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054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包括:外罩部,在内部设置有用于使内燃机中所产生的吹漏气经过的阀流路;过滤部,以与阀流路相对应的方式设置于外罩部的内部,用于对吹漏气进行过滤;以及开闭部,能够以通过与外罩部内的吹漏气的压差相联动来选择性地排出吹漏气的方式弹性变形,可通过设置开闭部的支撑单元来控制借助吹漏气的压差产生的开闭部的弹性变形范围。根据这种结构,即使由于吹漏气而产生压差,也能够安全地进行使用,因而有利于通气设备的压力调节。因而有利于通气设备的压力调节。因而有利于通气设备的压力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即,即使由因车辆内燃机的冲程而产生的吹漏气内的油粒子引起过滤器压差,也可防止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内部流动产生阻碍,并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环境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汽车行业也通过分离吹漏(Blow

by)气内的油粒子并使未燃烧燃料重新循环到燃烧室的方法实现减少尾气。在此情况下,若吹漏气中包含的油及蒸气状态的油粒子未得到过滤并流入到燃烧室,则将出现燃烧效率下降及产生杂质的问题。由此,近来形成对在使吹漏气向燃烧室流入之前对油粒子进行过滤的分离器技术产生需求的趋势。
[0003]另一方面,通常主要使用的内燃机的分离器技术有通过在吹漏气与燃烧室之间形成复杂的流路来分离油粒子的曲径(Labyrinth)类型、通过在被称为多功能孔的多个节流孔使吹漏气加速来与壁面产生碰撞并由此分离油粒子的多功能冲击器类型以及利用过滤介质来过滤出油粒子的过滤器类型等。在这些多种分离器技术中,过滤器类型具有比起其他分离器方法分离出相对小的油粒子的优点。
[0004]近来,正在对在提高吹漏气的油粒子分离效率的同时不阻碍吹漏气的流动的分离器技术持续进行研究。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韩国授权专利第10

