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与木质立柱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81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台与木质立柱连接结构,包括平台支撑架、木质立柱及固定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体、套筒和连接体,所述的连接体为螺杆和螺母的组合体,所述的套筒固定在固定体上,且固定体上设有与套筒内径匹配的通孔,该通孔与套筒同轴心,所述的固定体固定在平台支撑架拐角处的内侧面上,且套筒贯穿平台支撑架水平向外伸出,所述的螺杆贯穿套筒及木质立柱上预留的安装孔,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的内螺母和外螺母将平台支撑架夹紧固定在木质立柱上,且套筒的外端面支撑在木质立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装方便,且能够反复使用,同时对木质立柱的破坏较小,不影响木质立柱的使用安全性。不影响木质立柱的使用安全性。不影响木质立柱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台与木质立柱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连接结构的
,特别涉及一种平台与木质立柱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木材是一种资源丰富的可再生材料,其主干天然形状接近圆柱形,经简单加工后就能成为受力性能良好的材料,且木材的成长周期短,具有较好的抗拉、抗压性能,是一种天然环保的绿色建材,在我国古代就已获得应用,但是,木材自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生理弯曲及横纹和竖纹的受力性能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力学性能,从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设备已经能够保证简单加工后木杆件的外形准确度,然而未能推动木结构应用的进一步拓展。在木材应用的过程中,其结构节点连接多采用钢夹板连接、暗藏钢板连接、筋节点连接、绑扎、粘结、榫卯、螺栓连接、钉连接、齿连接等,采用上述节点连接方式都存在许多不足,如钢夹板连接和暗藏钢板连接中螺栓插入困难,节点容易发生横纹开裂现象;植筋节点连接需要现场施胶和养护,强度不易保证,且需要长时间占用脚手架,导致施工周期较长。因此,如何既能提高木结构连接节点的强度,以提高节点连接的可靠性,已成为推广木结构应用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平台与木质立柱连接结构。
[0004]具体内容如下:平台与木质立柱连接结构,包括平台支撑架、木质立柱及固定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其特征是:
[0005]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体、套筒和连接体,所述的连接体为螺杆和螺母的组合体,所述的套筒固定在固定体上,且固定体上设有与套筒内径匹配的通孔,该通孔与套筒同轴心,所述的固定体固定在平台支撑架拐角处的内侧面上,且套筒贯穿平台支撑架水平向外伸出,所述的螺杆贯穿套筒及木质立柱上预留的安装孔,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的内螺母和外螺母将平台支撑架夹紧固定在木质立柱上,且套筒的外端面支撑在木质立柱上。
[0006]优选的,所述的木质立柱的安装孔的外端设有与安装孔同轴心的沉头孔,所述的外螺母位于沉头孔内,且螺杆的外端未伸出沉头孔。
[0007]优选的,所述的木质立柱的侧面设有加工切除形成的支撑平面,上述的安装孔贯穿该支撑平面,且套筒的外端面支撑在木质立柱侧面的支撑平面上。
[0008]优选的,所述的内螺母与固定体之间设有套装在螺杆上的内垫片。
[0009]优选的,所述的外螺母与木质立柱之间设有套装在螺杆上的外垫片。
[0010]优选的,所述的内螺母上套装有防盗帽。
[0011]优选的,所述的固定体为板条状的金属板折弯形成平台连接部和套筒连接部,所述的套筒垂直固定在固定体的套筒连接部上,所述的平台连接部固定在平台支撑架上。
[0012]优选的,所述的平台连接部上设有固定孔,通过贯穿固定孔的第一木螺丝将固定体固定在平台支撑架上。
[0013]优选的,所述的连接体为第二木螺丝,第二木螺丝贯穿套筒且木螺丝的尖端旋拧在木质立柱上,平台支撑架被夹紧固定在木质立柱上,套筒的外端面支撑在木质立柱上。
