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回转窑新型集热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57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回转窑新型集热罩,包括筒体、集热罩、支架。所述筒体上方设有与筒体同轴布置的壳形集热罩,所述集热罩内层设置有集热水管,所述集热罩外层设置有镀锌薄板,所述集热水管与水管钢架连接,所述水管钢架与钢丝绳连接,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支架上若干个定滑轮连接,所述支架固定在水泥墩柱上,所述钢丝绳首尾末端均穿过水泥墩柱边缘,由悬挂的水泥拉块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一种水泥回转窑新型集热罩,采用钢丝绳和滑轮组连接来支撑集热罩,成本低廉,减少了落地支架的占地面积;钢丝绳末端由水泥拉块限制其位移,通过增加或减少水泥拉块的数量,可使钢丝绳张紧或松弛,方便对集热罩和筒体进行维修。方便对集热罩和筒体进行维修。方便对集热罩和筒体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回转窑新型集热罩


[0001]本技术涉及回转窑筒体表面余热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回转窑新型集热罩。

技术介绍

[0002]水泥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热量的散失,水泥回转窑位于烧成带的筒体表面温度高达350℃,主要以辐射传热为主。为了给窑体表面进行降温,传统的方法是在筒体两侧装上若干个大功率鼓风机,这样不仅耗费大量的电能,而且造成了热岛循环效应。因此很多人建议在回转窑筒体表面安装余热回收装置,不仅能使窑体表面降温,节约能源,将热能回收再利用;而且在雨季集热罩可避免筒体直接受雨水淋刷,减少了在雨季筒体窑皮长厚的现象,有利于工艺操作。
[0003]现有技术中,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的回收效率并不高,支撑集热罩的支架一般为落地支架,占用地面和空间,给过往的车辆和维修人员带来不便,且安装和维修成本太高,因此余热回收装置在实际水泥生产中应用不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回转窑新型集热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回收效率低、落地支架占地面积大、安装和维修成本高等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泥回转窑新型集热罩,包括筒体1、集热罩2、支架3,所述筒体1上方设有与筒体1同轴布置的壳形集热罩2,所述集热罩内层设置有集热水管,所述集热罩外层设置有镀锌薄板,所述集热水管与水管钢架连接在一起,所述水管钢架与钢丝绳连接,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支架上若干个定滑轮连接,将集热水管支撑在筒体上方,所述支架固定在水泥墩柱上,所述钢丝绳首尾端均穿过水泥墩柱,由悬挂的水泥拉块限制其位移。
[0007]进一步地,所述集热罩由两个对称的半圆弧形结构沿筒体左右相合而成,与筒体同轴等间距分布。
[0008]进一步地,所述集热罩内层为集热水管,所述集热罩外层为镀锌薄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集热水管包含两组蛇形集热水管,两组蛇形集热水管沿所述筒体两侧弧形方向折弯布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集热水管上均匀布置3个水管钢架。
[0011]进一步地,所述镀锌薄板依附在所述水管钢架上,所述镀锌薄板与水管钢架间设置有长条不锈钢垫片,由若干个螺钉紧固。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由螺栓固定在支架槽内。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为工程起重机用钢丝绳,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水泥回转窑新型集热罩,采用钢丝绳和滑轮组连接来支撑
集热罩,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需要额外添加落地支架来支撑集热罩,减少了支架的占地面积和空间;集热水管外覆盖一层镀锌薄板,下方预留通风口,可加强与空气的对流换热;钢丝绳末端由水泥拉块限制其位移,通过增加或减少水泥拉块数量,可使钢丝绳张紧或松弛,当集热罩或筒体出现问题时,卸下水泥拉块,便可使钢丝绳松弛,方便对集热罩和筒体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集热水管分布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钢丝绳与滑轮绕法简图。
