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包括:多个主枕,所述主枕为横置的三棱柱状,所述主枕具有一个底面和两个向底面弯曲的侧面,两个侧面用于支撑患者,多个所述主枕通过主连杆连接;多个副枕,所述副枕为柱状,其横截面为橄榄球形,多个所述副枕通过副连杆连接,所述副枕置于所述主枕的侧面上。其具有适用于不同气温、不同身高、不同引流管和伤口位置以及不同卧床方式的患者的优点。的患者的优点。的患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翻身枕的结构单一,适合于大多数病人,但对于于胸腹部有引流管及伤口的病人,引流管无法合理放置,会带给病人不舒适、疼痛的感受;现有的翻身枕内容物单一,无法适用于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舒适度需求,也无法顾及不同体型、不同需求病人对于翻身枕的感受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具有适用于不同气温、不同身高、不同引流管和伤口位置以及不同卧床方式的患者的优点。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包括:
[0006]多个主枕,所述主枕为横置的三棱柱状,所述主枕具有一个底面和两个向底面弯曲的用于支撑患者的侧面,多个所述主枕通过主连杆连接;
[0007]多个副枕,所述副枕为柱状,其横截面为橄榄球形,多个所述副枕通过副连杆连接,所述副枕置于所述主枕的侧面上。
[000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09]使用时挪动或拆下多个主枕,使主枕之间产生空隙,患者卧在主枕的其中一个侧面,将插有引流管或带有伤口的部位置于空隙处,对副枕做出同样的调整,将其放置在主枕的另一个侧面;另一种使用方式,在所述主枕的两个侧面都放上副枕,调整出空隙,以便需要俯卧位的病人使用,如此设置,使得翻身枕可以适用不同身高、不同引流管和伤口位置以及不同卧床方式的患者。
[00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连杆和副连杆均为多棱柱状。
[0011]多棱柱状的主连杆和副连杆能够防止主枕和副枕转动,影响使用。
[00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枕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棉花填充层和硅胶填充层,所述副枕的与所述主枕接触的面设有棉花填充层,且与所述主枕未接触的面设有硅胶填充层。
[0013]将副枕的棉花填充层与主枕的棉花填充层相接触地设在一起,使用时接触的就是硅胶填充层,适于气温高时使用;将副枕的硅胶填充层与主枕的硅胶填充层相接触地设在一起,使用时接触的就是棉花填充层,适于气温低时使用。
[00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枕与所述副枕通过魔术贴粘接。
[0015]魔术贴粘接的方式能更方便调整主枕与副枕的位置。
[001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连杆和副连杆上设有限位环。
[0017]限位环可以限制主枕和副枕分别在主连杆和副连杆上滑动。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使用时挪动或拆下多个主枕,使主枕之间产生空隙,患者卧在主枕的其中一个侧面,将插有引流管或带有伤口的部位置于空隙处,对副枕做出同样的调整,将其放置在主枕的另一个侧面;另一种使用方式,在所述主枕的两个侧面都放上副枕,调整出空隙,以便需要俯卧位的病人使用,如此设置,使得翻身枕可以适用不同身高、不同引流管和伤口位置以及不同卧床方式的患者;
[0020]2、多棱柱状的主连杆和副连杆能够防止主枕和副枕转动,影响使用;
[0021]3、将副枕的棉花填充层与主枕的棉花填充层相接触地设在一起,使用时接触的就是硅胶填充层,适于气温高时使用;将副枕的硅胶填充层与主枕的硅胶填充层相接触地设在一起,使用时接触的就是棉花填充层,适于气温低时使用;
[0022]4、魔术贴粘接的方式能更方便调整主枕与副枕的位置;
[0023]5、限位环可以限制主枕和副枕分别在主连杆和副连杆上滑动。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的立体结构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的另一种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所述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的俯视图;
[0028]图5是图4中A
‑
A截面的剖视图;
[002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4所述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的立体结构图;
[003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4所述副枕的立体结构图;
[0031]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5所述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的立体结构图;
[0032]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5所述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的主视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主枕;11、底面;12、侧面;13、主连杆;2、副枕;21、副连杆;3、棉花填充层;4、硅胶填充层;5、魔术贴;6、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36]实施例1:
[0037]如图1
‑
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包括:
[0038]多个主枕1,主枕1为横置的三棱柱状,参见图1,主枕1具有一个底面11和两个向下弯曲的侧面12,两个弯曲的侧面12左右镜像对称,两个侧面12用于支撑患者,多个主枕1通过主连杆13连接;
[0039]多个副枕2,副枕2为柱状,其横截面为橄榄球形,参见图1,多个副枕2通过副连杆21连接,副枕2也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曲面,且与主枕1的侧面12对应,副枕2置于主枕1的侧面12上。
[004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1]使用时挪动或拆下多个主枕1,使主枕1之间产生空隙,参见图2,患者卧在主枕1的其中一个侧面12,将插有引流管或带有伤口的部位置于空隙处,对副枕2做出同样的调整,将其放置在主枕1的另一个侧面12;另一种使用方式,参见图4,在主枕1的两个侧面12都放上副枕2,调整出空隙,以便需要俯卧位的病人使用,如此设置,使得翻身枕可以适用不同身高、不同引流管和伤口位置以及不同卧床方式的患者。
[0042]实施例2:
[0043]与实施例1相比,主连杆13和副连杆21均为三棱柱状。
[0044]三棱柱状的主连杆13和副连杆21能够防止主枕1和副枕2转动,影响使用。
[0045]实施例3:
[0046]如图4和图5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主枕1的左边的侧面有棉花填充层3,右边的侧面设有硅胶填充层4,副枕2的左侧面设有硅胶填充层4,右侧面设有棉花填充层3。
[0047]将副枕2的棉花填充层3与主枕1的棉花填充层3相接触地设在一起,使用时接触的就是硅胶填充层4,适于气温高时使用;将副枕2的硅胶填充层4与主枕1的硅胶填充层4相接触地设在一起,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主枕,所述主枕为横置的三棱柱状,所述主枕具有一个底面和两个向底面弯曲的用于支撑患者的侧面,多个所述主枕通过主连杆连接;多个副枕,所述副枕为柱状,其横截面为橄榄球形,多个所述副枕通过副连杆连接,所述副枕置于所述主枕的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有引流管或伤口的病人使用的多功能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杆和副连杆均为多棱柱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