[0014]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连接组件均通过可拆卸的固定方式与木质立柱和平台支撑架相固定,便于安装,方便日后的检修和零部件的更换,且对木质立柱的结构破坏较小,不影响木质立柱的承载强度,且反复拆卸的过程中,不会对木质立柱的结构产生多次破坏,木质立柱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稳定性更好;且根据平台支撑架的受力情况,可以选择不同连接强度的连接体,承载强度较大可以采用螺杆螺母,承载强度比较小可以采用木螺钉直接旋拧在木质立柱上,使用灵活方便,局限性较小,避免大材小用,节省成本;固定体和套筒固定连接,套筒的外端支撑在木质立柱的支撑平面上,能够承受更大的弯曲力,保证平台支撑架的承载强度,且防止螺杆受力过大对木质立柱的安装孔产生不可逆的破坏,保证木质立柱的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平台与木质立柱连接结构(连接体为螺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平台与木质立柱连接结构(连接体为木螺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套筒固定在固定体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螺杆安装在木质立柱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使用在四边形平台支撑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使用在三角形平台支撑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1.木质立柱、12.支撑平面、13.沉头孔、14.外螺母、15.套筒、16.螺杆、17.安装孔、18.外垫片、19.第一木螺丝、20.固定体、201.通孔、202.平台连接部、203.固定孔、204.套筒连接部、21.内垫片、22.内螺母、23.防盗帽、24.第二木螺丝、25.平台支撑架、26.四边形平台支撑架、27.三角形平台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参见图1

6,平台与木质立柱连接结构,包括平台支撑架、木质立柱及固定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
[0023]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体、套筒和连接体,所述的连接体为螺杆和螺母的组合体,所述的套筒固定在固定体上,且固定体上设有与套筒内径匹配的通孔,该通孔与套筒同轴心,所述的固定体固定在平台支撑架拐角处的内侧面上,且套筒贯穿平台支撑架水平向外伸出,所述的螺杆贯穿套筒及木质立柱上预留的安装孔,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的内螺母和外螺母将平台支撑架夹紧固定在木质立柱上,且套筒的外端面支撑在木质立柱上。
[0024]所述的木质立柱的安装孔的外端设有与安装孔同轴心的沉头孔,所述的外螺母位于沉头孔内,保护螺母,且螺杆的外端未伸出沉头孔,防止发生意外划伤。
[0025]所述的木质立柱的侧面设有加工切除形成的支撑平面,上述的安装孔贯穿该支撑平面,且套筒的外端面支撑在木质立柱侧面的支撑平面上。使套筒的外端面完全支撑在木
质立柱上,增加接触面积,较小压强。
[0026]所述的内螺母与固定体之间设有套装在螺杆上的内垫片。所述的外螺母与木质立柱之间设有套装在螺杆上的外垫片。通过垫片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力,保护零件和螺丝。
[0027]所述的内螺母上套装有防盗帽,防止他人恶意破坏拆卸内螺母,外螺母放置于沉头孔内,没有拆卸的空间,无法直接拆卸。
[0028]所述的固定体为板条状的金属板折弯形成平台连接部和套筒连接部,所述的套筒垂直固定在固定体的套筒连接部上,所述的平台连接部固定在平台支撑架上。
[0029]所述的平台连接部上设有固定孔,通过贯穿固定孔的第一木螺丝将固定体固定在平台支撑架上。
[0030]所述的连接体为第二木螺丝,第二木螺丝贯穿套筒且木螺丝的尖端旋拧在木质立柱上,平台支撑架被夹紧固定在木质立柱上,套筒的外端面支撑在木质立柱上。平台支撑架承载力较小时可以使用木螺钉进行固定,避免大材小用,节省成本。连接体采用木螺丝通常用于栏杆与木质立柱的安装固定。
[0031]本技术的连接组件均通过可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平台与木质立柱连接结构,包括平台支撑架、木质立柱及固定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体、套筒和连接体,所述的连接体为螺杆和螺母的组合体,所述的套筒固定在固定体上,且固定体上设有与套筒内径匹配的通孔,该通孔与套筒同轴心,所述的固定体固定在平台支撑架拐角处的内侧面上,且套筒贯穿平台支撑架水平向外伸出,所述的螺杆贯穿套筒及木质立柱上预留的安装孔,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的内螺母和外螺母将平台支撑架夹紧固定在木质立柱上,且套筒的外端面支撑在木质立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与木质立柱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木质立柱的安装孔的外端设有与安装孔同轴心的沉头孔,所述的外螺母位于沉头孔内,且螺杆的外端未伸出沉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与木质立柱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木质立柱的侧面设有加工切除形成的支撑平面,上述的安装孔贯穿该支撑平面,且套筒的外端面支撑在木质立柱侧面的支撑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建洋赵孟涛施善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建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