于对墙体进行快速拆卸。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通过设置收集箱、收集池、导水通道以及收集板相互配合的结构,可以便于对雨水进行有效收集;通过设置喷洒组件,可以利用收集到的雨水对墙体上的绿植进行自动喷
洒,从而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进而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0024]2.通过设置承载块,可以便于对喷洒管起到稳固的承载效果,从而可以减少喷洒管出现晃动的情况;
[0025]3.通过设置锁定组件,可以便于将墙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从而可以实现对墙体进行稳固支撑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组装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装配式系列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墙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收集池、导水通道以及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锁定腔;12、锁定槽;13、预埋板;14、螺杆;15、第二螺母;2、墙体;21、盆栽架;22、放置腔;23、收集池;231、导水孔;232、导水通道;24、第一限位块;241、限位槽;25、钢板;251、固定块;252、固定轴;253、承载块;2531、承载孔;26、锁定板;261、锁定孔;27、锁定块;3、收集箱;4、收集板;41、第二限位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组装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装配式系列构件,包括底座(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墙体(2);以及设置于所述墙体(2)表面上的盆栽架(2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内开设有放置腔(22),所述放置腔(22)的腔底放置有收集箱(3),所述墙体(2)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池(23),所述收集池(23)的池底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放置腔(22)相连通的导水孔(231),所以墙体(2)的顶部上通过固定组件转动连接有多块与所述收集池(23)相配合的收集板(4),所述收集池(23)的底部设置有导水通道(232),所述导水通道(232)远离所述收集池(23)的一端伸进所述收集箱(3)的箱口,所述收集板(4)与所述墙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收集板(4)进行固定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墙体(2)内还设置有用于对盆栽架(21)内的绿植进行灌溉的喷洒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装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装配式系列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块设置于所述墙体(2)靠近所述收集板(4)外侧壁上的第一限位块(24);开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24)上的限位槽(241);贯穿于所述第一限位块(24)与所述限位槽(241)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多块设置于所述收集板(4)的侧壁上、且与所述限位槽(241)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块(41);贯穿于所述第二限位块(41)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多根分别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栓(5);以及设置于所述螺栓(5)上与所述螺栓(5)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装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装配式系列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块设置于所述墙体(2)内的钢板(25);呈对称设置于所述钢板(25)顶部上的固定块(251);设置于两所述固定块(251)之间的固定轴(252);以及设置于所述收集板(4)一侧上的固定套管(42),所述固定套管(42)套设在所述固定轴(25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组装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装配式系列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多根设置于所述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永,钟锦标,林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