[0019]图中,1.筒体,2.集热罩,21.水管钢架,22.集热水管,23.镀锌薄板,24.长条不锈钢垫片,25.螺钉,26.温度传感器,3.支架,31.定滑轮,32.双头螺柱,33.地脚螺栓,4.滚圈,5.托轮,6.水泥墩柱,7.钢丝绳,8.水泥拉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21]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4所示,一种水泥回转窑新型集热罩,包括筒体1、集热罩2、支架3,所述筒体1上方设有与筒体1同轴布置的壳形集热罩2,所述集热罩2内层设置有集热水管22,固定所述集热水管22的弧形水管钢架21与钢丝绳7连接,将集热水管22支撑在筒体1上方,所述钢丝绳7与支架3上的若干个定滑轮31组合连接,使钢丝绳7受力均匀,所述支架3沿筒体1分布在滚圈4和托轮5的两边,相邻的两个支架3之间用双头螺柱31连接,增加支架3在受力时的稳定性,支架3的底座与水泥墩柱6间采用地脚螺栓33连接固定,支撑集热罩2的钢丝绳7首尾均穿过水泥墩柱6,由悬挂的水泥拉块8限制其位移。
[0022]所述集热罩2由两个对称的半圆弧形结构沿筒体1左右相合而成,与筒体1同轴分布且保持适当的间距,不影响筒体1作正常的旋转运动,集热罩2上方闭合,保护筒体1和集热水管22在雨季不被雨水淋刷;集热罩2下方预留一定的开口,加快集热罩2与周围冷空气间的对流换热。
[0023]所述集热罩2内层设置有两组集热水管22,每组集热水管22折弯绕筒体1环向半周,沿筒体1中轴线左右对称布置,且两组集热水管22串联连接,保留一个入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每组集热水管22上均匀连接有3个水管钢架21,水管钢架21为半圆环形带孔结构,孔的大小适于钢丝绳7穿过,水管钢架21内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随时监测筒体表面的温度。所述集热罩2外层设置有圆弧形镀锌薄板23,所述镀锌薄板23依附在水管钢架21上,由若干个螺钉25和3个长条不锈钢垫片24紧固,所述长条不锈钢垫片24与水管钢架21同轴等宽。
[0024]由于筒体1属于表面温度高达350℃的烧成带,长度有十几米,因此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集热罩2可设置3~4个,大大增加了热水的回收量,提高了热回收效率,每个集热罩2独
立注入冷水,经筒体1循环一周后回收的热水统一汇入储热水箱方便人们使用。
[0025]用于支撑筒体1的滚圈4和托轮5位于筒体1两端的水泥墩柱6上,所述滚圈4和托轮5两边设置有与滚圈4弧形一致的支架3,支架3与水泥墩柱6间采用地脚螺栓33固定连接,位于滚圈4两端的两个支架3之间采用双头螺柱32连接,保持支架3的稳定性。所述支架3由两个对称的半圆弧形槽钢结构相合而成,每个半圆弧形槽钢结构内侧的槽内均匀设置有5个定滑轮31,用于连接钢丝绳7,定滑轮31由螺栓固定在支架3上。
[0026]由于所述集热罩2与支架3均为对称结构,因此一共需要2根有足够长度的钢丝绳7,沿筒体1中轴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1根。安装时,钢丝绳7的起点穿过水泥墩柱6,下方用水泥拉块8锁死,钢丝绳7绕过筒体1近端的半个支架3上的滑轮310上方,沿着筒体1轴线方向延伸依次穿过若干个水管钢架21的开孔,当钢丝绳7延伸至筒体1远端的支架3时,由滑轮311下方绕过至滑轮313上方折回,沿着筒体1远端轴线方向延伸依次穿过若干个水管钢架21的开孔,当钢丝绳7绕回筒体1近端的支架3时,由滑轮312的下方绕过至滑轮314上方折回,如此循环往复的S型绕法一直延伸至最后一个滑轮319的上方时,绕过滑轮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回转窑新型集热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集热罩(2)、支架(3),所述筒体(1)上方设有与筒体(1)同轴布置的壳形集热罩(2),所述集热罩(2)内层设置有集热水管(22),所述集热罩外层设置有镀锌薄板(23),所述集热水管(22)与水管钢架(21)连接,所述水管钢架(21)与钢丝绳(7)连接,所述钢丝绳(7)与所述支架(3)上若干个定滑轮(31)连接,将集热水管(22)支撑在筒体(1)上方,所述支架(3)固定在水泥墩柱(6)上,所述钢丝绳(7)首尾端均穿过水泥墩柱(6),由悬挂的水泥拉块(8)限制其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回转窑新型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罩(2)由两个对称的半圆弧形结构沿筒体(1)左右相合而成,与筒体同轴等间距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回转窑新型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罩(2)内层为集热水管(2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