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22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粽子包装盒,属于包装盒技术领域。粽子包装盒,包括底盒、上盒和上盖,底盒内具有第一放置区,第一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一抗震部件,第一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一粽盒,第一粽盒与第一抗震部件抵靠;上盒设置在底盒内且与第一抗震部件上部抵靠,上盒内具有第二放置区,第二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二抗震部件,第二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二粽盒,第二粽盒与第二抗震部件抵靠;上盖盖合在底盒上,底盒两侧具有能够翻折的翻折部,在翻折部向上翻转后,该翻折部能够套设在上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抗震、强度高、美观的优点。美观的优点。美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粽子包装盒


[0001]本技术属于包装盒
,特别是粽子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0003]现在生活在,粽子仍是大家喜欢的一种食物之一,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粽子并不单单只是在端午节的时候才会食用,同样粽子也成为了日常礼品之一,但是现在市场上的粽子包装过于简易,抗震型能较差,美观上不及于其他礼品,针对于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粽子包装盒,具有抗震、强度高、美观的特点。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粽子包装盒,包括底盒、上盒和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内具有第一放置区,第一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一抗震部件,所述第一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一粽盒,第一粽盒与第一抗震部件抵靠;所述上盒设置在底盒内且与所述第一抗震部件上部抵靠,所述上盒内具有第二放置区,第二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二抗震部件,所述第二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二粽盒,第二粽盒与第二抗震部件抵靠;所述上盖盖合在底盒上,所述底盒两侧具有能够翻折的翻折部,在翻折部向上翻转后,该翻折部能够套设在上盖上。
[0007]在上述粽子包装盒中,所述底盒上设置有绕设在底盒外侧底部的加强带。
[0008]在上述粽子包装盒中,所述上盖下部与加强带之间具有间距。/>[0009]在上述粽子包装盒中,所述第一抗震部件、第二抗震部件呈长方体状,第一抗震部件、第二抗震部件内具有缓冲腔。
[0010]在上述粽子包装盒中,第一粽盒、第二粽盒包括盒体和保护套。
[0011]在上述粽子包装盒中,所述上盒的上端高于底盒上端。
[0012]在上述粽子包装盒中,所述翻折部截面呈三角形状,翻折部上具有适配上盖的包紧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本技术中,通过第一抗震部件、第二抗震部件,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搬运过程中,第一粽盒、第二粽盒滑动,在受到冲击时也能够得到缓冲。方便粽子的运输,且该包装盒的设计新颖,结构强度高,外观美观。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组合后的侧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上盒中的俯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粽盒和第二粽盒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第一抗震部件的侧视图。
[0020]图中,1、底盒;1a、第一放置区;2、上盒;2a、第二放置区;3、上盖;4、第一抗震部件;5、第一粽盒;6、第二抗震部件;7、第二粽盒;8、翻折部;9、加强带;10、间距;11、缓冲腔;12、保护套;13、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2]如图1至图4所示,粽子包装盒,包括底盒1、上盒2和上盖3,底盒1内具有第一放置区1a,第一放置区1a内设置有若干第一抗震部件4,第一放置区1a内设置有若干第一粽盒5,本技术中,第一抗震部件4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放置区1a内的相对两侧,第一粽盒5的数量为三个,能够并排设置在第一放置区1a内,第一粽盒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抗震部件4抵靠,第一粽盒5的实际数量可以根据粽子大小进行调节,第一粽盒5与第一抗震部件4抵靠;上盒2设置在底盒1内且与第一抗震部件4上部抵靠,上盒2内具有第二放置区2a,第二放置区2a内设置有若干第二抗震部件6,第二放置区2a内设置有若干第二粽盒7,第二粽盒7与第二抗震部件6抵靠;本技术中,第二抗震部件6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放置区2a内的相对两侧,第二粽盒7的数量为三个,能够并排设置在第二放置区2a内,第二粽盒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抗震部件6抵靠,第二粽盒7的实际数量可以根据粽子大小进行调节,上盖3盖合在底盒1上,底盒1两侧具有能够翻折的翻折部8,在翻折部8向上翻转后,该翻折部8能够套设在上盖3上。
[0023]本技术中,将粽子放入第一粽盒5、第二粽盒7内放入粽子,然后将第一粽盒5安放在第一放置区1a内,然后通过塞入第一抗震部件4,避免第一粽盒5晃动,然后将上盒2放入第一放置区1a内并通过第一抗震部件4进行支撑,将第二粽盒7放入第二放置区2a内,然后通过塞入第二抗震部件6,最后将上盖3盖合在上盒2上,然后将底盒1两端的翻折部8向上翻折,并使其包覆在上盖3上,使上盖3被固定住。
[0024]本技术中,通过第一抗震部件4、第二抗震部件6,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搬运过程中,第一粽盒5、第二粽盒7滑动,在受到冲击时也能够得到缓冲。方便粽子的运输,且该包装盒的设计新颖,结构强度高,外观美观。
[0025]在取出粽子时,只需要将翻折部8向两侧翻转,将上盖3、上盒2依次取出即可。
[0026]第一粽盒5、第二粽盒7结构相同。
[0027]具体地,底盒1上设置有绕设在底盒1外侧底部的加强带9。通过加强带9能够增强底盒1的强度。
[0028]具体地,上盖3下部与加强带9之间具有间距10。通过该设计能够方便手指伸入该间距10内,方便的将上盖3取下。
[0029]具体地,第一抗震部件4、第二抗震部件6呈长方体状,第一抗震部件4、第二抗震部件6内具有缓冲腔11。该设计能够提高抗震性能。第一抗震部件4、第二抗震部件6结构相同。
[0030]具体地,第一粽盒5、第二粽盒7包括盒体12和保护套13。保护套13套设在盒体12上。
[0031]具体地,上盒2的上端高于底盒1上端。上盒2在放入第一放置区1a内后,其上盒2上端能够高出底盒1并形成提取部,方便直接通过手指拿住该提取部,将上盒2从第一放置区1a内取出。
[0032]具体地,翻折部8截面呈三角形状,翻折部8上具有适配上盖3的包紧腔。三角形状的翻折部8具有更高的强度,在翻折部8包覆在上盖3上后,从侧面看具有更好的美感。
[0033]以上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
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3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粽子包装盒,包括底盒、上盒和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内具有第一放置区,第一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一抗震部件,所述第一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一粽盒,第一粽盒与第一抗震部件抵靠;所述上盒设置在底盒内且与所述第一抗震部件上部抵靠,所述上盒内具有第二放置区,第二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二抗震部件,所述第二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二粽盒,第二粽盒与第二抗震部件抵靠;所述上盖盖合在底盒上,所述底盒两侧具有能够翻折的翻折部,在翻折部向上翻转后,该翻折部能够套设在上盖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粽子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玉慧姚远朱玲琳陈召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