1544727号(授权日:2015年08月10日)
[0008]韩国授权专利第10

1317516号(授权日:2013年10月04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即,即使在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内部由于吹漏气内的油粒子而产生过滤器压差,也通过简单的结构轻松向外部排出吹漏气。
[0010]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可通过借助内部压差控制开闭部的动作范围,来提高使用稳定性及可靠性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
[0011]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技术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可包括:外罩部,在内部设置有用于使内燃机中所产生的吹漏气经过的阀流路;过滤部,以与上述阀流路相对应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外罩部的内部,用于对上述吹漏气进行过滤;以及开闭部,能够以通过与上述吹漏气的压差相联动来选择性地排出上述吹漏气的方式弹性变形,通过支撑上述开闭部的支撑单元来控制借助上述吹漏气的压差产生的上述开闭部的弹性变形范围。
[0012]并且,上述外罩部可包括:第一外罩,上述过滤部设置于第一外罩,贯通形成与上述阀流路相连通的第一流路孔;以及第二外罩,隔着上述过滤部与上述第一外罩相结合,贯
通形成与上述第一流路孔相向并与上述阀流路相连通的第二流路孔,上述开闭部以支撑上述过滤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第一外罩及第二外罩的内部,当产生上述吹漏气的压差时,上述开闭部以支撑上述过滤部的状态弹性变形至被上述第二外罩干扰的范围。
[0013]并且,能够以一体的方式在上述第一外罩及第二外罩中的一个设置用于对上述过滤部的设置位置进行引导的过滤器引导件。
[0014]并且,上述过滤器引导件从上述第一外罩及第二外罩中的一个向另一个突出并能够以沿着厚度方向贯通上述过滤部的方式进行插入。
[0015]并且,上述第一外罩可包括:底座;以及支撑部件,从上述底座朝向上述第二外罩突出设置,在内部突出设置用于支撑上述过滤部的支撑突起,以支撑上述过滤部,上述第二外罩形成包围上述支撑部件的帽(cap)形状。
[0016]并且,可在上述第一外罩设置第一排出流路,以排出从上述吹漏气中过滤出的油粒子,可在上述第二外罩设置第二排出流路,上述第二排出流路通过与上述第一排出流路相连通来排出上述油粒子。
[0017]并且,可在上述支撑部件设置用于放置上述开闭部的放置台肩,可在上述放置台肩设置至少一个设置引导槽,通过插入从上述开闭部的外周突出的至少一个设置突起来防止上述开闭部进行旋转。
[0018]并且,能够以防止上述过滤部从上述第一流路孔及第二流路孔脱离的方式进行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一外罩筋及第二外罩筋沿着上述第一流路孔及第二流路孔各自的直径方向设置,可在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外罩筋互相交叉的中心突出设置上述过滤器引导件。
[0019]并且,可在上述第一外罩及第二外罩中的一个设置按扣槽,可在上述第一外罩及第二外罩中的另一个设置能够选择性地卡止固定于上述按扣槽的按扣突起。
[0020]并且,本技术可包括支撑部,在上述支撑部贯通形成相邻的上述阀流路及与上述吹漏气的流路相连通的开闭流路,可在上述阀流路上设置上述外罩部,可在上述外罩部的内部设置有上述过滤部,可在上述开闭流路上设置上述开闭部。
[0021]并且,上述过滤部覆盖上述阀流路,能够以不移动的方式紧贴设置于上述外罩部的内部,上述开闭部能够以覆盖上述开闭流路的方式设置,一端可固定于上述支撑部,另一端能够以能够借助由于上述吹漏气的压差而产生的加压力来弹性变形的方式设置。
[0022]并且,能够以朝向内侧形成台阶的方式在上述支撑部设置与上述开闭部的形状相对应的设置区域,可在上述设置区域放置上述开闭部。
[0023]并且,本技术可包括支撑部,在上述支撑部贯通形成相邻的上述阀流路及与上述吹漏气的流路相连通的开闭流路,可在上述阀流路上设置上述外罩部,上述过滤部在上述外罩部的内部实现姿态固定,上述开闭部能够以覆盖上述开闭流路的方式设置,可通过放置于朝向上述支撑部的内侧形成台阶的设置区域,来使一端固定于上述支撑部的设置区域,使另一端以能够借助由于上述吹漏气的压差而产生的加压力来弹性变形的方式设置。
[0024]并且,上述外罩部可形成内部具有空间的四边形柱形状,上述过滤部能够以与上述外罩部的内部相紧贴的方式形成四边形柱形状。
[0025]并且,可在上述外罩部的一侧设置能够更换上述过滤部的开口,可在上述外罩部的内侧设置朝向上述过滤部突出的多个支撑筋,由此使上述过滤部在上述外罩部内实现姿
态固定,可通过与经由上述过滤部的上述吹漏气之间产生碰撞来从上述吹漏气分离油粒子。
[0026]本技术再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可包括:外罩部,包括第一外罩和第二外罩,上述第一外罩设置有用于使内燃机中所产生的吹漏气流入的第一流路孔,上述第二外罩设置有与上述第一流路孔相向并用于排出上述吹漏气的第二流路孔;过滤部,以能够使上述吹漏气经过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外罩部的内部,来对上述吹漏气进行过滤;以及开闭部,以支撑上述过滤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外罩部的内部,通过以与上述吹漏气的压差相联动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来使向上述第一流路孔流入的上述吹漏气并不经由上述过滤部,而是通过上述第二流路孔进行排出,能够通过上述第二外罩来控制上述开闭部的弹性变形范围。
[0027]并且,能够以一体的方式在上述第一外罩突出设置过滤器引导件,上述过滤器引导件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部,在内部设置有用于使内燃机中所产生的吹漏气经过的阀流路;过滤部,以与上述阀流路相对应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外罩部的内部,用于对上述吹漏气进行过滤;以及开闭部,能够以通过与上述吹漏气的压差相联动来选择性地排出上述吹漏气的方式弹性变形,通过设置上述开闭部的支撑单元来控制借助上述吹漏气的压差产生的上述开闭部的弹性变形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罩部包括:第一外罩,上述过滤部设置于第一外罩,贯通形成与上述阀流路相连通的第一流路孔;以及第二外罩,隔着上述过滤部与上述第一外罩相结合,贯通形成与上述第一流路孔相向并与上述阀流路相连通的第二流路孔,上述开闭部以支撑上述过滤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第一外罩及第二外罩的内部,当产生上述吹漏气的压差时,上述开闭部以支撑上述过滤部的状态弹性变形至被上述第二外罩干扰的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一体的方式在上述第一外罩及第二外罩中的一个设置用于对上述过滤部的设置位置进行引导的过滤器引导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器引导件从上述第一外罩及第二外罩中的一个向另一个突出并能够以沿着厚度方向贯通上述过滤部的方式进行插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外罩包括:底座;以及支撑部件,从上述底座朝向上述第二外罩突出设置,在内部突出设置用于支撑上述过滤部的支撑突起,以支撑上述过滤部,上述第二外罩形成包围上述支撑部件的帽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外罩设置第一排出流路,以排出从上述吹漏气中过滤出的油粒子,在上述第二外罩设置第二排出流路,上述第二排出流路通过与上述第一排出流路相连通来排出上述油粒子。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撑部件设置用于放置上述开闭部的放置台肩,在上述放置台肩设置至少一个设置引导槽,通过插入从上述开闭部的外周突出的至少一个设置突起来防止上述开闭部进行旋转。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防止上述过滤部从上述第一流路孔及第二流路孔脱离的方式进行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一外罩筋及第二外罩筋沿着上述第一流路孔及第二流路孔各自的直径方向设置,在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外罩筋互相交叉的中心突出设置上述过滤器引导件。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外罩及第二外罩中的一个设置按扣槽,在上述第一外罩及第二外罩中的另一个设置能够选择性地卡止固定于上述按扣槽的按扣突起。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在上述支撑部贯通形成相邻的上述阀流路及与上述吹漏气的流路相连通的开闭流路,在上述阀流路上设置上述外罩部,在上述外罩部的内部设置有上述过滤部,在上述开闭流路上设置上述开闭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部覆盖上述阀流路,以不移动的方式紧贴设置于上述外罩部的内部,上述开闭部以覆盖上述开闭流路的方式设置,一端固定于上述支撑部,另一端以能够借助由于上述吹漏气的压差而产生的加压力来弹性变形的方式设置。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朝向内侧形成台阶的方式在上述支撑部设置与上述开闭部的形状相对应的设置区域,在上述设置区域放置上述开闭部。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在上述支撑部贯通形成相邻的上述阀流路及与上述吹漏气的流路相连通的开闭流路,在上述阀流路上设置上述外罩部,上述过滤部在上述外罩部的内部实现姿态固定,上述开闭部以覆盖上述开闭流路的方式设置,通过放置于朝向上述支撑部的内侧形成台阶的设置区域,来使一端固定于上述支撑部的设置区域,使另一端以能够借助由于上述吹漏气的压差而产生的加压力来弹性变形的方式设置。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设备压力调节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罩部形成内部具有空间的四边形柱形状,上述过滤部以与上述外罩部的内部相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浩姜成敏金世焕玄命焕
申请(专利权)人:认知控管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